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对联解释

文章 2019-07-19 12:34:25 1个回答   ()人看过

武侯祠中有不少的名家对联,其中又有何意思呢?

武侯祠对联解释

1.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该联是称赞诸葛亮的治蜀的,同时暗批当时四川总督的治蜀过于严厉血腥。

一方面,赵藩人称“小诸葛”,自身也是对诸葛亮颇有称许,赵藩是清季民初的著名人物,属于治政理民为长的干才,同时也是学识渊博文笔犀利的大儒。自身的“诸葛亮情节”使得他对联的本意肯定是对诸葛的赞赏,而不是批评。

另一方,当时四川新任总督岑春煊,残民以逞,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赵藩深表不满,力持不妄杀。赵藩对此颇不以为然,因而以撰联这种特殊的方式,微婉地表达自己的政见。楹联刻好后,他特意张扬,叫人敲锣打鼓送往武侯祠悬挂。次年春,他又特在武侯祠请岑春煊,故意让岑看见这副联语。后来,岑春煊在某些措施上暗中有所改变,不能说与此联无关。

但是,一个作品出来后,就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意思了,许多人也从诸葛亮治蜀的实际出发,认为诸葛并没有做到“攻心”“知兵”等。对诸葛的各种不同看法是本来就有的,并非今天才有批评,如古人为诸葛做的一些辩护中也会提到一些批评(没有批评何来辩护)。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2. 联语的意思说:在处理军、政事务中,能采取高明的攻心战术,以德义服人,那么,怀有贰心、疑虑不安的对立面便会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是单纯凭藉武力,爱好战争。如果不能审时度势,把握事实真相,那么,其政令无论是宽是严,都会因与实际不符而产生失误,后来治理蜀地的人对此应当深深思考。暂时只找到这么多希望对你有用吧!

武侯祠对联

三分天下四川地

六出祁山五丈原 武侯祠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成都:董必武题武侯祠过厅

扇摇战月三分鼎

石黯阴云八阵图 武侯祠

时艰每念出师表

日暮如闻梁父吟 成都:瞿朝宗题武侯祠

文章西汉两司马

经济南阳一卧龙 襄樊:李尔重题古隆中武侯祠

兴亡天定三分局

今古人思五丈原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成都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成都:沈尹默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过厅

诸葛大名垂宇宙

隆中胜迹永清幽 董必武题湖北襄阳武侯祠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律旁通三微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流风于遗象万古清高 灵川武侯祠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成都武侯祠

冈枕南阳依旧田园淡泊

统开西蜀尚留遗像清高 武侯祠

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 成都:武侯祠。三代:夏、商、周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武侯祠

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

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 成都:陈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成都:游俊题武侯祠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

伯仲之间见伊吕

先生有道出羲皇 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

丹心一片安炎鼎

浩气千秋壮属疆 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

当年正气扶元气

万世人心仰赤心 武侯祠 / 当阳关陵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