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故事一句话

文章 2019-07-18 03:43:46 1个回答   ()人看过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关于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他被称为“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达尔文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达尔文的故事篇一

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当一名医生,可是达尔文无心学医,进入医科大学后,他成天去收集动植物标本,父亲对他无可奈何,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名牧师。

然而,达尔文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达尔文有他自己的理想,他9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为此,达尔文一直在积极准备。

为了有利于自己观察和收集动植物标本,达尔文抛弃了事务轻闲。经过五年的环游旅行,达尔文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回国后又做了近二十年的实验,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

达尔文的故事篇二

1809年2月12日,查理・罗伯特・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中西部小镇什鲁斯伯里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小时候的达尔文是个典型的公子哥,16岁以前的公学生活,大都是以逃学度过的。他整天遛狗打鸟,用五花八门的贝壳、甲虫、矿石来满足自己的收藏癖。他甚至和一位黑人成为朋友,从他那里学到了制作动物标本的手艺,从而对博物学产生了兴趣。

面对“不学无术”的儿子,父亲罗伯特・达尔文很是苦恼,他警告达尔文:“你将来会是你自己和整个家庭的耻辱。”

为了让儿子尽快走上正轨,罗伯特将17岁的达尔文送进了爱丁堡大学学医,希望他子承父业。

然而,一场未经麻醉的外科手术,将达尔文惊吓出了手术室,他在爱丁堡待了一年半就退学了。父亲又把他送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准备把他培养成体面的乡村牧师。但达尔文并不喜欢《圣经》,他更喜欢研究动植物。当时基督学院只有一位名叫亨斯洛的教授开了一门植物学的课程,达尔文竟连续选修了3次。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了两只奇特的甲虫。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把虫子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他迅即把手里的一只甲虫放到嘴里含着,伸手又抓住第三只。正当他爱不释手地欣赏那只奇怪的甲虫时,嘴里的那只憋得受不了,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把它命名为“达尔文虫”。他采集的一些甲壳虫标本被《不列颠昆虫图集》收录,当他在书里看到“达尔文先生采集”的字样时,兴奋地在日记里写道:“诗人们看到自己的处女作发表时的喜悦也比不上我现在的心情。”

不过,剑桥时的达尔文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严肃的科学家。他更喜欢阅读当时一位德国探险家洪堡写的探险故事,对洪堡的勇气十分钦佩,那些宣扬冒险精神的游记成为他的最爱。

达尔文的故事篇三

1862年的一天,在伦敦市郊,一个叫威廉的年轻人沮丧地走在一条小路上。他的目的地是肯特郡当村。他的父亲――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住在那里。他是达尔文的长子。在最无助的时候,他想听听父亲的建议。

威廉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银行做普通职员。他干练好学,业务做得顺风顺水,但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十分苦恼。公司里的那帮家伙,为了奖金,为了升职,甚至为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语,都要钩心斗角,相互攻击。当面亲切友好,背后疯狂厮咬,成了公司最真实的写照。

威廉是个单纯的孩子,不想参与争斗。然而,身处其中,想要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渐渐地,他受到的诋毁与打击越来越多。他越来越不能忍受,简直要崩溃了。

威廉无助地看着父亲:“我到底哪里做错了,该怎么办?”

达尔文温和地笑了,拍拍威廉的肩:“孩子,这两天我研究生物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知道一只寄生在椿树身上的大青虫有多少天敌吗?”

“应该有很多吧。”威廉心不在焉地回答。

“是的,孩子,它的天敌可多了,至少有四百多种鸟类,两百多种昆虫。大青虫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躲避各种各样的伤害,任何一个天敌都会轻易要了它的命。”达尔文顿了顿,说,“你知道一只兔子有多少天敌吗?兔子主要有37种天敌,包括鹰、猎狗、狼等食肉动物。你知道豹子有多少天敌吗?”

威廉抬起头来气呼呼地说:“爸爸,我对你的研究真的不感兴趣。”

达尔文笑了:“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狮子、老虎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也不会轻易去招惹豹子。至于老虎,就更加没有天敌了,谁会愚蠢到去招惹一只老虎呢?孩子,我只想借此告诉你,越是弱小的生物,天敌越多,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多。你在公司里受到种种打击,不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是因为你的弱小。有些伤害是躲不过的,摆脱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做一只丛林里的豹子。”

威廉心中一动,豁然开朗。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工作。16年后,他成了总裁,成了远近闻名的银行家。职场中的倾轧与中伤,终于远远地离他而去。他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豹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