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章台夜思》赏析

文章 2019-07-18 08:25:33 1个回答   ()人看过

【作者简介】韦庄(约836 — 约910),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原文】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解】

(1)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2)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

(3)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

(4)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5)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

(6)殊:竟,尚。

(7)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8)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

【韵译】

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

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台。

韶花宛若芳草经秋业已衰落;当年深交老友也都绝迹不来。

寄给亲眷家书正愁难以发出,尽管传书秋雁又从北塞南回!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