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王勃的作文

文章 2019-07-21 09:36:23 1个回答   ()人看过

王勃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也如此的精彩,他的一生是充满意义的,他活出了自我的精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写王勃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写王勃的作文篇一:

梦中的思念

隔着千年的岁月

跨越时空的眷恋

饱含相思的热泪

唐初的诗杰啊

你的傲气震撼大江南北

孤傲的才子哟

你的才华倾倒东方古国

落霞中那高傲的孤鹜

此刻 已是直冲云霄

流光溢彩的滕王阁呵

此时 弥漫着升浮的烟云

命运多舛的我

带着满腔的热血

追寻你无定的影踪

一世也不回头

有关写王勃的作文篇二:

公元675年的重阳节,赣江边的洪州。浩浩的江风,送来了一叶轻舟。轻舟上有个清癯俊秀的书生。他一袭青衫,昂然直奔那些所谓名流云集的滕王阁。

他就是王勃,六岁时就能写文章的王勃;九岁时就敢作《汉书指瑕》直斥

大儒颜师古所注《汉书》的王勃。

从不相信还会有第二个人,会把跟“才气”有关的词语演绎得如此完美。“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似乎都不足以形容他的万一。他不是诗仙,不是诗圣,不是诗鬼,可他却是真正的旷世奇才。 还有谁可似他,小憩片刻便可为惊世之作,即席落笔,便可成《滕王阁序》,而让世人惊瞻,千古传

诵?“四杰之首”岂是空口无凭,那分明是对他最恰如其分的赞美。天生我才,注定创造历史。 爱其才,更慕其狂。印象中的子安,笑容永远轻狂而不羁。游戏文字,擅杀官奴,恃才傲物,陵籍同僚,他的路向来与世俗格格不入。为此,他失去得太多,更让无数人用“轻薄浅陋”将他形容,“才高命短,终无大贵”。

可是,我却偏颇地相信,即使再给他机会,他也不会选择做一个练达人情的谦谦君子。或许他也曾有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也曾有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但他更应该是那个滕王阁上旷世的才子,绝代的狂生,看不到主人愠怒,宾客诧异,他依旧不可一世,只成就属于他的传奇。

所以我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倔强而

骄傲的。上天不给他时间,但却给他机会,让他不需消减锋芒去适应人世的复杂,不必湮灭锐气去改变命途的多舛,在另一个世界里,永远做他自己,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人生至此,纵然短暂如流星,也全然无憾。对子安,我不会用眼泪去祭奠,而只会吟他的诗,读他的文,在看到聂远的时候想到他的样子,忆起曾经的朝代,落花纷漠漠。

关于唐朝,从此后便只有一个王子安,什么帝王将相,或是侯门府院,也敌不过你身后一抹残云,脚下一方土地……

只是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何日君再来,共闻落花香……

二十六岁,他的人生定格在了那样一个气宇轩昂的年纪。不知他在踏上小舟那一刻,有没有想过这一去便是千年,那滕王阁成了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丝

记忆。那日的学士将军,满座宾朋,也都随往事风干了吧,连那都督“阎公”也成了有姓无名的某某某,没有人记得,也毋须再记得。

惟有他,连同他笔下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穿越千年也未曾老去。 四月的南海,以足够温暖了吧,不知那些如精灵般的阳光能否穿越那层深蓝的海幕,为他送去人间的问候。

我从未到过南海,但我现在知道了,即使我一个人乘船飘荡在这单调的幽蓝之上,也是不会孤单的吧!这水下的某一处,某一缕水草或是某一方岩石之后,有你寂然地沉睡在那里,任海龟鱼儿匆匆游过,任海水瓢摇了你的长发。你,依然是你。南海有你,景皆失色。

子安,千年已逝,君可安否?

有关写王勃的作文篇三:不朽的王勃

生命之花凋谢在28岁的年少有为之士,未尝不是一份遗憾与伤痛。流星般的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他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鲜明的个性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

然而,“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是他面对世态炎凉,惨淡前程的深沉叹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这又是他远离都城,空有绝世才华的无助呐喊。

可王勃毕竟是王勃,他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于“时运”,“命途”,他将人生的困厄、得失看做常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使我们看到了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悲凉为旷达的豪迈,坚毅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他用短暂的生命,用自己富有才情的歌唱,用那独具魅力的人格,为我们留下了一道永远亮丽的文学风景。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