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记作文

文章 2019-07-20 20:57:04 1个回答   ()人看过

辛卯年,已然炎夏,期信已至,拆之孰视。心甚慌。

居无何,友从外来,与坐谈,问之:“何愁?”吾叹曰:“未中,差矣。”友惊呼:“何哉!勿愁。明日相与入山。”吾大喜,曰:“善。”

旦日,与友缘溪而行,却忽逢一竹林。至于竹林,遮天蔽日,中无杂树。行至深处,以不得入,再视之,内有一路,可谓“竹屏”。遂伐竹取道。缘道而行,夹道溪水,哗哗作响。乃寻水源,竹尽水源,便得一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现一屋舍。上前窥之,屋内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翁闻窗外有人,遂出,问曰:“君何处而来,又往何处而去?”友曰:“余二人步行于此,见此山气势磅礴,恢弘之势,感概万分,遂往与此,敢问此山何名?”翁大笑曰:“难得而寻,尔等非常人之。此山自命小南山,君若再行百步,便可得一亭。”拜别。行百步,峰回路转,终登顶,有一亭。名曰:“桃源亭”。上有一联:“水流花放,路转峰回”。

稍作歇息,淫雨霏霏。阴风怒号,入亭避之。虽时至中午,炎阳隐曜,山岳潜行。二时过后,雨停,观山下,蔚然而深秀者,南山也,

薄暮冥冥,寻道而归。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至家。已然星夜。与友作别。挥毫而作:“清山绿水依旧在,人去楼空花不开。夕阳近似无限好,桃源花丛伊人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