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的读后感范文

文章 2019-07-20 19:45:25 1个回答   ()人看过

白蛇的读后感篇一:观《白蛇传》有感

看完了白蛇传,留下无尽的震撼,情感天地,而天地无情。情满人间,而世人迷惑,最终爱情的真谛被葬在了雷锋塔。爱情结局又该如何? 雷锋塔究竟困住了白娘子,还是困住了我们?那些向往着纯美爱情的痴人。痴人的爱情也怕辜负,我们终究不是许仙,碰不到那白娘子。徒留伤感罢了。

有人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少了人世间的那一份期待,也就少了生命中的那样一份美丽。

你救我一命,我还你一生!只是一生不够长,不够对你的爱。也不够远,始终在心里缭绕。不要你还,只要你爱,此生余愿足矣。就是这样的一份爱情。

在我20年的生命里就看过2场京剧,一场是讲忠义的《截江救斗》,另一场就是讲述爱情的《白蛇传》,我知道这是一幕悲剧,我同时也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对于这样一份日渐凋零艺术,即使我不能亲自去传承,也应该进我说能的去支持、去眷顾、去保护。而不是漠视它的存在,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我认认真真地欣赏着这最美的艺术,内心的激动难以抑制,不停地跟着观众叫好。那一刻,我知道那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呐喊,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喜欢。喜欢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喜欢那唯美的爱情故事,喜欢那天籁之音,喜欢那漂亮的衣裳,那恍如仙境的舞台? 我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白素贞,千年的蛇妖,有最简单的目的,修炼成仙,那时,成仙是每个妖的“正果”。只是,在半步多碰见了许仙,那个男人让她明白了爱。她开始蜕变,不懂爱的白蛇,为爱放弃千年道行,为爱反那满天的神佛却势如破竹。为爱甘愿走进雷峰塔。那一刻,是神赢了,还是妖胜了?最终,是爱穿越了生死,穿透了法术,穿透了那高高在上的佛,爱之永恒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妖的大道不是成仙,而是沉爱。“你救了我一命,我还你一生!”此时,白素贞已不是妖。雷峰塔见证了惊天动地的爱恋。

许仙,一个书生。无意闯入半步多,那刻,命运因一个女子彻底的改变,因为他爱上了那个女子,绝美的容颜,姣好的个性,她的一切,都使他目光流连。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魔道三日,危险却难忘,难忘那个白衣女子为他断仙剑,失仙丹。那刻心遗落了...铁树开花,本就是强求,只是,他为了心中的白衣女子,铁树也不得不开花,爱打败了一切,玉佛珠穿心又怎样?无情阵的槌子让他失去记忆,而心却没有遗失,断桥的相遇,西湖的游离早已注定,这辈子,她是他的娘子,他是她的相公。痴情就是痴人的爱情,因为爱情,书生成了斗士,为了娘子,成了世间最勇敢的男人。最纯粹的爱,在雷峰塔得到的升华。因为雷峰百步,非出家人不得靠近。所以,出家吧,为了心爱的娘子,扫一辈子的塔也是快乐的。 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分离,有喜有悲,有笑有泪。可是人妖相恋注定那是一个悲剧。最终也未能走出世俗的羁绊。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意义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是啊!他确实毁了一段爱情,可恰恰是这悲剧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故事发生在江南,那样一个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燕舞虫鸣的所在,只是因为那样一个悲剧,也多了一份山高水远的遗憾,多了一份好梦清泪的凄凉,多了一份江南的水乡柔情。当一个坚毅的灵魂写进历史,那一夜变成为了厚重的思念,

人妖相恋是不被允许的,人神共怒。可是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文化苦旅·西湖梦》)然而,做人不易,天地不容,她也注定做不了人。白素贞来到人间首先是为了报恩,但是当她品尝到做人的滋味之后,就再也难以割舍那段情缘,那种人性的快乐,于是她死死抓住了许仙作为她的恋眷。在命运面前,她具有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斗志。所以无数的痴男怨女从那里得到了勇气,勇敢的追求爱情、追求幸福。

尽管如此,我还是更喜欢喜剧,那种轻松、明快的节奏,那种幽默、喜庆的氛围,让人身心愉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游湖》那一段。其主要表现了白素贞姐妹二人初下峨嵋、来到杭州城并与许仙巧遇的情景,气氛活泼、轻松,充满了喜剧色彩,在舞台艺术呈现上体现了戏曲独特的“写意”美学表现手法,也就是“程式化”的歌舞意象创造。而在思想内容上则表达了二女初临人间、欣喜万分的心情以及白许二人一见钟情的少年情怀,如诗的天地姻缘。

毫无疑问,《白蛇传》是戏曲界的一朵艺术奇葩,可是太多的人不愿给它一次机会,或者说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品味它的魅力,去欣赏这一段传奇,这不知道是艺术的悲哀呢,还是人类自己的悲剧。就像余秋雨先生的感慨一般:我欠《白蛇传》一份情,就是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次,但是终究还是要看一回的。那么,我们太多的中国人是不是都欠中国京剧艺术的一份情呢?至于什么时候还上,想不想还,我不知道。只是看到中国人对待京剧的态度,我突然觉得很伤心,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的话,我们都将是罪人!

在这样一个物质夹裹着欲望的粗俗的年代里,对物质的渴求早已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精神世界的贫乏让人们失去自我。急功近利、冲动浮躁、物欲横流。我们经常会反问自己,我们过得幸福吗?我们收获了很多,可是我们的内心从来是空虚的!

我们似乎越来越学会了淡忘,忘记了民族的文化,忘记了我们的根,以至于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荡,却忘记了回家的路。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前面的路该如何去走,是否应该对我们的民俗文化多一份眷顾,多一份优柔。这样,也许我们会更加幸福!

白蛇的读后感篇二:观《白蛇传说》有感

只是觉得好久没看电影了,就拉了一个同学一起跑到电影院里去。几部上映的电影都不了解,鉴于晚上寝室门禁时间,就选了《白蛇传说》,想着不好看就当体验电影院的气氛吧。

将近两个小时的观看,我发现,选择这部电影是正确的。

影片最主要的特效运用有两种,一个是打造仙境一般的背景,一个是强化武戏的破坏效果。在这两点上,《白蛇传说》都走在了当今华语片的最前列。

电影在大部分时间所展现的内容,始终跃动着现代的元素。人物在对话时相对随意便脱口而出的现代词汇,让大家觉得亲切,或者说,是一种熟悉感吧。很多传统港产片里照样会有这种“乱入”,但那往往是在做反差和意外。影片里几个角色在处理爱与恨时的轻率,处理矛盾时的乖张,都充满了毫无自省感的张扬与恣意。这正是少年人充满无比活力,注意力只放在自身欲望上的最好写照。

让人欣喜的是,本次的改编并没有盲目地追求颠覆、创新。如果仅仅从核心故事和核心矛盾上来看,《白蛇传说》的所有核心都和我们熟知的白蛇故事严丝合缝。改编的重点放在了细节上、角色性格上、以及新引进的角色及角色关系上。故事流程上的保留,让观众看片子感觉非常顺畅,没有什么磕磕绊绊的不解之处。而细节上玩出的新花样,又屡屡让观众体会到了有趣、好玩、新鲜。这种心态比较踏实,绝不好高骛远的改编,令传统的传说故事,不仅保留了传说的厚重感、传奇性,还增添了现代元素,大幅度提升了娱乐性。

《白蛇传说》,这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传说,带给我们同样些许感动。许仙与白蛇的缠绵爱情,青蛇与能忍的怦然心动,妖与人的纠缠.....

最触动我的是许仙把匕首插到白蛇身上时,白蛇眼中的惊讶,心痛与绝望和许仙不知情的表情,不用言语,一个眼神已经向观众传达了所有的伤与痛。

《白蛇传说》,让我们重温那古老凄美的爱。。。

 

白蛇的读后感篇三:[PK赛]关于读后感的作文:坚持就是胜利——读《白蛇传》有感

坚持就是胜利——读《白蛇传有感坚持,是一种胜利;坚持,是一种美德;坚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坚持,是迈向成功的基石,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题记

今年是蛇年,我把有关“蛇”的书都看完了。其中,《民间故事——白蛇传》这本书令我深深入迷,白蛇的所作所为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本书主要讲白蛇白素贞,为了救许仙,勇敢地与法海作斗争,默默地付出了自己修炼千年的法力(成仙的机会),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置之度外。就是因为坚持,白素贞不顾一切成功救出了许仙;就是因为坚持,白素贞勇敢地选择了变成凡人。就是因为坚持,白素贞无怨无悔地被镇在雷锋塔里??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

与它们相比,我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懦弱。比如:以前我在练习奥数题时,总是像在挑柿子似的,专挑“软”的吃。看到简单的题目就练,看到复杂的题目就跳过。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想不出来的难题,就二话不说直接换下一题??因此,我的奥数成绩始终不够理想。

自从看了《民间故事——白蛇传》这本书以后,我深深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现在,我对练习奥数题的“态度”可就翻天覆地的变化。遇到简单的题目,我就绕道而行;遇到复杂的题目,我就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自己先“钻牛角尖”反复思考,再思考,如果真的想不出来,就“三顾茅庐”请教别人,直到把答案理解才善罢甘休。

坚持,使我现在奥数水平提高了许多,使我对奥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我初尝成功的果实——学校举行的奥数竞赛,我获得三等奖。看了《民间故事——白蛇传》这本书,让我领悟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我们应该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让坚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点评:小作者开篇点题,由观而感,由感而发。联系自己,激发斗志,感情情真意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