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洞两则游记散文

文章 2019-07-18 14:58:42 1个回答   ()人看过

【隐在龙门】

有语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欲隐于市,怎奈心性末修炼到家,市井喧哗之声,挠心挠腑。欲隐于山水,又恐江湖之远,耳塞目矇。乃想,若有一所在,既山水明目,又可尽知天下,必当隐之。

这样的所在,我终遇上。这就是位于陕甘交界处而实属陕西陇县的龙门洞。

在华亭县上关乡食堂吃罢爽口的家常饭,王姓乡长屡屡推荐他的龙门洞。时逢小雨淅沥,路上的工作也已接近尾声,于是心有所动。一直听闻周遭有个好去处——龙门洞,却未料会有如此之近,全然不像是出了省。王乡长介绍说,这里离陇县县城三十多公里,距离他们上关乡却只有十来里路,难怪他一口一个我们龙门洞。看着他颇有几分自豪的神情,我不由艳羡起来,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乡任职,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龙门洞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洞”字。贴着陡峭的山势而上,直抵近两千米的山顶,但见峭壁对峙,几乎数步便见一洞,孤洞、群洞,洞中洞、洞上洞,洞洞相通,勾连曲畅,扑朔迷离,且洞洞有道,洞洞有故事。据说,龙门洞有三十六洞,二十四潭。一到山门,果见有联为证:崖悬三十六洞洞洞通仙界,涧系二十四潭潭透幽境。上山,走走停停,密布的溶洞掩于参天古木中。王乡长告诉我,这些洞,是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和岩隙水溶蚀石灰岩而成,真可谓鬼斧神工。

徘徊洞口,或探头,或入内,其内冷风嗖嗖,我仿佛置身历史的隧道,嗅到古意弥漫的气息。面对这一个个神秘的洞穴,我才知道,并非只有我有眼力,以为龙门洞乃绝佳归隐之地者大有人在。这些深邃空空的洞子告诉我,数千年来,不少高人曾在此闭关修行,终成千古名士。龙门洞之名,就因道教龙门派缘起。早在西周,一个叫尹喜的函谷关令,曾协助道家鼻祖老子作《道德经》五千言,之后弃职归隐于此,龙门洞始名灵仙岩。到了西汉景文帝时,又有一个叫娄景的人,官做到了皇帝侍朗官,竟也弃官入道,隐居修行于此,又将灵仙岩更名景福山。我对王乡长说,一乡之长,都丢不下这帽子,一个堂堂中央办公厅的主任都能作此选择,可见龙门洞超乎寻常之引力。

说起龙门洞最狠的洞主,莫过于常于金庸笔下神现的得道高人丘处机。每逢丘处机出场,立时狂风大作,地动山摇,树叶飒飒飘落,丘处机之神威,少年多有遐想。位于北极宫大院西庙后石崖上的丘祖洞就是丘处机起居修性的场所,传说深幽曲迂,直通平凉崆峒山,又说龙门洞为过去道院的藏金洞。丘处机在此修炼7载,创立了道教龙门派,并改山名为龙门洞。得龙门之沐,丘处机成为中国道教史上成就最大的全真高道,在南宋、金、元三个王朝红极一时,多受尊崇,也常成为金世宗和元太祖的座上客,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慕而拜之,策封国师,执掌天下道教。“身居早阳洞,云游遇仙桥”。这是镌刻在名曰早阳洞的石壁上的一副对联,作者陈明耀,为清朝乾隆年间甘肃靖远县的一个道士。据说他于该洞隐居修行,行医募化,声名天下。小小的龙门洞,成就了多少人,让他们一个个步入了人生的大境界。

攀上半崖,我们在王乡长的引领下,钻进足以令人顶礼膜拜的丘祖洞,洞口在南厢房下一角,原来洞口半开,说是清康熙年间整修时封口,1949年重修道院时曾掘开洞口,因洞内冷风袭面,人不能入,遂重封其口。进入其中,阴风扑来,不寒而栗,里面有一巨石,王乡长让我们抱一抱,说是磨性石,我们争先前去抱它,都想体验感受一下丘处机修炼时的情景。无奈,我们竟无一人能抱动。出得洞来,乡长手机响,很潮的铃声,说是明日有两个检查,一个会议,一个接待云云。

乡长通完电话,我突然醒悟,难怪我们都搬抱不动磨性石,是我们自己本身太重了,我们的身上无一不是背了厚厚的壳,俗气、酒气、痞气……让我们云山雾罩,早就没有了本真的自己,更何谈道家的仙气?下山时,我对乡长说,检查去吧,开会去吧,接待去吧,我不走了,我名中有龙,遇见龙门,不归隐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耄耋妪跃龙门】

龙门洞之奇险,在三秦仅次于西岳华山。

登临龙门山,山高路狭,三步一缓,极少有平坦之处。宫观庙宇皆依山傍洞而建,楼阁悬空都架于绝壁之上,栈道相连,铁索悬攀,俯瞰临无地,仰视如云中宫阙。要缘铁索旋梯登临北极宫、混元顶、王母宫、混元老祖洞龛等绝胜,我只有望而兴叹,自觉年已不惑,腰松膝软,要过宽不盈尺的空中栈道,自是有了几分胆怯。

然而,撼动我心灵的是,在登临龙门洞的盘山路上,我遇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妪。她们一路相扶攀上石阶,手中握着一只磨得明亮的枣木拐杖,一步上半级台阶,虽然步履迟缓,却硬是一步一步攀到了山顶之上。她们逢洞必拜,见神烧香,虔诚叩头,其状肃然。要是遇见悬空栈道的洞宫,她俩则远远焚香稽首。

我问老者:二位老太今年高寿?笑答:我八十有二,她刚刚七十岁。我不由啧啧感叹,八旬老人,如此红光满面,精神头十足,且能攀上这么高的山,实属少见。听其口音,不像本地人,倒像六盘山那边人氏。问之,果然庄浪水洛人。老者说,她夫家姓靳,在水洛镇经营着一家超市,吃穿不愁。我说,这么远的路程,你们是咋来的?老者语端不无轻松:路好得很,从庄浪坐班车到华亭,再从华亭坐城乡公交到上关,步行着就来了。

好一个步行着就来了!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步行呢?看那城市里的人,坐电梯到楼上,再在屋里置一个跑步机,跑得气喘嘘嘘,再不就开车穿过数不清的堵车十字,只为去健身房跑步……一位耄耋老者,不顾年迈之身,一路奔波一日,前来龙门山,为的是什么呢?

这样的疑问,在老者那里却得到两个字的答复:爱呗!

是的,爱呗!爱是一个人永恒的动力。它是一个人的信仰,是一个人生命之所附。只要心中有爱,生命就会变得异常精彩。

两个字,让我明白了老者老当益壮的奥秘所在。看着老人异常虔诚地叩拜、异常庄重的表情,我不由地受到熏染。人生之途漫漫,高高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龙门不计其数,我们不断地修炼自身,锻造自己,以期跳过这一个个的龙门。而永远给我们以勇气和力量的就是前方的目的——我们的热爱和信仰。我知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没有了信仰,我们的生命无所附丽,身体和精力也因之一蹶不振。

这个地方,远避人世却道光深邃,诸多高人曾经在此隐居修行,从耄耋老妪的脸上,我看到了修行者的笃定,他们心定神凝,寄托不二,吃食简单,自耕自养,日子艰苦,却乐贫守道。人活一世,左右求之,上下索取,最终必将归于平淡,也许这才是生命的最终归宿和人生之至境。

八十老妪跃龙门,让我看到了生命的灵光和信仰的力量!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