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致家长一封信

文章 2019-07-21 03:42:09 1个回答   ()人看过

各位家长: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手足口病通常不严重,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症状,皮疹不像蚊虫叮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通常在7-10 天内痊愈。少数患者如延误治疗,病情进展快,可出现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因此,做好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疾控专家建议家长们要积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一、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给(学生)儿童洗手,不要让他们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二、注意教室、家庭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教室、寝室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三、学生(儿童)使用的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和床上用品、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游乐设施可用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按要求进行消毒。

四、不宜带学生(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玩耍,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诊性的学生(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五、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诊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学生(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学生(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

六、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七、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八、加强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

九、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谢谢各位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