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任解一难

文章 2019-07-19 11:35:35 1个回答   ()人看过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对官员的高要求,实际落实起来很难。要“造福一方”,除了官员主观上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外;客观上要有确定的任期,以便合理规划和贯彻实施,还需要政策的连续性。“造福一方”,可不是架座桥、修条路那么简单,得需要时间,有时一任不能完成,必须后任接着实施,甚至几任才能做好。可实际上,往往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首先,从官员的任期来看。尽管我们对官员的任期有相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但具体实施起来,却经常不按法律和章程来办。出于各种原因,中途换帅是常事。由相对的上级指派一人顶替某人,在职务前面加一“代”字,再在之后的某次相关会议上走下通过的过场转为正式。再加上对政策的连续性缺乏刚性的规定,新官又多不愿吃别人剩下的“馒头”,一人一条拳路,一官一套规划。于是,就留下了很多“半拉子”工程,劳民伤财,名为“造福”,实为“造祸”。其次,从官员主观思路来看。由于任期不定,势必形成临时心理。年轻有为志向高远的,急于升迁,往往是轰轰烈烈的造出一些“形象工程”,做出一些“面子虚绩”;年龄受限升迁无望的,又常怀不知哪天就下了的忧思,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力避事烦只望平顺。“形象工程”害民,“只望平顺”的又谈何造福?至于主观上不思为民“造福”而只顾为己“造福”的,是不在本文讨论之中的。看历史思古人,就是一些口碑较好的官员,或修一庙宇、或建几亭台,再刻几首赞诗、撰几篇颂文的,是否就是真实“造福一方”了?我是持怀疑的态度的。

或许是刁顽之思吧,我是不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望,而只求“为官一任、解决一难”之思的。

此“难”,当然是长期困扰甚至祸害民生的事。就当前而言,像坏境污染、教育公平、就业困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交通拥堵、物价不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各级各界,都说要着力解决,可一任一任、一届一届,任任届届言相似,年年月月问题相同,有的甚至还在不断恶化,叫老百姓都有些失去了信心。关键就是没有实实在在的任期责任制。

当然,这些问题由来也久、存在也广,要一时三刻全面彻底解决也难,但总得逐渐轻缓、慢慢好转,及不如也不能让问题时时如此,甚至不断加深。否则希望何在、公信何在?

不妨这样设想,某员去某地或某部门为官,必选一某地某部门长期存在百姓普遍反应强烈的问题,作出分期解决的规划,定出期限必须达到的目标,公开承诺,签订责任状,后再定期检查评估,凭绩奖惩。比如治污,一年达到什么程度,任期达到什么结果;又比如治堵,一年里需采取那些具体措施,任期必出那些成效等。达到期限目标者,可升可调;没达到期限目标的,就降就换。目标明确,时事明定,责任明晰,奖罚明朗。官员好操作,问题有好转,百姓有盼头,事业才发达,社会方和谐。

“解难”就是“造福”,“造福”就需“解难”。“造福”空泛,人人能讲,“解难”具体,有言就得有行。“为官一任、解决一难”,问题就会越来越少,老百姓得到的福祉就会越来越多。可“解难”、“造福”,就得从具体做起。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