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跃的励志成长故事

文章 2019-06-30 18:25:07 1个回答   ()人看过

林跃,1991年7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中国跳水男运动员。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林跃的励志成长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当日,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组合/一路领先,以496.98分的高分夺冠。

林跃/陈艾森早在2013年便开始搭档,参加跳水系列赛,但是直到2015年才正式参加世界大赛。2015年喀山国际泳联世锦赛,两人以近乎完美的发挥获得该项目金牌。2016年跳水世界杯男子双人十米台决赛中,林跃/陈艾森又拿到4个满分10分,以总成绩456.00分夺得冠军。两人还在前三站奥运选拨赛夺冠。里约奥运夺冠,林跃和陈艾森实现了该项目的大满贯,中国队也完成了奥运会男双十米台四连冠。

赛后,陈艾森说:“我感觉很轻松,很兴奋,没什么压力。2004年我刚开始练跳水,那时电视上看田亮哥拿金牌,好羡慕,偷偷想我会不会也能在奥运会上夺冠,现在一切变成现实,很开心。”

林跃则表示,这么多年的坚持确实不容易,他经历最难的阶段是200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那时开始长身体,要控制饮食,一天一顿饭,很痛苦,“想过要放弃,但是我们的团队一直给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好在我坚持下来了,现在感觉很棒。”

林跃,1991年7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96年3月,年仅5岁的林跃进入潮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成为体操小运动员。由于他天赋高,潜质好,一年后代表湘桥区参加潮州市运动会体操比赛,就获得了两枚金牌。1998年徐益明在广州组建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他便是其中的第一批学员。2001年,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停办,林跃的家长毅然选择送他到清华跳水队自费培训。2005年初,为了参加当年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林跃离开清华跳水队加盟北京跳水队,他从此成为了一名北京注册运动员。

10年前,有一个组合叫“月亮组合”,林跃和火亮携手,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10年后,林跃带着年轻的陈艾森,以一块完美的奥运金牌成为中国跳水史上第二个夺得双冠的男子选手。

“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夺得冠军),整个人似乎还在比赛中,不敢相信,自己为这一刻奋斗了太久。”林跃说。上一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还是8年前的事。

8月8日的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台比赛,林跃和陈艾森一路领先,但是在做207B(向后翻腾三周半屈体)时,林跃出现失误,不过他及时调整,展现了一名老将的风采。“跳完207B后,没有太多的心理波动,因为跳了太久,也成功、失败过很多次,这种感觉已经习惯了。为里约奥运会准备了很久,这个过程十分煎熬。”林跃坦言。果然,第五跳,陈艾森和林跃选择了向前翻腾四周半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7,两人的表现只能用“完美”来形容,得分达到了106.56分。

跳台项目基本都是年轻人的舞台,10米的高度,需要身材瘦小才能做到没有水花,所以跳台项目选手往往早早成名,却倒在发育这道坎上,能像林跃这样一直坚持到今天的跳台选手,在中国队可谓凤毛麟角。

其实林跃原本在2005年就有机会参加世锦赛,但是由于搭档受伤,他错过了蒙特利尔世锦赛。自2006年开始,林跃和火亮开始配双人,北京奥运会,林跃和火亮4个自选动作难度系数为13.8,最后一轮他们选择了当天比赛中难度最大的难度系数3.8的5255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得到了88.92分,并以468.18分的总分获得了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

北京奥运会之后,林跃也经历了生长发育期,成绩徘徊不前,甚至一度退出了国家队主力阵容。其实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林跃就已经开始发育,而北京奥运会后的3年,除了身体发育,他还经历了腰伤和腹肌伤病的困扰。后来林跃转投田亮恩师张挺的门下,两人配合仅两个月,林跃便在全国冠军赛上夺魁。通过5站选拔赛、3站积分赛,还有综合评定及训练中的表现,最终林跃艰难地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台的入场券,结果决赛第四轮跳动作难度系数为3.7的109C时,他出现严重失误,仅获得第六名。林跃说:“那时候可能有些自负,之前训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多,没有将自负和自信分清楚。”

里约奥运周期,林跃和陈艾森走到了一起,陈艾森身材修长,被认为和田亮风格类似。对于陈艾森,林跃会尽量去帮助,而陈艾森也愿意多向林跃请教。两人配合非常默契,很快在世界杯、世锦赛连连夺冠,拿到了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

“太爽了!真的太爽了!小时候的梦想突然间实现了,感觉很美妙!”拿到金牌后,陈艾森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这种感觉还是很新鲜,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林跃说。

今晚,林跃可以睡个好觉,慢慢品味第二个奥运冠军的滋味。而对于陈艾森来说,后面还有单人比赛,他还需要静下心来,迎接挑战。

【人物评价】

林跃的特点在于难度高,但是发挥稳定性上不理想。林跃在做向后的动作时感觉特别好,他的空中动作非常飘逸。由于身材娇小、体重轻,因此他的动作比较轻巧,利于入水的控制,压水花技术秉承了中国跳水队一贯的优势。动作难度在双人项目上首屈一指,在同步性上也非常出色。(腾讯、凤凰网、搜狐评论)

林跃比较少年老成,个性比较沉稳,在训练中的悟性比较好。自觉性也很好,对自己有很多要求。但是林跃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这也是他在国际大赛中屡次与金牌擦肩而过的原因。(教练钟少珍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