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矛盾性探究论文

文章 2019-07-20 20:45:08 1个回答   ()人看过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实用型、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给艺术设计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能量,为社会输入了大批“能用”之才,体现出了实践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但繁荣的背后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年轻化,专业定位不清,高校缺乏大师级的人物,实践不能落到实处等,严重阻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这就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将肩负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

基地建设不能流于形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特色,寻找合作伙伴,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基地建设必须遵守的操作环节。

基地建设是艺术设计教育适应市场和社会的一大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一种体现,理论需要实践的检验,而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建设恰好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了,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近年来,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在寻求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工作室导师制一对一的互动教学

在学校建立工作室,由教师组建或者由教师前头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建设各类设计工作室,在目前的国内外高校中已经比较普遍,而且个别高校建设的非常成功,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相关设计工作室,大都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与,设立导师制,采用一对一的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型工作室的建立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用途。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到工作室学习实践,导师是最熟悉的,拉近了距离感。采用小班式实行一对一的互动教学,导师通过各种技术、工具以及智力刺激等方法鼓励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潜力和激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开阔环境实践空间。

关于工作室制,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包豪斯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包豪斯学院在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 “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可行性尝试和必然。

现时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大力推广工作室制,并且鼓励有经验、有资历的教师积极参与进来,让工作室教学占据重要位置。工作室实践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问题,而不是设计的创意问题。

“假期课堂”真正实现教育与基地的结合

“假期课堂”应该说是当今艺术教育发展新探索和一种趋势,我系目前也在推广此项教学实践模式,如暑期实践和假期实践等,假期课堂实践模式的实施必将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学生通过假期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锻炼、实践学习都是对自身专业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共建的实践基地而言,假期学生可以集中时间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可以系统的学习实践知识,充分体现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假期在实践教学基地系统而全面实践和学习,学生可以进行跨专业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以及对前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调整学习认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参照国内外高校在学期安排上的一些做法,将部分教学活动安排在假期完成,实行“假期课堂”,设计离不开社会和实践,离开了社会不能为社会服务的设计是艺术品。

现代的设计艺术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分为课堂讲授与艺术表现教学、实践与体验教学、技术与能力培养教学三个部分,而实践与体验教学、技术与能力培养教学这两个部分应得到突出与加强。现时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向和目标应该是狠抓实践型教育和创新型教育,而假期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恰恰可以满足该教学改革。

设计艺术教育与相关行业、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设计产品要直接经受市场的检验,得到客户的接受及消费者的认同。因而,在设计艺术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的知识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尽早认识设计与市场的关系。所以,设计艺术所涵盖的不同专业领域既有共性又有特色,从培养设计师的角度来检验我们的专业设置,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容,艺术与科技在实践环节中更要注重。假期课堂的设立,有效地将传统意义的讲授、辅导的课堂,由平面的教学形式立体化,将打破以艺术表现的单一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实训的环节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