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上经典散文

文章 2019-07-18 03:29:10 1个回答   ()人看过

这几天总是有一些烦心的事,不是日常琐碎的事情,就是固定一些年轻的人思想的障碍。为什么我会把年轻人所遇到琐碎事情叫做障碍呢?一方面,年轻人,固有的思想活跃模式活跃。年少的时候,爸爸跟我说过,为什么像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晚上容易做梦,因为在我的梦境内,我的思想是无限延伸的,这个时候跳在这儿,那个时候跳在那儿,没个正经,不像他们大人除了干活就是上班,没空做梦。令一方面,年轻人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宠儿,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这个年纪是父辈过来的,有时候很多事情,说过以后,也只能仅仅的博他们一笑,无所了了了。

与其自己徒劳伤感,不如自己找个合适的地方,选择一个恬静的地方,自己发牢骚,没错,我是这么认为的。

清明,照例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本不打算回家的,回头想象一下琐碎的工作,烦恼的压抑,我突然有点不适应了,不适应这种朝七晚八的日子,带着满满的惆怅,坐着颠簸的列车,我准备回家,路遇小镇,也别有一翻情趣。好久没去过车站了,想想,大概也有三年了吧,令我惊奇的是,车站的人,气氛,依旧如三年前父亲送我上车求学的情景一样热闹,匆忙,往事一一浮现。突百感交集。满满的惆怅虽不说一扫而空,但是或许也有那么一点期待吧。

坐着颠簸的车子,看着里边的街景,徐徐吹来的四月春风,让我好不舒服,竟也让我有种蠢蠢欲睡的冲动。车子缓慢的行驶,不说怎样,也半推半就的到家了。回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香喷喷的饽饽,也不是母亲那关怀的目光,印入眼帘的依旧是父亲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父亲依旧是那十年不变的语气,简简单单的“到家了。”转身帮我拿行李,行李本不多,又加上父亲那厚实的身体,我顿时两手空空,感觉自己毫无用处可言。

我跟父亲的关系,在两年前早已恶化,不说别的,大致原因就是我总感觉我是高人一等的,我一定会有出息,但是父亲又感觉我总是什么都不做,心里气恼我吧。对此我无可厚非,既然不理解,大家又有代沟,那就尽量不沟通了吧,免得受皮肉之苦,顺便小小的提一下,身为年轻人,我能没有那么点狂傲么?父亲,是你不理解,还是我真的太喜欢想入非非?

很多感触颇深的感受,有时候真的不是文章所替代不了的,就比如我们的内心而言,这仅仅只能是个寄托吧。回家了,时隔二天,远方的亲戚回家来上坟,本让我这个波澜不惊的心,顿时升华。母亲不在家,照例是父亲打理一切,我在旁边扮演配角的身份,酒足饭饱过后,大家出发。

下面再来说说我的问题,其实本着骨子里的我,是对这种习俗,或者说传统吧,是不屑的,我感觉做这种有什么用呢,生是生,死是死,难道我们非要到这个时间,我们才来,或者说能?来尽一下孝道?我不是唯物主义的人,也不是唯心主义的人,我感觉毫无价值可言。其实,当时我的这番言论,现在我看来,我自己都感觉很逆天。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父亲过清明,加上一个远方的亲戚,顿时使场面隆重起来,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完毕,我磕头,父辈的,长辈的,轮毕。父亲信誓旦旦的说道,“希望祖辈可以保佑我们子子辈辈。完毕,到我,父亲让我磕头。我遵从了,当我跪下的那一刻,我懂了,真的懂了,一切的一切的都有它的运营法则,既然国家高度重视清明,说明也有一定道理,清明我们尽的虽不能说完整的孝心,完整的孝道,但是可以至少这么说吧,我们带着一个尊敬的心,我们是来看望你们的。

那一刻,我也懂的了很多。打个比方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待问题,看待传统,尤其是处于我们这种叛逆的年轻时期,我们可能不屑一顾,但是真正当我们深入其中的时候,我们或许感受最大的是那份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至少,中华五千年的名族传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一击,存在有存在的价值,牺牲有牺牲的价值,并不是你一言,我一行可以阻碍文明的发展的。

再次踏上远方的路,带走的更多是感动,收获。听着萦绕于耳的歌曲,好不舒服。看着路边的路景,不管是物是人非,还是人事物非,又或者说是物事两非,总该有一种吧。下一年我定会,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