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800字

文章 2019-07-21 08:38:50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们诞生在中国》用纪录片的手法,纪实拍摄动物的真实生活,然后根据剧本,将拍摄到的素材剪辑成故事。以下是文学网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800字篇一:

暑假即将结束,而暑期档电影的的票房慢慢也就出来了,《盗墓笔记》、《微微一笑很倾城》、《大鱼海棠》、《独立日2》、《冰川时代5》等等,话说你又看过几部?

不知道在哪看过这么一句话,说中国的电影票房早已经以亿元开始起跳,没有上亿都不好意思在上映后公布自己的票房。然而这部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仅仅在获得4万就已经发出庆祝海报,贴上文字口号:谢谢你们看到我。

不错不错,这很陆川。

“谢谢你们看到我”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指作为一部Disney Nature 制作的自然电影,在中国排片量以1.5起标却能让你看到的庆幸和感恩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排片量虽然低,上座率却很高。我今天去看时,早晚各一场,人也不少,老女老少都有。至于这部电影怎么样,还是老话,自己看看也就知道了。

下面主要是我自己的观后感。

首先,说说剧名和故事情节。

我们诞生在中国,born in china,这几个字让我第一反应想起的是红色电影,带着一种热血沸腾的革命战斗情怀。看之前抱着看纪录片的准备,然而,看完搜索一下,原来是自然电影。

什么是自然电影呢?陆川刚开始也是不知道的,然后他说简单来说,就是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片——用纪录片的手法,纪实拍摄动物的真实生活,然后根据剧本,将拍摄到的素材剪辑成故事。

动物为主角那是没错,整部片子没出现一个人,画外音是周迅配的,有人说别扭,我觉得不会啊,听着也是很舒服的,毫无违和感。

故事片当然就是讲故事。其实《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片子就是按照春、夏、秋、冬讲的关于中国特有的三种野生动物——大熊猫、雪豹、金丝猴出生、成长的一系列故事。其中在穿插一些小配角,比如丹顶鹤、藏羚羊、牦牛等等。

陆川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制作这个电影的时候来到这个世上,那时他正处于为这几个主要动物想故事情节的阶段,而熊猫丫丫的故事就是这样被敲定了——母爱。

丫丫有两样事擅长,会吃和会发呆。每天她要吃下18斤竹子,然后发呆。当然这是她的孩子美美出生之前的事了,有了孩子,她多了一样要做的事,那就是教自己的孩子吃和发呆。

开玩笑,是教生存技能才对。成年熊猫是独居动物,孩子养大了母亲就会自动离开,而孩子长大的标志就是她能够凭自己的力量爬上一棵树然后不摔下来。

美美渴望长大、渴望自由,不停地去尝试爬树。作为母亲呢,在孩子爬树的时候护在左右,看到绝对不能够爬上去的或者有危险的树就咬着孩子不让她爬。终于到了孩子能够爬上树了,却头也不回地走了。像极了人类,难道不是?

母爱是这部片子的主题之一吧?且看雪豹再凶猛也护崽,牦牛拼命也要躲回豹口中的孩子、以及母金丝猴们对家族幼崽不分血缘的溺爱。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800字篇二:

为了看《我们诞生在中国》,竟然买了两次票,第一次买的票,过了放映时间才想起来,都怪我忙着在家码字,忘得一干二净。后来又买了一次,终于能够一睹其风采。

我是冲着导演和制作团队去的。导演陆川过去拍的几部片子《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我都挺喜欢的。至于迪斯尼的制作,一向画面精美,不用多说。

看完之后,发现这是一枚藏在纪录片里的——故事片卧底。

《我们诞生在中国》以春晓秋冬四季为时间线,将五种动物在时间里发生的变化串联起来,形成各自独立的故事。在这个由自然演绎的故事里,五大演员群也各有担当。淘淘、美美两大家族主打成长和卖萌。雪豹家族主打高冷和悲情。藏羚羊负责做人多势众(哦,羊多势重)的群演。丹顶鹤么,它是所有动物生与死的传媒,有始有终的亮了个相。这些家庭和群体的故事,充斥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好一个动物江湖!

大画面在整部片子里广泛使用。俯角方式的取景,可以最直观的呈现大片地表景色,带给人一种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的视觉感受。藏羚羊群搬迁,雪域高原的冰寒广袤,川西森林的生机勃发,都采用了这种取景方式。我很喜欢这种大画面,尽显自然的壮观与辽阔。

主演们出场的时候,大多采用平角,近景拍摄。电影里使用这种画面,是最能够拉动观众情绪的,近景通常考验演员们的表演技艺,比如表情、眼神、肌肉的细微变化。虽然这部电影是动物,但也很好的使用了这种手法,淘淘、美美、小藏羚羊的嬉戏,所有的呆萌感几乎都是用这个拍摄技巧呈现的。

仰角画面中,我最喜欢的,是丹顶鹤飞过,就像自己站在那个画面里,看群鹤飞舞,草丛在风中飒飒作响,生死之声随时光掠过。

周迅的声音略低沉,听起来很舒适。片中的配乐有低沉阴郁、也有欢快明亮,这些是视觉之外的声音之美。在画面呈现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电影故事本身,起意很好。不过将人世界的情感,完全放到动物身上,感觉有生拉硬扯,过度解读的嫌疑。这一点,倒是期待动物专家们给出观看指引。

中文版的旁白,没有直接用中文叙事,而是用了翻译的版本,有几次都得把自己当成不在这里出生的人,才能理解旁白的讲述。感觉略有遗憾。

即使故事和旁白受商业影响,发生小幅度的扭曲。但这部片子,是有创意、有匠心、有审美的,无论是动物们的生死离合,还是秀美山川,制作团队都经历了长期潜心的拍摄,透过他们的镜头,我们欣赏和感受到美,足够。

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800字篇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们诞生在中国》的亮相如徐徐炊烟飘渺而上。这部在迪士尼自然(disnenature)品牌下,首部以国家地域拍摄的自然题材电影,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独树一帜的丰富自然地貌和特有的神奇物种。在中国的自然景色中,古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危悚山峦、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淡雅水墨、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壮风沙。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孕育着华夏子民,也孕育着独有的动物世界,故事就在这片土地展开。

影片讲述了三个珍稀动物的家庭趣事:栖于四川竹林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丫丫、美美母女的相聚别离,隐居于雪域高原的雪豹达娃一家,如何在逆境求生的艰辛,攀缘于神农架密林的顽童金丝猴淘淘,浪子回头的立志故事。围绕着国宝熊猫、高原雪豹、密林金丝猴展开的动物故事,让“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感官中国呈现出浓厚的情感美景。

世界最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耗时三年,深入中国自然特色中,跟踪拍摄了这部《我们诞生在中国》,经由陆川之手剪辑,记录片枯燥乏味的动物特性晕染出了别有色彩。这部有纪录片的质感、情感片的参与,有可可西里式的欢乐,也有浅尝辄止的哲学思考。混合丰富的内容,交织熬成一碗“动物版”的鸡汤,展现动物世界的笑与泪、难与易。

这是一部新颖题材与手法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先有故事大纲,然后去获取摄影素材,最后通过剪辑把画面串成一个完整的剧本。在众人疑惑:“是天然萌点还是人为制造?是套路组合还是真实呈现?”的同时,也有不少观者在大量纪录片素材与场景剪辑手法中,感受到了深入挖掘后的残酷的动物现实。导演陆川说:“他想拍摄另一部可可西里,希望突出大自然残酷的一面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也想以家和父母之爱为主题,呈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动物情感”。

这是一部拥有复杂情感的动物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雪豹母亲达娃为保护两个宝宝,无奈终被强敌驱逐,并于一次牦牛捕猎中不幸遇难丧生。金丝猴孩子离家出走后浪子回头诠释了家的重要性,以及熊猫母女一齐走过成长历程…《我们诞生在中国》并没有卖弄身姿矫揉造作,去强加赋予什么。而是在拟人化的手法下,让更多的人了解稀有动物的生活,感受动物世界的残酷,领悟动物哲理与人类社会的相似之处。它们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它们一样有家人,有追求,像人类一样面临着各种问题。

在周迅拥有磁性的解说下,《我们诞生在中国》延续了迪士尼一贯的爱与家庭主题,似乎中国的美景都蒙上了一层温柔的轻纱。整个电影让观众的代入感非常强烈,旋律和节奏让你笑让你哭,层次设计感迭出不穷。不仅让观者以上帝视角感触着动物世界,还用壮阔万千中国自然景色,讲述一个“死亡不是终点,生命是个轮回”的哲学故事。

正如预告中,影片旁白淡然解析道:“他们在这里出生,他们在这里逝去,他们在这里获得重生,他们生于,中国。”《我们诞生在中国》这部老少皆宜零瑕疵的电影,用高度拟人的故事,赋予中国这梦幻般土地的感官意义,阐述了无数生灵循环生命的沉重过程。用淋漓精致的感官描述,让观者对祖国河山燃起敬意之情,心中升起在生在中国的自豪感。是的,对于这样一部中国式珍惜动物题材的类纪录片,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观看,亲自去影院感受这部电影带来的震撼。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