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文章 2019-07-20 04:35:17 1个回答   ()人看过

古称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受到全国各地普遍的重视。

端午节的故事由来一: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端午节的故事由来二:“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艾”和“粽”的传说故事

说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

这天天刚蒙蒙亮,从村子里走出个二十多岁、手里提着个竹篮的姑娘。姑娘来到山下四处张望,看到悬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连几天,姑娘把这座大山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她想要的东西。到了第六天,姑娘又在山上转了一天,看看天快黑了,她急得一下跌坐在山坡上,放声大哭起来。

正哭着,忽觉面前站立一人,抬头一看,是位五十多岁、面目慈祥的老妇人,看样子不是这里人。只听老妇人温和地问:“孩子,看你浑身都被刮伤,胳膊上还在淌血,你为什么不去包扎一下,孤身一人在这儿伤心呢?”姑娘擦擦泪水说:“大娘,俺是这山下庄里的,名叫爱姐,嫁到婆家不到三年,公公和丈夫都不幸染病丧命,家中只剩下俺和婆母苦熬岁月。谁知半月前,婆母也得了和公公丈夫一样的病,浑身筋骨疼痛难忍,头晕腹胀,茶饭不思……俺就婆母一个亲人了,俺想就算搭上自己的命也要救婆母。俺卖光了家中的鸡、鸭给婆母请医抓药,谁知婆母苦水不知喝了多少,病非但没治好,反而越来越重了。俺请一个游方的老郎中给婆母看病,他对俺说,婆母最多还能撑七八天。俺跪求他一定要救婆母,他说除非到山上找到仙草,才能治好婆母的病。俺问他仙草长什么样,他说他也不知道,也只是听老辈人讲,仙草有种特别的药香,与别的药草不同,一闻就知道了。俺已到这山上找五六天了,也没找到什么仙草。”说完又大哭起来。

老妇人听后,点了点头,用手拍拍爱姐的头说:“好闺女,孝心能感天和地,你明天早来,说不定这里就长出‘仙草’来了。”爱姐半信半疑,谢过老妇人回家了。

第二天,是五月初五,天还没亮,爱姐就来到了山上,睁大眼左瞅右看,忽听身后有人“嗯”了一声,一转身,昨天那位老妇人就站在眼前。爱姐急忙拉着她问:“大娘,今天仙草能出来吗?”“爱姐,你看那是什么!”爱姐顺着老妇人手指的方向一看,山坡上不知何时已长出了一片墨绿的草棵子。此物像菊而无花,高的过人,矮的过尺,粗的有手指粗,细的比谷秆细,密密挨在一起,风一吹过,散发阵阵扑鼻清香。

爱姐几步跑到跟前,两手搂着仙草又亲又哭,一抬手擦干泪,拿过砍刀就要砍割仙草。“慢!”老妇人伸手拦住爱姐说,“你只知采仙草,知道怎么用吗?”爱姐摇摇头。“你将此草采回家后,摘下叶子煮水,先盛一半出来给你婆婆擦洗身子,剩下那一半水你可将五谷杂粮放里面煮饭给你婆婆吃,如她嫌苦,你可采来芦苇叶包上放水里煮给她吃。此草经常用来煮水、洗身、烫脚,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延年益寿。

须记住此草每年只在五月初五这天出现一次,只能采叶杆,不能连根拔,根留着待明年再发。采时须在太阳没出来前采,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此草不是凡间人都能见着的,如采的多了,你可把它晒干留用,药效也是一样的。还有,这里有仙草的事你不能告诉任何人,以防把它挖断了根。这仙草还没名,我看就用你的名,叫艾草吧。天快亮了,你快去采艾草吧,记住人不能贪心,要永保孝心和爱心,我走了。”爱姐一愣神,忽见眼前霞光万道,老妇人已变成观音菩萨驾祥云而去。爱姐慌得跪地连连磕头,拜谢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