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月英和王介成的故事

文章 2019-07-20 15:54:38 1个回答   ()人看过

读到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合上了书本不忍心再读了。

谢月英真的走了,王介成的不祥预感竟成了真。我却升起了不住的惋惜来。他们确实是可以称得上是有情人的,准备要厮守终生的。读到俩人相爱时是多么的兴奋,替王谢二人感到高兴。尤其读到二人私奔出走时更是为二人的气节折服。曾经的那一段浪漫的生活也曾令我向往,携着爱人的手,漫步于湖光山色之中是怎样的浪漫呢。二人窃窃私语的交心话也曾令人羡慕。可谢月英究竟还是走了,带走了可以叫王介成想起她的物件,留住的却是王介成怎么也忘不掉的思绪。

一个悲婉凄情的故事给人留下太多的畅往,一时间到替主人公惋惜起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事情岂又仅有这一处呢?可是在王谢二人的感情世界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王谢二人的冲动和王的占有欲是导致情感迷失的原因。

在西门的大观亭上安排了他们第一次的邂逅,由此拉开了本故事的序幕。从西关亭出来王介成便有意无意的跟随。王介成天天去看谢月英的演出,热烈的期望谢月英可以看他一眼。通过了小白脸陈君的引荐王介成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谢月英,谢月英醉了他的心。在王的眼里谢的一举一动都能撩他的心魄,谢每看他一眼,他的脸必会红。写到这里便感觉到若是他两真的在一起才好呢,也为他两祝福起来。王陪着谢外出给姥姥买药的那一次,王明白的感觉到谢月英对自己的感觉也并不坏,这就为二人可以走到一起埋了一个伏笔。两人的一起出去游玩又为二人的关系减少了一丝悬念。而圣保罗医院那深情的一吻,却将这件事情尘埃落定。

美丽的爱情,作为读者的我也为他们深深的祝福。可是这美好的爱情在一开始就看出他们分离的苗头。二人决定私奔,无疑,这种气节在旧时是令人折服的。谢月英反抗陈连奎父女的压迫选择与王介成双宿双飞。可是飞的是那样的缺少准备。今后的生计怎么办,这种日夜欢娱的生活能否扭得过现实的生活,他们的目的地在哪里。他们真正了解对方的脾气和秉性吗。谢月英喜欢沉溺在富足新奇的生活里,虽然她曾对王介成说要找工作维持生计,可是一回到南京他们便将此时忘到脑后去了,她分明还只是个孩子。王介成却是日夜担心自己的心肝会从身边消失,以至后来竟害的一场心病,日日监视起自己的夫人。由此看来即使后来谢月英不出走,时间一长也肯定会生出许多矛盾的。

日日夜夜的男欢女爱,开始还有些新奇,时间一长便生出了厌倦来,缺少了那如痴如狂的激情。王介成便更加会失去谢月英。郁达夫在小说的开头即说过王介成患有脑病并有圣经衰弱症,至此他又生出了疑心病来。他太怕失去谢月英了,他把爱错误的理解为单方面的占有。从上海回到南京,谢月英打扮的越是花俏,他越是担心,担心他会失去谢月英。他甚至于开始嫉妒起谢月英,他又愤恨街道上偷窥他夫人的男子。

这种强烈的占有欲开始既有。在上海时这种欲望就着实的表现了一把,王介成风风火火满头大汗的跑到小月红家找自己的夫人。郁达夫先生将网结成的心境描写的如临深渊一般,不免叫人生出几分同情。他的脑病强烈的占有欲将他引上了感情的不归路。梦魇夜夜向他袭来,他夜夜不能顺利的睡去。看着自己的夫人只想那夜夜的欢娱,只有拥抱着自己的夫人才勉强的睡去。

爱情美好,热烈,令人憧憬,也有一份自私。也就是说对于爱情占有欲是在平常不过,这种占有欲只能是排他的,可王介成却发展成一种病态,甚至有些变态,是对人的一种不信任不尊重了。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一幅幅的性爱场景,他的行为也愈加的疯狂,每日都强烈的要求。他的身体日渐病态。终于,谢月英不忍心王介成因为自己而废掉,拿了自己的东西走了。

谢月英走了,成为了二人感情世界的悲剧。我们承认王介成却是深爱着谢月英,谢月英也却是希望与王介成终生厮守。可是现实的生活,二人的性格差异,和那王介成万恶的占有欲使得这场离别上演。爱,建立在平等之上,是一种共同构建精神家园的动力,它绝不是强烈的甚至病态的单方面占有,更不只是像王介成那样的性欲。

谢月英的出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