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观看好风传家特别节目观后感

文章 2019-07-21 10:47:43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规、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公司观看好风传家特别节目观后感

“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这十二字家训是祖辈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应该在新时代践行的好家规。”

近日,按区纪委要求,建发公司分部门组织员工观看了《“好风传家”——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特别节目》。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四川分院业务经理胡宏效作为四川首届十佳“天府好家规”家庭代表,走进四川电视台,在“好风传家”特别节目上向观众阐释自家的家规家训。

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近年来,四川省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家规家训,赋予时代内涵,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在全省党员干部中营造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的氛围,把家风建设作为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抵御贪腐的“防火墙”。

家廉则人廉,家贪则人贪,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庭是拒腐防变的重要阵地。四川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把家风建设作为抵御贪腐“防火墙”的实践充分说明,好的家风孕育好的公民,好的公民组成好的社会,好的社会推动形成好的国家治理。

重视家风建设不仅仅是廉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更是落实从严治党的关键一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规定“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列出“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要予以严厉处分,直至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在“道德”和“纪律”两个层面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方能形成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建设廉洁家风,需要党员干部示范。一方面,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廉洁从政,还要从严管好配偶子女,着力在建设幸福家庭、推进源头防腐、促进廉洁从政上取得新突破,从而推动好人信仰的塑造、勤廉干部的培育和社会良序的形成。另一方面,领导干部配偶要当好“廉内助”,把好“家门”、建设廉洁家庭,当好宣传员、监督员和守门员,严格把握好廉政关,守住幸福门。

传承好家风,汇聚正能量。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对家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淳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

公司观看好风传家特别节目观后感二

一个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训贯穿几代人修身齐家的信念。节目中,十佳“天府好家规”家庭生动诠释了“耕读传家”“礼孝守法”“吃苦在前”“孝亲敬老”等一篇篇家训家规,让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特别是成都市金堂县的贺氏家族,让我感动良久。贺氏家族“带经而锄”历代致力于兴办教学。80岁的贺宗才第一个走上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成果汇报晚会的舞台,怀里紧紧抱着两本泛黄的线装书。聚光灯下,贺氏家族的“锄经”故事再次被人们翻阅。

族谱中写道:“家有规,礼也。故法不立则礼不行,礼不行家是以无规,家无规何以保家?更何以齐家?”“锄经”是贺氏家规精髓,以其为核心的思想深植贺家,并且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锄与经并举,贺氏历代致力于兴办教学。在落业地成都金堂五凤,贺氏家族先后兴办了凤仪书院、安凤义塾和五凤乡高小国民学校,不仅对族内子弟谆谆教诲,也改善了五凤乡中子弟读书的条件。以此为基础,贺氏家族后来成立“贺麟基金会”,延续贺家助学传统。至今,这个教育基金每年都会拿出约20万元资金表彰当地优秀学生。作为教育基金会的一员,贺杰把这种表彰看做是对贺氏家规最好的传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何种制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不可不好的。正因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什么制度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有潜质的人,才凸显教育的重要性,贺氏家族“耕读传家”的助学传统,培养了大批年轻有为的人士,这就是教育的最好传承。

公司观看好风传家特别节目观后感三

许多人认为,现在已进入小家庭时代了,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风”这个词语由此也受到现代人的冷落,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就不需要“家风”了,家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的建设、传承,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进“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家庭单位,而越是在这样的“小家庭时代”,越需要“家风”的熏陶、规范和引导。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正,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正”起来。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很难“正”得起来。国家主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家教的唤醒和建设,是适时的善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措施、实际行动,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伦理感与道德感的养成,当从百姓日常人伦入手,从家风入手,从每个人自小如何待人入手。

让我们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小家”入手吧,呼吁建设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为建设“大家”夯实基础。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