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野兽2017影评

文章 2019-07-21 07:23:07 1个回答   ()人看过

1991年,童话故事《美女与野兽》以动画形式登上大银幕,成为史上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动画片。时隔26年,由迪士尼翻拍的真人版电影《美女与野兽》17日全国上映,又一举拿下单日票房冠军,3天票房直冲3亿元。

美女与野兽2017影评一

迪士尼真人版电影《美女与野兽》自项目公布以来就充满话题性,首当其冲的便是女主角爱玛·沃森,近来专注女权事业的她无疑让贝儿公主的先锋色彩更为浓重。不同的是,戏外的爱玛·沃森告诉女孩们,“要成为公主,不一定要嫁给王子。”

经典童话比一般的故事更难翻拍,何况《美女与野兽》还有动画版的珠玉在前。对比这两个版本,从开篇介绍魔咒起源和欢快的开场曲,到后来贝儿与野兽相爱至破除魔咒,真人版在情节上的变动大部分是微乎其微的旁枝末节,影片在叙事节奏、场景设置、台词音乐、服装美术等方面都做到了高度还原动画版,再加上华丽丽的特效,整体效果梦幻唯美。

相比1991年《美女与野兽》的动画版,真人版的变化主要在于:加入了两人各自童年的回忆;贝儿第一次离开城堡后野兽多了独白唱段;真人版贝儿父亲被野兽囚禁是因为他要摘城堡中的玫瑰,动画版中则单纯是因为他闯进了城堡;真人版中贝儿说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野兽面露不屑,而动画版中两人还一起读了这本书……

片中,最受争议的改变还是加斯顿身边的乐福成为了迪士尼首个LGBT角色,这并不单纯是导演比尔·康顿本人的性取向偏好(他本人已“出柜”),而是迪士尼电影不断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结果。除了同志角色,《美女与野兽》的女性主义也有不少体现,虽然贝儿的人设本就是“村子里唯一一位爱读书的怪姑娘”,但爱玛·沃森的形象更巩固了这一点。此外,贝儿的第一套服装从动画版的平底鞋换上了短靴,她最后的黄裙装扮也没有像动画版本和真人版《灰姑娘》里那样的束腰。

迪士尼的公主电影有很多改编自经典童话,这些几百年前被创造出来的故事几乎都深藏着旧时代的男权意识。这些年来,迪士尼的公主电影也在默默进化,从白雪公主、灰姑娘一代到艾尔莎(《冰雪奇缘》)、莫阿娜(《海洋奇缘》)一代,主角身上的改变有目共睹,最近的真人版《沉睡魔咒》也在剧情上做出较大改编,很大程度上了淡化男性叙事,将主题回归到“母女情”上。

《美女与野兽》在剧作上是忠于原著的童话故事,中规中矩,缺乏惊喜,难逃偷懒之嫌,但它又在细枝末节上做出改变,不管是坚持与时俱进,还是因为市场驱动,它都做到了当下普遍的公共政治正确,让新时代的公主电影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

美女与野兽2017影评二

看完电影我几乎要原地蹦起来,作为改编,这部给了我太多惊喜。不管别人怎么想,我非常喜欢。对不喜欢音乐剧的人和迪士尼梦想成真的童话故事,可能这两小时会很痛苦吧……然而在保持了故事原有精神上进一步与现代社会接轨,仅这一点就非常棒。

我是迪士尼铁粉,美女与野兽这片子我超爱它里面的歌曲。动画正版DVD我有,幕后花絮删减片段看得非常痴迷。有段时间我天天拿它1994年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碟放着听,演Belle的是Susan Egan(爱她)。电影里加了很多原创歌曲,就连野兽的独曲也换了首新的,从音乐的角度来讲,这电影真是十分良心。

从改编的程度,我觉得这片子改得非常聪明。许多小细节的更改让故事一些动画中没有分明的地方变得更明确。

【⚠剧透警告】

比如野兽和贝尔其实是同时代的人,因而不存在老怪物和小女生谈恋爱的可能性(八成归功于暮光之城)。比如增强了家庭概念,城堡里的仆人在镇上有家人,贝儿和爸爸的父女情(递工具这个前后呼应的细节真是要点赞),野兽缺失的亲情导致他不了解爱(免除贝儿斯德哥尔摩的可能性)。还比如一些人物性格上的改变。

贝儿原本在动画里就只有一项爱读书的与众不同处。但动画是1991年的,现在是2017年,所以贝儿还多了自己动手造装备的能力,还比动画里要冲一些,待在房间里就想着怎么跑,上手就抢了Gaston的弓折断。正片上映前虽然看片段感觉贝儿像村霸,但看了全片反而好理解了。

野兽也比动画里稍微活泼一点,虽然是电影增添了两人在城堡里的相处细节显出来的。不过动画删减片段里,野兽(一个贵族)是不识字的,这显然不合逻辑(所以被删了,但音乐剧里保留下来了),可也为后面送书房的行为做了铺垫,毕竟他不识字,送出去也算合理。然而野兽取而代之说“我的教育很昂贵”,还保留了送书房这个苏到爆的行为,哪怕从原本的精心准备变成俩人吵嘴顺口送也非常苏。Human Again这首歌虽然没了,但是俩人许多有爱的剧情都在这里(送书房、端碗喝汤)。我觉得贝儿看到书房就如同伊丽莎白看到达西先生的彭伯里一样。特别是真人电影里把原本的书店削弱成一个做礼拜的小祈祷室,我就非常能理解贝儿面对那四面八方满墙的书有多激动了。

贝儿他爸从一个看上去真有点疯癫的发明家老头儿变成了专攻手工艺品的geek,而且推快了爸爸剧情,不然就以爸爸被丢出酒馆一个人迷失在风雪里的处境,虽然爱女儿,但是好蠢好无能……现在这样改动反而看出爸爸为了女儿蛮能干的,也符合保护女儿的设定。

城堡里一干仆人也从原本的殉葬者定位由茶壶太太之口吐出“我们什么都没做”变为共犯,这一点改编我觉得是点睛之笔,也更能说明为什么这群人都这么爱护野兽,不然就只是奴性作祟而已。外加没有人告诉贝儿野兽受到的诅咒具体是什么,也就不存在以爱之名胁迫贝儿选择野兽的可能。动画应该是没有特别提到?但电影特意把这个点拎出来,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Gaston的坏人面目在Le Fool的角色定位改变后展露的更早了。原本他只是四肢发达脑袋空空,除非不顺他意,否则Le Fool说啥他都信都采纳。而原本同他的名字一样的丑角Le Fool成了个普通人,他有正常的三观,有普通人的虚荣,也有面对强力时的软弱,所以看到Gaston绑了爸爸喂狼会良心不安,被拍个肩膀就不敢说,被Gaston放弃后转投阵营。也因此,Gaston只好自己做主把爸爸送进疯人院了。

最后添进来的女巫一角,的确,如果年代跨越不大,她当然会在一旁观望,还顺便串演了那个“看看你不结婚会变成什么下场”的乞婆,还代替贝儿救了爸爸促进剧情发展,最后还能让观众看到如果变不回来是什么状况赚把眼泪,可说是非常之有用!

还有那个道具,带俩人去贝儿小时候的家,简直是外挂,帮助野兽远程说服了不喜欢他的爸爸,迅速让父女俩开始自救。不然以这个爸爸的强硬作风,他死活就是不同意,真正爱上贝儿的野兽也做不了任何事。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讲,美女与野兽的故事里绝对没有黑人,也没有讲课的先生对着“认字的女人”一脸鄙夷,也没有穿女装的小哥一脸愉悦和男人跳舞(突然觉得Le Fool说不定……他可是跟Gaston又贴那么近又搞拥抱的)。唯一原本就有的只有贝儿发誓绝不要成Mrs.Gaston这一点点。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本来就是个童话故事,迪士尼的目的也只是让大家"Dreams come true." 所以画面既华丽又梦幻,原本普通的黄裙子加了金箔,所有能升级的场景统统加工到精致,并减弱了“女主嫁入豪门过上幸福生活”的印象,改成了“女主和心灵契合的男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而且这豪门没有女主就不成立,毕竟大家都不再是人的场景就在几秒前。

最后变回王子的男主在跳舞时对贝儿的那一声野兽呼真是……啊……萌到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