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情怀现代散文

文章 2019-07-18 15:58:07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厦门掠影

走过中国的几个海滨城市,印象最深的当属厦门。这里不仅有轻柔的海风、整洁的环境、美丽的风光、迷人的大海、发达的经济、尽显的文明、还有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民。

厦门的海风像鼓浪屿的琴声一样,柔和甜美。我感受过三亚海滩的浪漫风情,桂林漓江的自在逍遥,青岛海滩的时尚气息,唯独厦门给人的感觉最舒适、温馨。

来到这里,你的灵魂里飘荡着一股灵秀的仙气,混合着海的韵味,难忘至极!

记得去厦门的飞机在云层之上穿梭,我们充分享受了阳光的厚爱。阳光照射下的云层如堆积的泡沫,起起浮浮,变换多姿,禁不住让人浮想连篇。

来到厦门感受最直接的还是厦门人的热情、真诚、直率。厦门人好客、义气、豪爽,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到温暖,他们对待客人特别尊重。

我们参观了厦门思明区的一个单位,印象深刻。单位有自己很专业的合唱团,在厦门的各项庆祝活动中多次演出。在这个单位,你能处处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让我明白了文化育人的道理——那里有浓厚的文化,那里就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再看这个单位的办公大楼,座落在海边,面向大海,楼后又是山峦绿树,环境极度优美。

他们的办公大楼分前后主楼和配楼,前楼为接待大厅,后楼是办公和多功能区。两边是侧楼,侧楼的设计是空心的圆形,里面是羽毛球场,环球场墙面上全是单位的摄影和绘画作品展示。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和高尚的情趣!

这些很有特色的建筑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从一楼往上看,每层楼的走廊前都设计了放花的坛子,坛子里有各色花卉,办公环境清静优雅,彰显出人文关怀和文明和谐的理念。

来到主楼的楼顶,是休闲屋,布局装修全是酒吧风格。我们坐在小圆桌前,工作人员端来了咖啡、红茶、台湾的水果。工作之余就能坐在这里,就能看到海面上的金门诸岛,遥望台湾海峡、品味浓浓的思乡之情,放松身心,享受心灵的恬静!

晚上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渔火点点,不由得会想起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来,眼前的“乡愁”就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厦门也是中国向海外传输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陶瓷经这里走向欧洲。

厦门的现代文明在传统文化中传成的很到位。如中国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在这里很彰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和佐证。

酒量不好别到厦门来,热情的敬酒会让你醉。

我开玩笑问一厦门朋友:你好怎么说?他说:里好,里好。并开玩笑解释说:里好就是心里面要好。我觉着说得太形象、太到位了。

厦门人就是这样心太好,太实在!

厦门男人的幽默讽趣,就是一种生活态度。难怪厦门女人的幸福感都洋溢在脸上!饭后我们去了商业街转,又享受了一次夜景大餐,领略了一次闽南风情的夜市,感受了一次台湾海峡夜风的陶醉。

陪我们一位四十多岁的厦门朋友,天生一付娃娃长相,一笑脸上露出俩个小酒窝,象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一样美。他为人真诚,风趣幽默,开玩笑说:该吃就吃,该玩就玩,别亏了自已,不要人活在天堂,钱还存在银行。

厦门的男人就这样儿,热情奔放又有股女人柔情似水的味儿,总是笑咪咪的客气,耐心、细心,温文尔雅的待人,落落大方。

厦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点让人感到从头到脚的舒服,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因此在厦门,你读出的总是如海风的舒畅,榕树般枝繁叶茂的牵心……厦门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动……

(二)土楼和云水瑶

土搂是客家人的发明,早期的河南人来到这里居住,为了防御外侵,安居乐业,便将房子盖成了今天的土楼。土楼像碉堡,是一个用土层夯起来的高大堡垒。凡是走进“围城”想过日子的人,都在这里繁延生息,没想出来过。

看了寓意很深的“围城”,不得不佩服河南客家人的精明。

土楼全建在深山老林中,他们找到了这么原始清静的地方,没想到后来成了一种文化产业的符号。

云水谣就在这里,这里有三颗大榕树,一条清澈的溪水,一辆老水车,一座古石桥。

这里小桥流水,韵味十足。

来到这里,就如来到梦乡,这是一个遥远而又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里有溪水、有竹林、有高大的古榕树、也有云水谣的故事……

云水谣的竹林茶园、柚林流水、还有那三颗大榕树,都成了我们永远的记忆,总会魂牵梦绕……

晚上喝厦门的高梁酒,很快入醉。

厦门的朋友开玩笑说:象他这种长的细皮嫩肉的人,男人不爱,女人不一定爱,反正有人爱。厦门人风趣、幽默、真诚,我们没有理由不醉!

(三)俊美武夷山

去武夷山的路上,汽车在山间的高速公路上狂奔,公路两旁山峦叠嶂,竹林、瀑布、茶园、碧山、绿水、美不胜收,不得不对福建的自然植被叫好!跑了近七个小时的路程,抬头望见一条大江穿越峡谷迎面而来,这就是闽江。

武夷山的风景,也感觉像听一个传说故事一般,耐人寻味。从厦门到武夷山,全程六百公里的高速路程足足跑了七个小时。

武夷山是大红袍的故乡,这里的山全是独石成山,一整块石头就是一个山头。湿漉漉的山体往下滴水,山下就是小溪、茶园。小鱼在清澈的小溪里游荡,溪流边长满了兰草,原来武夷山的市花就是——兰花。

朋友一路向我们讲解着大红袍的历史,摘采时间和制作工艺。我们来到了大红袍的母树前,只见悬崖峭壁上有六株不高的茶树矗立在这里,这就是具有三百八十年历史的大红袍母树了。

如今被当作文物保护起来,早已失去了茶树的真正功效。凭它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招来了无数游客,为当地旅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来到天峰山,天峰山的最大看点就是从山顶流出的一股溪水,顺着山势自上而下一泻千里,形成一股落差很大的玉带瀑布,真有点从天而降的感觉。

“此景只应天上有,大小珍珠落玉盘。”

风景太好便不会去表达,只能去体会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和山的结合是最完美的自然之魂。

这就是武夷山天游峰的魅力所在。

来到武夷山必须要去漂流,下雨也要去。九溪漂流是从天峰山下经过的。爬上天峰山顶就能看到九曲溪水弯弯曲曲的全貌。坐上竹排大雨就顷刻而泻,穿上雨衣又打着伞,别有一番情趣。划竹排的一位老梢公,一路指点江山,却没有激扬文字,说的全是荤段子笑话。老梢公用他独具的方式,让我们把笑声轻松地融入到了武夷的山水中,我们早已忘记了还在下雨。

我曾经在漓江上坐过竹筏漂流,感受过悠闲适逸的江南山水韵味;在湖南沅江上漂流听着少数民族男梢公吼的放排歌,看着苗族妇女身背蒌筐在江边浣洗,小狗在主人身后安静的放哨,让我充分感受了湘西风情的魅力;在湖北巴东神农溪感受过土家人神秘厚重的三峡文化。而武夷山的漂流,让我感受到的是纯自然的山水互动,看到的是云雾缭绕,奇石怪洞,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九曲的溪水太清,当我们问老梢公是否有鱼时,他幽默的说:水至清则无鱼啊,现在社会都喜欢浑水摸鱼。

眼前的九曲竹溪,对面的山头,刚才还云雾缭绕,瞬间又露出了她神秘的面纱。

抬头望见玉女峰就在前面,还是抓紧照相吧。

(四)灵性的艺术

每到一个有灵性的地方,总会有灵性的艺术。

今天在天游峰看到有个画家,只要你写出自己的名字,他便会用你的名字作画,你的名字便活灵活现的藏在武夷山水间,或成为山的主峰或成为水的清源……你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藏在山水中正开心的笑,而且融入的是那么的柔和、完美……

我忍不住赶紧为自己作幅画,姓字的两点成了天游峰的两个山头,画家说我起了个好名字。

记得那年去桂林,也见到一个用你名字作藏头诗的老者,还见过在宣纸上泼上墨,用嘴吹口气就能吹出栩栩如生的千姿梅花。

我不得不佩服这民间绝活,这富有灵性的民间艺术!

水深藏蛟龙,山大有老虎。

好的艺术不一定在大雅之堂,民间的好东西却往往会给人以惊喜。

感谢这一方有灵气的山水,养育了一方有灵气的文化,带给我们许多的启迪。不虚此行,受益非浅,忘不了的武夷之旅。

(五)金门岛与鼓浪屿

大嶝岛与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相距六公里。当年炮轰金门就在这里进行,好称英雄三岛之一。岛上遗留当年的大炮,对台宣传喊话用的大喇叭等,这些已成为旅游的看点。

从厦门岛到大嶝岛要穿越八公里的海底隧道,真想不通能在一百五十米深的海底打通隧道,不得不感叹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轮渡在海面上慢慢地靠近大担岛——金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大字映入眼帘,隐约看见岛上的炮楼,飘拂着的旗帜。人们虽不能踏上金门岛,但是那昔日那虎视眈眈的炮口,不再吐出伤人的炮弹,人们竟相拍照。

船在慢慢地转航,船底翻起的水浪也趋于平静,两岸关系也趋于平静。海面平静,波光粼粼。岸边的建筑错落有致、栉风沐雨,海上高架桥高大雄奇,海岸边的厦门大学也正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我们,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厦门。

今天运气好,早上出门时下雨,到了鼓浪屿雨停了,让我们充分的享受了鼓浪屿的风情。登上日光岩,欣赏了琴岛的异国情调,心情也变得异样。从鼓浪屿返回时,我们坐快艇,在惊涛骇浪中体验了一次惊险与刺激。

厦门的文明源自于开放的经济,沿海生活的人们给我的感觉总是很包容。这也许就是海洋文化造就沿海人的个性——因为比海洋更宽广的是胸怀。因此在厦门,人们总是那样的温和热情,到处都是绿树鲜花,马路四通八达。有高架桥公交车专用车道、有在海上架起的绕城车道、有海底隧道。街头巷尾很少见警察和鸣笛的警车,这个城市一切都在规章有序地进行着。

海风轻柔,空气清新,也总是给人一种和谐完美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处处有礼节,处处有文明,这也正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我们容易去忽略细节和小事,抱一种无所为的态度,从而丢失了应有的品德,小事不着眼,大事干不成。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当我们进入机场安检通道接受安检时,厦门一直陪我们的朋友,才和我们握手告别。这位朋友直爽开朗,说话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他自信爽朗、幽默讽趣的笑声中,处处流露出厦门男人的优点。

厦门永远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城市。

在回味厦门入画的风景时,厦门人的笑容会不由自主地走进我的脑海里来……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