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谁制造了"天价"鸡蛋

文章 2019-07-20 21:11:33 1个回答   ()人看过

夜读清史笔记,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清朝数位皇帝,都曾被一个与鸡蛋有关的问题弄得云里雾里。更为吊诡的是,所有的大臣回答皇帝这个问题时,都讳莫如深,没有一个人敢说真话。

据《清稗类钞》记载,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当是第一个提及这个鸡蛋问题。有次他召见大学士汪由敦时,很是关切地问起了汪由敦的早餐情况:“你每天很早就要赶早朝,早上都吃些什么呢?”汪由敦听后心头一暖,赶紧答道:“我家里很是贫穷,早餐就只吃4个鸡蛋。”乾隆听后大惊道:“一枚鸡蛋要10两银子,4枚鸡蛋就是40两银子。朕虽贵为天子,也不敢如此奢侈,你怎么还说自己家里很贫穷呢?”汪由敦心里暗暗叫苦,这才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他急中生计,赶紧诡辩道:“我们在皇宫外面买的鸡蛋,都是破了的坏蛋,每枚只要数文钱。”

道光皇帝也问过鸡蛋问题,他问的是军机大臣曹文正,问话比乾隆直接得多:“你家平常吃鸡蛋的花费,每月大约要多少钱?”一生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文正鬼精得很,他一句谎言,一劳永逸地堵住了皇帝的嘴:“我从小患有气病,不能吃鸡蛋,所以从来就没买过鸡蛋吃。”

还有一位皇帝问过鸡蛋问题,此人是光绪,李伯元在《南亭笔记》里提到了。光绪似乎很爱吃鸡蛋,每天要吃四枚。因为一直听说鸡蛋十分珍贵,所以光绪皇帝有次特意拿出一枚鸡蛋,在自己的老师翁同龢面前显摆:“这种贵物,老师您可曾吃过?”翁同龢当然不会像曹文正那样撒谎,但也不敢说真话:“这种贵东西,我只在遇到祭祀典礼这样重大的日子时,才偶尔吃一枚,平常根本就吃不起。”

为何一枚小小的鸡蛋,却逼得这些大臣不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原来这些大臣都明白,一枚鸡蛋原本就几个铜钱,却在皇帝那里变成了十两银子,这全仗着内务府的“功劳”。作为皇家的后勤总管,内务府把持着皇宫膳食、采购、财务、工程等所有的业务。宫廷里一切物品的价格,都是内务府说了算。

也正因为如此,当皇帝将“天价”鸡蛋问题摆出来时,没有一个大臣敢捅破这层纸。并非大臣们没有砸破一枚薄脆鸡蛋的勇气,而是没有砸破鸡蛋背后利益集团的力量。一旦有人想砸“天价”鸡蛋,十有八九在砸到鸡蛋之前,自己的脑袋早就被利益集团砸成了破鸡蛋。

这并非危言耸听,李伯元在《南亭笔记》里就说了这样一件事。光绪年间,内务府采购了一批皮箱,每个报价60两银子。时任军机大臣阎敬铭就向慈禧太后举报:“市场上皮箱不过6两一个,内务府却将价格提高了10倍。这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却不以为然,觉得皮箱不可能像阎敬铭说的那么便宜。阎敬铭见慈禧不相信,急了,就跟慈禧说他到外面买一个来。慈禧答应了,并以半个月为限。当天一退朝,阎敬铭就去市场上买皮箱,却发现所有的皮箱店都关门了。找来一个人一问,原来内务府抢在他来之前,就派人跟所有的皮箱店打了招呼,要求他们半个月内不准开张交易,否则就将皮箱店砸成“齑粉”。被内务府这么一恐吓,哪还有敢开张的?阎敬铭气极了,他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策略,派人去天津买只皮箱回来。但半个月过去了,皮箱仍没买回来。阎敬铭这才发现,他派去天津买皮箱的家丁被内务府买通了,拿了内务府送的一千银子,早已逃之夭夭。

但再一仔细琢磨,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倘若“天价”鸡蛋真的只是内务府一方面造成,那么总有一天,它会被像阎敬铭这样的直臣捅出来;倘若又遇以“明君”,那么这只“天价”鸡蛋被捅破的概率就非常大。现在,关键问题来了:万一“天价”鸡蛋被捅破了,皇帝会怎么处置内务府?罚款和刑治,最多是治治标,治不了本。因为罚了张三,关了李四,王五来操纵内务府时,同样会弄出“天价”的东西来,到时也许只是将鸡蛋变成了鸭蛋罢了。如此看来,治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完全撤销内务府。

内务府能够被撤销吗?它一旦撤销了,皇帝的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办?皇帝的舒适安逸得不到保障怎么办?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时,皇帝会因为一枚“天价”鸡蛋而革掉内务府,从而完全颠覆自己的生活,毁掉保障自己安逸的个人集权专制制度吗?

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让皇帝弄不明白的“天价”鸡蛋问题,正是皇帝自己造成的。倘若进一步将“天价”鸡蛋问题放到现实生活里,我们也许会明白更多无法说出口的道理。譬如看病难问题,譬如上学难问题,譬如一些无法深入的改革。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