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推普员作文500字

文章 2019-07-19 02:59:18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语言。只有普通话可以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它是我们沟通的桥梁,感情的纽带。

我的家庭是一个祖孙三代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和我日常都说普通话。爷爷奶奶来自太行山中的革命老区,他们在那里生活了60多年,尽管到大同已经快10年了,可是仍然故土难忘,乡音不改。每年的寒假,我都会和爷爷奶奶回老家小住,在和老家的表哥们玩耍时,他们说着地地道道的家乡话,而我说一口普通话,明明是亲密无间的小兄弟,可感觉总有道无形的沟横在我们中间。我说话时,他们总是瞪着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羡慕,偶尔还会模仿我的语气,姑姑们也说我是个地道的“城里娃”。

和表哥们相处久了,他们为了和我有“共同语言”,就缠着我教他们说普通话。他们学得可快了,很快就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开了,也过了一下“城里娃”的瘾。爷爷奶奶也来凑热闹,说他们才更要好好学习普通话,否则在大同出门办事总有许多不方便。爷爷奶奶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我被他们的精神打动了,决定要当好这个小老师。

爷爷奶奶的普通话学习先从校正发音开始了,我一点也不敢马虎,耐心地纠正着他们的发音:“白菜不是‘别’菜,洗脸不是‘死’脸,扫地不是扫‘字’,坐车不是坐‘切’……”爷爷奶奶一丝不苟地跟我念着,可是他们怪腔怪掉的普通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每当这时,奶奶会脸红,爷爷也会自嘲道:“唉,老了老了,舌头不利索了……”可是爷爷奶奶没有放弃,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爷爷奶奶学说普通话已经四、五年了,他们的发音越来越标准。我正在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件新的头痛事。我发现爷爷奶奶有好多的俚语需要纠正,他们把上厕所说成“去高家”,头发说成“毛衣”……这些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有一次奶奶对着家里的客人说:“呀!锅里有毛衣”时,还是把人家弄了个目瞪口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小老师仍需努力。我要尽快让爷爷奶奶摆脱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武乡俚语,真真正正地说好普通话。

在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我的努力就像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浪花,虽然很不起眼,但我依然高兴。因为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名小小推普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