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完美的活着杂文随笔

文章 2019-07-18 19:08:05 1个回答   ()人看过

人文主义自近代欧洲萌娃以来,走过了昌盛的几个世纪,它重塑着我们的世界观和内心世界。从人文主义蔓延开来,最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就是个人主义或者自由主义,西方标榜着平等、自由,无论是成功人士的传记还是好莱坞的大片,都告诉我们要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世界很小,只有地球这么大,世界很大,每个人心里都能包含一个宇宙。地球这么小却要容纳几十亿的人,每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喘息,为了生存,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有一个无比庞大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心灵自由了,又何必在乎我们是在城市的合租房还是辽阔的大草原。

个人的思想、意识、精神在人文主义世界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同时我们坚信是我们的人文主义关怀塑造了这个世界的繁荣,于是我们努力追求着人文自由。可是,人文主义让世界变得复杂,不分黑白,不分好坏,不分对错。如果你努力地坚信着自己的某个信条或观念是正确的,那你这个行为就是错误的,因为你的坚信可能会妨碍着别人的自由,于是我们说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不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词句应运而生。我们生在人文主义社会,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否定了神权社会,西方世界可以义正言辞地批判某些专制国家,我们可以大胆地批判中世纪是黑暗的中世纪!

我们坚信着人文主义,如果两人意见相佐,很多人会偏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如果两个人比较,我们会认为自己是更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完美的活着,如果有时候我们表现得不够完美了,我们会安慰自己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我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举个例子,笔者今天看瓦尔登湖,里面的书签写着“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附英文“less interests, more interest”,个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合自己的胃口,就拍了照分享在朋友圈并写了一句“其实世界没有变,是我们的世界在变”,发完心里就忐忑不安,觉得评论肯定又有很多人各抒己见了,不想面对不知怎么回复的尴尬,于是删除重新发,只发了图片,不作任何评论,可是过了一会儿朋友圈底下任然有人在稍作批判并且畅然地抒发着自己的价值观。

我无法说谁对谁错,因为人文主义价值观下辩论不了对错,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别人,因为这是对别人人文自由的妨碍!

不知道有一天人文主义这位康健的中年是否会走向衰老,他能不能永远保持着不老容颜!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又是什么主导着我们的价值观?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