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漫画的启示作文

文章 2019-07-18 18:54:32 1个回答   ()人看过

例文一

大多数大人认为小孩子看漫画影响学习,我认为漫画有好有坏,看好的漫画可以让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

语文书上的一幅漫画就深深吸引了我,那幅漫画在语文书上的课外书屋里,是德国的埃·奥·人劳恩写的世界著名的《父与子》中的一幅漫画。我让妈妈在书店里买了一本《父与子》。这本书中那个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聪明、可爱。《父与子》中的漫画尽管没有一个字,却很容易读懂,常使我发出会心的微笑。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不论是一百多岁的老人,还是五六岁的小朋友,都可能因为一本书而相连。

一本书,可能会让大人变得年轻,让孩子变得懂事。让我们用心去阅读一本书,用心体会一本书吧。

例文二

今天,我从课本上看到了一则漫画,漫画上画的是走一片树林里,一个叼着烟的人正在拿着斧子砍树,一颗树已经被砍了一个大口子。走他的脑袋上,一只啄木鸟走愤怒地啄着这个人的脑袋,并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完这幅漫画,我的第一反应是可笑:啄木鸟竟吃饱了没事干,跑来啄伐木工人的脑袋了。可一联想的课文,我才领会到这时一幅讽刺伐木人的漫画。这一单元的课文上几乎都谈到了树。“树是地球之肺”更是生动地表现了树对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有多么重要:树死了以后埋入地下可以变成煤炭,为人类提供矿产资源;树还可以吸进二氧化碳并呼出氧气,我人类提供大气资源;树的果实可以填饱人类的肚子;树的枝叶还可以喂养草食动物或鸟,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另外,树还可以防止风沙、泥石流和噪音。所以,树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呢?

人类破坏地球上的资源实在太多了。但人们每次都以“光荣建设XX ”“恢复某片耕地”来掩盖自己的“罪名”。人们只是不断地写环保书和建议书,但是实现的建议也太少了,似乎写这些东西只是玩一玩而已。人们照样乱砍滥伐,树木走哭泣,人类不但不知情,而且还偏要等土地变成荒地后在重新开垦,这多不容易啊!可人类为什么还要这样执迷不悟呢?

由于人类乱砍滥伐乱建设,而造成的灾难。比如汶川大地震,很可能就是因为建了三峡大坝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更不必说,就是人类砍树而造成的;工厂拍出的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飞鸟死亡;污染海洋还会造成赤潮。我想:如果人类不乱砍滥伐,环境能落到这一部田地吗?人类不就不用“在灾难中谱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了吗?

“1+1=2,一棵树+一棵树=一片树”。种树本来就是举手之劳,既陶冶心灵又美化环境。让我们不再砍一棵树,而共同栽几棵树,像课文中所说的那样:“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例文三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我看了一则这样的漫画:两棵老柳树中间夹着一棵小小的柳树。两棵老柳树的柳叶完全都在小柳树这面,可以明显的看出:两棵大柳树是这棵小柳树的“父母”。它们的父母为它遮风挡雨,为它遮住太阳的侵袭和阳光的炙烤,按常理说应该是又粗又壮,相反,这棵小柳树却又黄又弱,身材纤细,一付有气无力、风吹即倒的模样,这是为什么?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好朋友李娜去公园玩,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看见了几个特别显眼的人: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由妈妈抱着、奶奶哄着,爷爷拿着巧克力逗着,前面还有爸爸开路,真可味是众星捧月、前呼后拥。但是小男还是哇哇大哭,他们走到转椅旁边,爷爷用商量的口气:“好孙子,玩转椅吗?”小男孩嘟着嘴,挥动着手。他们走到软梯前,奶奶说:“心肝儿,爬软梯吗?”“小皇帝”的头向上看去,然后闭上眼,搂住妈妈的脖子,摆动着身子,说:“不嘛,不嘛。”然后奶奶就像接到了圣旨似的说:“不爬,不爬。”爷爷温和地说,那咱们荡秋千吧?这个小男孩顿时又哭又叫,我害怕,我就是不荡秋千……

看到这,我心里就像有一个东西卡住似的。我又想到了那棵小柳树,这个小男孩不就像那棵小柳树吗?他不就是温室里的鲜花吗?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不知生活的艰辛,没有受过锻炼,永远不具备坚强的性格,这种溺爱只会使他越来越懦弱,最终会被社会淘汰,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将来要想立足于社会,从小就应学会自立自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由此,我发出呼喊:天下所有的父母,放开双手,让你的孩子自己行走,不要过分的呵护孩子,不要再扮演老奴隶的角色,让你的孩子做搏击长空的雄鹰!

我呆呆地立在那,想笑,可又笑不出来,我扪心自问,这难道是伟大的父爱,母爱吗?如果这样,那么他们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吗?我笑了,可这笑不是甜的,不是美的,是苦的是涩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