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我的一次创意体验作文

文章 2019-07-20 06:53:10 1个回答   ()人看过

作文一:

一说到粽子,人们就会想到那种粘粘糊糊的感觉。有的人喜欢吃甜的粽子,有的人喜欢吃咸的粽子,还有的人喜欢吃碱味的粽子……而我想做的是一个既有创意又特别的粽子。让人吃了,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我想做的是一个五层的塔型粽子。第一层至第四层是圆形的,顶层是圆锥形的。如果只从外形上看,这粽子的外表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如果你品尝一下,就会感到这个粽子每层的味道是不同的。我想第一层用苦的味道来做,第二层用辣的味道来做,第三层用酸的味道来做,第四层用甜的味道来做,第五层用香的味道来做。我想做的这个粽子味道有苦、辣、酸、甜、香,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必须能吃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有收获或回报,最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粽子的五种味道代表了人的五味人生。你觉得这个粽子是不是有点特别呢?

一个五种味道的粽子,我想很多人都会不喜欢,如果你能体验其中的滋味,那么你做什么事情又会被难倒呢?

作文二:

天, 我在妈妈办公室闲着没事干,看见一盒彩色夹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从里面拿出两个夹子,我先把它们其中一个 尾巴翻过来,再并起来;另一个夹子尾巴打开,头上的大嘴巴咬住第一个夹子的尾巴,这样,一只“长颈鹿”就做好了。接着一只、两只、三只……我把不同颜色的夹子配在一起,比如,红加蓝,黄加绿,又做了许多“长颈鹿”,数数看,一共有20只!我把它们排成两排,真长呀!就像两队长颈鹿小朋友去春游!

后来,我又拆开一些“长颈鹿”做了“麻辣烫”、“鸭腿”、“A”字母,并且进行了分类整理,还用数学办法做了一张统计表呢!

今天我玩得真开心,原来,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打败无聊!

作文三:

今天,我自己创意的手工画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我的制作材料有从姥姥家捎来的玉米子儿,有我吃剩下的半个橡果壳儿,还有我平常练字用的白色卡纸及胶带和剪刀。

收集好材料后,我就先将长方形白色卡纸上边的两个角后折,折成小姑娘的脸蛋。

紧接着我又拿两个玉米子儿做小姑娘的眼睛,然后我又拿七个玉米子儿摆成彩虹一样的形状,做小姑娘的嘴巴,最后我用吃剩的半个橡果壳做小姑娘的翘鼻子,对了,我的每一步都是用透明胶带粘牢的,我差点都忘了说。

弄好这一切后,我就用剪刀把另一张卡纸剪成两半,一半剪一些大老虎牙齿一样的形状,用做小姑娘额前的头发。一半剪成小姑娘的辫子,放在头侧边,看似一个歪小辫。剩下的纸也不能让闲着,我再剪一个蝴蝶结戴在小姑娘头上。和上面的一样,我每步也都是用胶带给粘牢的。现在我的手工小姑娘做好了,看着有模有样的,怎么看怎么逗人。

作文四:

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本来是两件文具。后来,有人想,能不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呢?便把橡皮镶在了铅笔的一头,于是产生了“橡皮铅笔”这样一种新的文具。

“橡皮头铅笔”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创意”来的。如今,人们对“创意”的知识越来越深刻,“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名词相继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的确,创意是能量无限的思想活力,是永不熄灭的创造之火,它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作文

有这样一位小学生,名叫王宏扬,她发明了一种“会说话的盲道”一天,她走在马路的“盲道”上,看到地砖上一条条凸出的条纹,心想,这些条纹能提示盲人行走的方向,却不能告诉他们更多的信息。又有一天,她发现,盲校学生通过用手在盲文课文上摸来获得知识。于是,她就琢磨,如果把盲文铸在盲道的地砖上,那么盲道不就会“说话”了吗?如果能这样做,在医院、银行、超市、路口等地方,分别铺上相应的盲文盲道,让盲人能根据脚底的指示,方便准确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避免了找人问路的不便,这不是很好吗?王宏扬专门到盲校做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盲人就能轻松识别盲道上的盲文。她希望这和盲道砖能早日铺上盲道,给盲人带来更多的方便。

还有这样一位小学生,名叫张榆,她发明了一种“声控闪光游泳衣”。一天,她家附近发生了一起小孩溺水事件。她亲眼目睹救援人员因不能及时找到溺水者,而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孩子死亡。她立刻想到,如果当时游泳衣能发出信号就好了。于是,她经过上百次实验、修改,把蜂鸣片、IC集成块、9013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纽扣电池组成声控电路,经过防水处理后,固定在游泳衣上,最终发明了“声控闪光游泳衣”。当人溺水后,只要在水中发出声音,声波通过水传递给“声控闪光游泳衣”,游泳衣就会立即闪烁发光,提示救援者展开施救行动。 作文

还有两名小学生,黄健健和周恩琪,他们发明了“高楼逃生楼梯”。他们看到美国“9.11”事件中那么多人因逃离拥挤而丧命,就想,如果能像儿童滑梯那样,在楼梯内侧同排建造一条专用滑道该多好呀,一旦发生火灾或恐怖事件,人们就能及时从滑梯逃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就这样,一种“高楼逃生楼梯”发明出来了。

看,这些发明都是由“创意思维”引发的。“创意思维”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创造活力,有了这种活力,就能使我们充满创造智慧,不断地进行发明创造。让我们用“创意思维”这把金钥匙,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