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剧本:除奸记

文章 2019-07-18 03:43:39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唐玄宗晚年,耽于享乐,朝纲不振,纵容奸相,独宠贵妃,以至安史作乱,生灵涂炭,民怨载道。禁军大将陈玄礼在玄宗和太子之间巧妙周旋,用连环计除掉杨国忠和杨玉环兄妹,稳定了军心,使局势得到了控制。

剧中人物:陈玄礼 唐玄宗 杨国忠 杨玉环 高力士

第一场 盛世阴云

第二场 宫外献宝

第三场 贵妃干政

第四场 中途生变

第五场 败退离都

第六场 马嵬陈冤

第七场 定计除奸

第八场 香消魂杳

第一场 盛世阴云

金銮殿上。唐玄宗踌躇满志,满脸喜气,端坐在那里,批阅着一本奏章。高力士手执拂尘立在旁边。

唐玄宗:

<唱>承祖传拓祖业怎能怠慢

除民瘼解民忧滴漏更寒

数十载宵衣旰食自勤勉

开太平盛世美名儿天下传

<白>我乃唐玄宗李隆基是也,本为先帝第三子,皆

因平定内乱,屡建功勋,敕封为太子,监国有道,

承蒙厚爱,父皇及早禅位于我。四十余载以来,

天下大治,真乃河清海晏民安逸,工序纪维国富

足。

<唱>近时来精力差反应迟缓

自古起迫七旬帝王稀罕

位不逊身宜退修身向善

凭宰相定是非乐享天年

<白>高力士何在?

高力士:陛下,奴才在此!

唐玄宗:朕打算传旨,天下诸事托付相国,朕只决断大事,你以为如何啊?

高力士:(欲言又止)这······

唐玄宗:(眉头一皱,有些不耐烦)嗯?

高力士:(马上自扇耳光)瞧奴才这张嘴,言不由衷,不知好歹,该掌、该打!

唐玄宗:好了,收起你那一套吧!马上传旨,国中一切军事杂务,交与国相秉公办理,不得有误!

高力士:(深深一礼)是!陛下圣明,奴才这就照办。(走出宫门,苦笑了一下,摇头而去。)

杨玉环:(凤冠霞帔,喜气盈盈,由宫女簇拥而上)<唱>天生丽质世无双,日日夜夜伴君王。<白>参见陛下。(行礼)

唐玄宗:<白>爱妃免礼。来,坐到朕的身旁。(亲切地拉她坐下,二人交谈起来)

高力士:<白>遵从御敕把旨传,回宫复命一身轻。(上前与玄宗、贵妃行礼,侍立)

杨国忠:(一步三摇走上来,目空一切,小人得志的样子)

<白>某,杨国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今国舅宰相是也。

<唱>翻手云覆手雨多重变幻

凭某一时兴趣方也成圆

太子爷眼见你为期不远

我杨氏好运头才到中天

<白>适才听高公公传信,陛下欲将天下事托付与我,实乃梦幻成真,好不乐煞个人。我来面君,谢主隆恩也。啊!哈哈哈!

(进殿面君。又与玉环、力士行礼,落座。)

陈玄礼:(急匆匆上)

<唱>奸臣当道雾迷惘

老迈君王无主张

霎时招致天下乱

拼死明心保家邦

<白>疾风显劲竹,乱世识忠臣。禁军大将陈玄礼是也。忽闻安禄山作乱,情形危急,故而等不及通禀,直奔金銮而来。

(行礼)末将参见陛下!

杨国忠:(惊讶地立起)嘟!大胆陈玄礼,陛下白白训教了你这么多年,一点规矩都不懂。来人,给我将陈玄礼拿下!

唐玄宗:哎,慢来慢来!陈将军匆匆而至,必有缘由。玄礼平身。有什么急事,你须细细道来。

陈玄礼:末将失礼,谢陛下不究之恩!陛下,大事不好,接驿站急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啦!统领马步军十五万人,一路斩关夺隘,杀奔长安而来!

唐玄宗:(惊得站立起来)你胡说什么?朕待安禄山恩深似海,他怎会这般忘恩负义?

杨玉环:(满脸茫然)禄山义兄待我胜似亲人,有求必应,这怎么可能?是你们搞错了吧?

杨国忠:(扭头说风凉话)怎么样?我早就提醒你们,安禄山有反心,都不相信,还庇护他。被我说着了吧?这叫自作自受!

陈玄礼:<白>陛下、贵妃,密报千真万确,玄礼不敢儿戏。当务之急,是如何退敌。

唐玄宗:(恢复了镇静)<白>从范阳到长安,相隔几千里,沿途那么多驻军是摆设吗?

陈玄礼:<白>陛下,天下承平日久,武备渐宽,兵不知战,所以,叛军屡屡得手,而且,他们还振振有词……

唐玄宗:<白>叛逆就是叛逆,还什么振振有词!有什么词?说下去!

陈玄礼:<白>末将不敢说。请陛下屏退左右!

唐玄宗示意宫女们退下。见陈玄礼还是不开言,又示意两杨回避。杨国忠冲陈玄礼哼了一声,不情愿地走了下去。

陈玄礼:(突然下跪,行礼)陛下,忠言逆耳,还望恕末将直言冒犯之罪!

唐玄宗:(双手将陈扶起)哎呀,陈爱卿,都什么时候了,还如此多礼!恕你无罪。快快平身,如实道来。

陈玄礼:万岁啊!

<唱>太平盛世乾坤朗朗

谁会料到祸起萧墙

都说是安禄山温顺恭让

却原来外衣下反骨包藏

他也曾三番五次亲近我主

为的是探听虚实谋篡朝纲

唐玄宗:<白>是朕亲信了这个遭天谴的谎言。朕不明白,朕对他那么好,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陈玄礼:<白>陛下,请御览—(陈从袖兜里掏出一份传单,展示给玄宗)。

唐玄宗:(不禁念出声)奸相杨国忠二十大罪状。啊呀,安禄山造反,和国相有什么关系呢? 陈玄礼<白>陛下,您有所不知啊?

<唱>杨国相势力大运鸿势旺

安禄山不服软好胜争强

明里争暗里斗互不忍让

杨国忠占上风贵妃相帮

剪党羽诛亲信安贼魂丧

举大旗发反兵征讨奸狂

唐玄宗:<白>这可如何是好啊?

<唱>听他言不像虚妄

倒叫朕无有主张

一边是封疆大吏

一边是朝廷脊梁

依朕看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怕只怕局势失控大唐遭殃

(突然变脸)<白>嘟!大胆陈玄礼!竟敢如此评论国相,该当何罪,你自己认吧!

陈玄礼:(不亢不卑)<白>陛下,末将说的都是实情。要不怎叫忠言逆耳呢?(生气地将头转向一边)。

唐玄宗:

<唱>在往常君王脸面不能撞

又道是君无戏言在朝堂

可如今大敌当前有情况

我怎能逞威施严伤忠良

杨国忠仗朕撑腰做事委实不当

平日里风言风语常到朕的耳旁

靠国相御强胡难符众望

办大事朕还得另选贤良

<白>罢罢罢,现如今正当用人之际,朕暂且不究你冒犯之过。力士,你且记了,如陈玄礼再妄议国相,一并追查。

高力士:(瞥了陈玄礼一眼)<白>奴才记住了。

唐玄宗:陈玄礼,朕来问你,可有退敌之策啊?

陈玄礼:万岁啊

<唱>国濒危时方显谁是良将

扭转乾坤还须改弦更张

在外线设重兵层层阻抗

朝廷内速启用国家栋梁

唐玄宗:<白>你就明说了吧!

陈玄礼:<唱>符众望善用兵胸怀宽广

不枉法不贪赃重振朝纲

唐玄宗:朕还是听不明白啊。

高力士:大将军,您是不是说启用太子呢?

唐玄宗:嘟,谁让你来多嘴!陈爱卿,朕要你亲口说出来。

陈玄礼:高公公所言极是。末将所举荐的正是当今太子!太子年富力强,堪当大任。如今扶大厦之将倾,拯全局之既乱,非太子莫属啊。还望万岁三思!

唐玄宗:那国相呢?国相何用啊?

陈玄礼:这……

高力士:陛下,奴才倒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唐玄宗:噢?

高力士:太子主外,国相主内,陛下掌控大局,不就结了嘛?

第二场 宫外献宝

杨国忠在门外来回行走,忐忑不安。

<唱>眼看着天降大任到某肩上

不曾想陈疯子把绊脚石当

心不安意牵扯口风打探

谁胆敢将相爷好事搅黄

高力士匆匆而来,杨迎上。

杨国忠:<白>高公公为社稷日夜操劳,辛苦辛苦!某在此恭候多时了,这厢有礼了!(作揖状)

高力士:(马上拉住杨)<白>哎呀,国相,折煞我也,折煞我也。等我何事,尽管吩咐。

杨国忠:(掏出一件玉器)<白>此乃传世之宝,放在某这儿也糟蹋了,请公公笑纳!

高力士:(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笑着点点头,还小心地把东西装好)<白>又让相国破费,这是怎么说的。(看看周围没人,将嘴凑近杨国忠)<白>国相,势头有点不对啊。

杨国忠:(马上收敛了笑容)<白>怎么样啊?

高力士:<白>圣上要启用太子当兵马大元帅,总揽军国之事,经我据理力争,才弄了个太子主外,国相主内。

杨国忠:(急得在地上直打转转)哎呀!这可如何是好?到手的荣华富贵眼看就要飞走,这……这……(他近乎绝望地看着高力士)。

高力士:<白>我知道你和太子素来不和。(做思考状)这样吧,你去娘娘那里讨个说法,问问她怎么办?好吧,陈玄礼随后就要出来,这个陈将军哪,圣上都让他三分,咱们还是躲着点吧!

杨国忠:〈白〉岂有此理!我不躲!好事就坏在他的身上,这个陈疯子,我正要找他算账去!

高力士:(一把拽住他)〈白〉你个死犟头,给我回来吧!(拉着杨国忠走去)

第三场 贵妃干政

杨玉环寝宫内。唐玄宗刚刚入睡,杨玉环给他盖上自己的衣服。

<唱>抬眼窗外天放亮万籁寂静

轻拍圣君入梦乡思绪难平

琼露儿润湿了香腮凝脂

恍惚间梦醒人惆怅莫名

忽觉得眼前客不同形影

难寻觅想当初甜蜜柔情

忆清晨杨国相前来商定

但听说推太子位高权倾

闻此言恰如同晴空雷动

转眼间断送了杨氏前程

一日里放身段三次请幸

天将明万岁爷才到寝宫

唐玄宗:(忽的醒来)爱妃,什么时辰啦?噢,天色放亮你怎么还不睡呀?

杨玉环:哀家不困,看着陛下入睡哀家就满足了。

唐玄宗:哎,哪有不困的道理啊!朕也是年纪大了,受不得一点劳累,觉睡得多了,梦做得多了,不像当年那般的精力。该禅位了啊。

杨玉环:那……陛下打算禅位给谁呢?

唐玄宗:这……军国之事你问它作甚。

杨玉环:(撒娇地摇动着唐玄宗)不嘛,哀家想早点知道嘛!

唐玄宗:(推开杨玉环,揉了揉眼睛,站了起来)当然…是禅位给太子了!

杨玉环:(突然哭起来)呜!陛下这事你可做得欠妥!

唐玄宗:(故作吃惊状)噢,有何不妥啊?愿闻其详。

杨玉环:那就恕哀家直言了。前天您刚刚下诏,让国相总领天下之事,今天怎么能收回成命呢?这不成儿戏了吗?天下人又怎么议论呢? 唐玄宗:(猛地一挥手)现如今不是出了安禄山一档子事吗?你以为朕愿意这样做吗?朕也是大势所迫啊!

杨玉环:(盯着唐玄宗)陛下,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唐玄宗:(自知理亏,不敢直视杨玉环),好吧,容朕想想。

第四场 中途生变

陈玄礼:(走在进宫途中)

<唱>贤太子传唤某颁发密令

不由得心澎湃豪气顿生

十余载知音少弦断难正

抗奸党行忠义力单言轻

我大唐有后继金瓯永定

怎容得鼠辈们肆意横行

还天下清清白白太平日

保太子端端正正坐龙廷

高力士:急匆匆上,与陈玄礼打了个照面。

陈玄礼:啊,高公公,为何这般行色匆匆啊?

高力士:陈将军,你有所不知啊,圣上又下了一道谕旨呀!

陈玄礼:说了些什么,公公可否透露一二。

高力士:(看看周围没人,压低声音)怕太子忙不过来,又分给国相兵权啦。

陈玄礼:(一脸不悦)杨国忠会带兵吗?分给他什么兵权?

高力士:(手指谕旨)<白>这不,圣旨上说,让他负责国都的军事防御呢,权力不小啊!

陈玄礼:<白>这是哪跟哪啊!高公公圣旨你暂时缓发,且待我跟万岁陈明利害!

高力士:<白>我的大将军哎,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喽!太子都答应啦,咱们干着急有什么用啊!

陈玄礼:(痛惜地一跺脚)<白>杨国忠啊,你又要误大事了啊!嗐那就等着为万岁谋划退路吧!

高力士:望着陈玄礼远去的背影,不解地摇了摇头。<白>又说什么疯话呢?

第五场 败退离都

宫内。唐玄完和杨玉环正在宴饮,宴乐席中频频举杯,一派危中偷安、苟且偷生的享乐景象。

宫外。刚下马的杨国忠丢盔卸甲、衣冠不整败将模样。

杨国忠:

<唱>潮水般安史乱兵来进犯

某只得小心翼翼赴潼关

守城的主将凭险要拒敌

恐怕他变节反叛投凶顽

因此上强令他倾城平叛

不料想陷入胡儿的埋伏圈

二十万精锐军所剩无几

主将降某逃回委实可怜

眼看着长安城朝夕不保

劝万岁速离开莫再盘旋

<白>报!万岁呀,大势已去,乱军突破天险,杀过潼关啦!

唐玄宗:(大惊失色,猛地一愣,吓得手中的酒杯也掉到了地上,旁边宫女为他拾起)<白>你说什么?潼关失守啦?你个蠢材!你说,朕的二十万精锐之师哪去啦,啊?(顿足捶胸,抚案痛哭起来。)

杨国忠伏地叩头,不敢起来。杨玉环过来,劝着玄宗。一会儿,玄宗没声音了,木然地坐在那里。杨玉环向杨国忠使了个眼色。

杨国忠:(跪着挪到玄宗前面)<白>陛下,反贼们快要进城了,时间不多了。与其等着受辱,不如移驾蜀地吧!

杨玉环:(惊得“啊”了一声)<白>长安离那蜀地中途遥远,况又山高路险,极难行走;目今宫中人口众多,补养甚是艰难,就无他法可寻了吗?

杨国忠:<白>唯有这条路,虽说难行,但不易被发现,更别说追上了。至于说人多嘛,那好办。咱们悄悄地走,少带点人,不就得了嘛!

唐玄宗:<白>你这无能之辈,还有脸面在这白话!当初让你督军,是朕在太子面前替你说了好话,打了保票,如今可怎么向太子交代?哎,你气煞朕也!

杨玉环:陛下,您就饶了他吧。国相啊就是这么个人,好心往往办了坏事。大敌当前,您还是早做定夺吧。

唐玄宗:(狠狠地瞪了杨国忠一眼)<白>谁让你是朕的国相呢,活该让朕跟你一块受罪!

杨国忠:(磕头如捣蒜)罪臣无能!罪臣该死!

唐玄宗:看在贵妃的份上,且饶你性命。高力士!

高力士:奴才在!

唐玄宗:传旨!秘密起驾,不得有误!

第六场 马嵬陈冤

陈玄礼一行正行在路止。

陈玄礼:(停马)<白>前面是何所在?为何那么多人跪于地上?

小校:<白>在下已然打探过,此地进入马嵬坡,前面乃逃难的百姓,他们说有冤情要亲口问您申诉。

陈玄礼:那还不递过投名状来!

小校: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玄礼:如实道来。

小校:自打西出长安,哪天不碰逃荒乞讨之人,咱且不能衣食无忧,还顾得许多?

陈玄礼:(正色道)民怨载道,当政者不得不察。

小校将告状者领来。

告状者:(跪道)小民不怕死,愿青天大老爷听闻其详。自安史之乱以来,乡民们衣不蔽体,食难果腹,生不如死,踏上了茫茫不归路。无奈之下,易子相食,或骨瘦如柴,或肤肿似鼓,浩浩盛世,堂堂天朝,竟出此惨状,好不令人心伤。此乃谁之过?只因奸臣当道,善举不彰,致使天下大乱,民众遭殃。素闻大将军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想必您心知洞明,比我等小民更为详察吧?

陈玄礼:(将之扶起)如今国难当头,乃非常时刻。官民同心,各安其道,方能共渡难关,化险为夷。

告状者:(固执地)倘若大将军不答应拯救万民于水火,我等蚁辈苟活在世还有何用?不如一头撞死,倒落个心净!(说着,向路边一巨石撞去)

小校等人见状,忙上前呼喊、抢救。

陈玄礼:

<白>呀!竟有如此刚烈之人,愧煞我也!

<唱>阴风号战火烧生灵涂炭

魔鬼笑冤魂哭心如油煎

逃难人尚如此侠肝义胆

大丈夫不作为枉活世间

第七场 定计除奸 杨国忠在府内正和吐蕃使者相谈甚欢。

府外。陈玄礼带兵匆匆而上。

陈玄礼:

<白>军情紧战事急形势突变

几天来接密报喜忧相参

喜的是贤太子指挥不乱

在前线严军威捷报频传

忧的是杨国忠昏庸误判

走麦城好势头毁于瞬间

匆忙中退至这马嵬驿站

举目观凄惨惨好不心酸

闻听得吐蕃使来会奸党

暗地里和太子计定连环

为国家哪怕他碎尸万段

除大逆平民愤意笃志坚

<白>勇士们! <众兵士>有!

陈玄礼:<白>奉太子之命捉拿奸相,不得有误!

<众白>得令!(进府将杨及吐蕃使拿下。)

杨国忠:(愤怒地站起)嘟!大胆!我乃当今国舅,堂堂的相国,你们这帮蟊贼竟敢犯上作乱!

陈玄礼:<白>犯上作乱的是你这奸贼!(吩咐兵士)给我绑了!

<唱>

一见奸贼肺气坏

千仇万恨涌心怀

这多年你欺君罔上坏事做尽

这多年你贪赃枉法欲壑难塞

这多年你私设刑罚惑乱纲纪

有多少忠良在你的圈套里栽

堂堂天朝转眼间由盛衰败

就是你等把那祸根儿深埋

败坏伦理连亲人都遭你践害

将你千刀万剐也难释我心怀

杨国忠:

<白>你血口喷人,我要面君!

陈玄礼:

<白>孽障不除民不安,

奸佞不清国难泰,

奸贼!你罪恶累累铁证如山,

纵然是天王老子也无奈!

第八场 香消魂杳

在临时行宫里,唐玄宗正在打坐参禅。杨玉环在一旁沉思。

杨玉环:

<白>宝马香辇宛昨宵

玉衣貂裘怎恁好

如今凋零疮满目

贵人尚虑温与饱

<白>想哀家金枝玉叶之身,来至这荒凉驿站,无都市之华丽,有村野之破败,吃了上顿没下顿,过了今天愁明天,苦啊!

高力士匆匆而来,看到唐玄宗在闭目参禅,停下脚步,欲言又止的样子。

唐玄宗:(睁开双目)<白>说吧!

高力士:回陛下,陈玄礼有要事禀报。(凑近玄宗)<白>他把杨国相给绑起来了,还抓了一个吐蕃的奸细。

唐玄宗:(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陈玄礼好大的胆子……(看到杨玉环,又把后边的话咽了下去。)啊!爱妃,你暂且回避,朕有要事打理。

杨玉环不情愿地一步一回头地走了下去。

唐玄宗:<白>传陈玄礼!

高力士:<大声白>陛下有旨,传陈玄礼晋见!

陈玄礼:

<白>听到一声圣旨宣

玄礼匆匆面龙颜

连夜突审证据足

不怕魑魅翻了天

(行跪拜大礼)<白>末将有一事禀报:杨国相见大势已去,竟私自接见吐蕃来使,欲留后路,以备叛逃!

唐玄宗:<白>此等大事,非同小可,尔言叛逃,有何凭证?

陈玄礼:(拿出供词)<白>末将不敢大意。接到杨国忠私通吐蕃的秘报,末将即到杨府查勘,亲眼见到杨贼正和吐蕃来使密谈。经过连夜突审,吐蕃使对杨贼里通外邦、准备叛逃一事供认不讳。现有证词在此,请陛下御览。(将供词递给高力士,高又呈给唐玄宗。)

正在这时,被五花大绑的杨国忠不顾卫士的阻拦,冲了进来。

杨国忠:<白>皇上,为臣冤枉啊,救救为臣吧,为臣是被这个疯子陷害的呀!

陈玄礼:<白>奸贼休要胡言!尔犯重罪,铁证如山,还敢狡辩!来人,把奸贼羁押,不准他动弹!

上来二卫士,将杨国忠制住。

唐玄宗:<白>人证确凿,还有何言?

杨玉环:(从内室匆忙跑出)万岁,手下留情,刀下留人啊!哀家给您跪下啦!(跪倒在玄宗面前。)

陈玄礼生气地直跺脚,“唉”了一声,将脸扭向一边。

唐玄宗:

<唱>国相做事欠思辨

里通国外证据全

欲准贵妃从宽奏

又恐众人平怨难

若使玄礼遂意志

怎让贵妃展欢颜

<白>哎呀,此事难以两全,怎的办好,难煞朕也!

高力士:〈白〉陛下,奴才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唐玄宗:<白>言来无罪。

高力士:<白>遵旨!陛下,何不把太子殿下请来,一同商议?

唐玄宗:<白>这……

杨国忠:<白>陛下,这可使不得!谁都知道,某与太子有仇。太子一来,我命休矣!

陈玄礼:

<唱>贵妃迫相煎急某又烦乱

怕只怕万岁爷心慈手宽

紧要时某必须处之泰然

一计废二计生果断除奸

<白>末将请奏,不知当否?

唐玄宗:<白>爱卿请讲。

陈玄礼:<白>杨国忠暂且收押,重审证人,再作结论。

唐玄宗:(对杨玉环)爱妃,各让一步,朕看可以,你莫要长跪了,还是起来吧。(伸手去拉杨玉环)

杨玉环看看杨国忠,没反对,便顺势被唐玄宗拉了起来。陈玄礼乘机对一卫士耳语了几句,卫士点点头。二卫士给杨国忠松了绑,押护着他走了下去。

杨玉环:

<白>见国相松了绑我怒稍缓

接下来细打点熟路轻船

大不了多多美言悦龙颜

保从兄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时二卫士匆匆跑上来,仓惶地说:陈将军不好了,国相出大事了!

陈玄礼:<白>怎么回事,如实报来!一卫士:我们三人刚出大门,国相便要逃命,我们没追住。天色已晚,前面是悬崖,国相没看清楚便栽了下去。

陈玄礼:<白>是死是活你等可知?

另一卫士:<白>那么高的悬崖,九死一生啊 !

听到这里杨玉环啊了一声,倒了下去,高力士急忙将他抱住大叫道:娘娘,您醒醒啊!

陈玄礼:<白>多找几个人,快去悬崖下面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二侍卫:<白>得令!出门来相视捂脸一笑,一个道:将军计策高,娘娘被骗了!

杨玉环在高力士的呼喊声中醒来,不禁哭出声来。高、陈将她扶到座位上。

<唱>闻听国相噩耗现

哀家心中受熬煎

倒下擎天柱一根

从此杨氏逍遥难

这时,门外有众人喧哗。

唐玄宗:<白>高爱卿,去看看门外何事?

高力士去了一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高力士:<白>陛下这下麻烦可大了,他们哪找到了杨国相的尸体,说什么杨国忠一个人死了不算完,还要——

唐玄宗(神情紧张)还要怎样啊?

高力士将唐玄宗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还要揪出杨国忠的后台,不然他们说就要各奔西东,不保驾了!

唐玄宗:(急得直搓手、跺脚)<白>唉呀,这可如何是好?

高力士:<白>他们说,只要交出娘娘,陛下还是他们的好皇帝,还像以前那样为您保驾哪!

这时,杨玉环走了过来,两人抱头痛哭。陈玄礼、高力士在一旁冷眼相向。

(画外歌响起)

白绫三尺悬佛堂

运去时乖难风光

温柔乡里溺豪杰

英雄逆境勇担当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