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中国文化的故事介绍

文章 2019-07-18 04:47:41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我们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造句分为:成语造句、关联词造句、词语造句等;例如【孔子与中国文化的故事】

孔子与中国文化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菘贾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

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

弗父何为卿。

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侯”,故其后代以孔为氏。

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卒,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タ鬃由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タ鬃釉缒晟ジ福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但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タ鬃由性正直,与人为善。

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孔子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タ鬃邮送究部溃他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统治者对于他始终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

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

后他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