子规啼血童话故事

文章 2019-07-18 02:57:44 1个回答   ()人看过

每到暮春的时候,在浙江磙岩一带的田野、山间,经常会听到:“快快归去,快快归去”的鸟叫声,声音凄惨,长夜不绝。这种鸟叫“子规”。关于她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距今大约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时代,有个大诗人顾况,弃官还乡,隐居在茅山(今在磙岩一带)的一所草房里,膝下有一个不满十岁的独生儿子,品貌端正,聪明过人。顾况又是晚年得子,所以爱子如命。

不料,这一年瘟疫泛滥,他的爱子不幸患上了“春瘟症”,虽经多方治疗服药都没有奏效,没过几天就死掉了。

顾况还指望着儿子将来能长大盛材,如今却因为一场大病死了,这比从顾况身上割一块肉都难受,好几都哭得晕厥过去,痛不欲生。他茶饭不思,整天痴痴癫癫地在站在岩石旁,树林中瞎转,说是儿子是走丢了,要把他找回来。

有时候仰天长叹,有时候低声哭泣,嘴里一直叫着儿子的名字。因为自己内心悲痛万分,所以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名叫“悲翁”,还写了一首“哭爱子”的诗:

老人哭爱子,日暮千行血。

心逐断猿惊,迹随飞鸟减。

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

一天傍晚,悲翁蓬头垢面地作坐在山上的小路上,很晚了,还不想回家,山中夜雾蒙蒙,老人还在那里怀念自己的爱子。这时从不远的山谷传来“快归去,快归去”的的声音。悲翁一听,这不正是自己爱子的声音吗,于是就顺着山谷走进去,声音越来越近了:“快归去,快归去!”仿佛就在眼前,悲翁又顺着声音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声音正是从这儿传来的,悲翁定眼一看,原来是树上的一只灰色的鸟,正朝自己叫呢!

悲翁想你又不是我儿子,干吗要让我回去,我回不回去关你什么事,于是又继续找他的矮子我,但是奇怪的是,不管悲翁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一边飞,还一边叫:“快归去,快归去!”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悲惨,叫着叫着,嘴里都流出血来了!

悲翁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就对那鸟儿说:“你这样规劝我回去,难道你是我的儿子不成?”没想到,那鸟儿居然向他点点头。悲翁又说:“你既然是我的儿子,那就飞下来跟我一起回家吧。”那鸟儿真的飞到了老人的手里,不走了。

老人用手抚摩着鸟儿的羽毛,只间它口中血迹斑斑,心疼地说:“你别再悲叫了,我带你一起回家吧!”

从此以后,老人就和鸟儿相依为命,老人把鸟儿当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它,鸟儿也一刻都不离开老人,时时刻刻陪伴着老人。因为那种鸟儿经常用带血的啼叫声来规劝自己,所以就给鸟儿起了一个名字叫“子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