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观后感:感觉更懂女生心思

文章 2019-07-21 07:02:32 1个回答   ()人看过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华语青春文学鼻祖级作家安妮宝贝的成名作。讲述了“安生”(周冬雨饰)和“七月”(马思纯饰)两个女生自13岁相识开始,羁绊十几年的成长故事

《七月与安生》电影公映以来,成功收获大批“自来水”,其中不乏黄渤、黄晓明、高圆圆等几十位明星大腕的发声力挺。先后获得“年度惊喜”、“2016最懂女生电影”、“IP改编新范本”、“中秋档口碑第一”等超高赞誉。

此外,明显女性卖相的电影自公映以来,意外缴获了不少“男朋友粉”的心,这些多半陪女朋友来看电影的男性观众看后纷纷表示“震撼”,“少女心爆棚”,“感觉更懂女生心思,也更爱女朋友了”。

排位逆袭成第三,周票房有望冲亿,来自猫眼数据统计,电影《七月与安生》在排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截至昨日(9月18日)票房累计6386万,5天票房整体呈现逆增之势。与此同时,该片在豆瓣上评分从6.7分升至7.7分,口碑不俗。

今年中秋小长假,第三天大盘环比下跌三成,3天累计票房5.12亿,较去年两天中秋假期产出的6.05亿下跌15.4%;纵观整个电影市场,国庆档之前尚无可以横扫市场的好莱坞大片抢夺票房,依照如今爆棚的口碑和日票房的逆增之势,《七月与安生》票房首周有望冲亿。

文艺又商业 艺术追求和娱乐享受双料加持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华语青春文学鼻祖级作家安妮宝贝的成名作。讲述了“安生”(周冬雨饰)和“七月”(马思纯饰)两个女生自13岁相识开始,羁绊十几年的成长故事。

原著安妮宝贝看片后难掩激动,表示“电影做了一些改动,但总体基调上与原著是保持一致的,即表达人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觉知、挣扎与探寻,而非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我的书其实挺难改编成电影,没想到你们拍得那么好!”

安妮宝贝的作品之所以不易改编翻拍成电影,除了因为陈可辛采访中表示的“原著只有短短的21页,需要添补大量的内容来让人物更丰满、故事更圆满”,更在于书中的整体调性更偏“文艺范”,是否可以巧妙的将文艺性和商业性结合,成了电影《七月与安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事实证明,电影在商业性的娱乐享受层面上,尽可能的保持了原著的气质,并潜移默化的渗入艺术追求。不少观众观影后表示身心获得满足,“电影《七月与安生》与以往那种纯粹的商业化青春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既有商业片的娱乐精神,又不乏艺术电影的品质追求。一部好的片子,就应该是这二者的完美融合。”

口碑爆棚 七月安生姐妹花狂吸“男朋友粉”,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部典型女生卖相的电影自路演开始以来,几乎场场都激发不少男性观众的“少女心”,狂吸“男朋友粉”。

每个主创映后交流会上,越来越的男观众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不少人表示,本来以为是小女生看的电影,自己权当陪女朋友来看电影,但没想到自己看完也很感动,“其实每个男生的心里也住着一个七月一个安生。

看上去过着父母希望的安定的生活,其实内心也有希望出去闯世界的躁动。”有男观众还表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女朋友喜欢、自己也喜欢的电影。“感觉很震撼!作为一个男生感觉自己竟然少女心爆棚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更懂女生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忍不住想要好好珍惜身边的她。”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