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00字右左

文章 2019-07-20 21:05:23 1个回答   ()人看过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关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你了解哪些?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00字右左:三顾茅庐

汉末,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刘备(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听说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很有学识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他们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00字右左: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00字右左: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

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

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

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

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

刮目相看——吕蒙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

一鼓作气—— 曹刿

投笔从戎—— 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 匡衡

指鹿为马—— 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 岳飞

闻鸡起舞—— 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胯下之辱——韩信

煮豆燃萁——曹植

【草莽英雄】: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怀刺不适】:刺:名贴,名片;怀刺:怀藏名片。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但却无处可投。指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

【怀刺漫灭】:刺:名贴,名片;怀刺:怀藏名片。怀中准备好名片想去求见贤人,但却无处可投。指很想结识名人,但却找不到拜谒的理想对象。

【龙虎榜】:榜:揭示的名单。指一个时期内的知名人士同登一榜。

【买王得羊】:①指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

【名流巨子】: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名士夙儒】:名士:有名的人;夙儒:有学问的人。知名人士和老学者。

【蒲扇价增】: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显赫人物】:名人,有权势的人物。

【摇摇华胄】:胄:后代人。指距今年代久远的名人的后矞。

【遥遥华胄】:指名人的远裔。嘲人自夸出于名门。

【有眼如盲】: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