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文章 2019-07-21 12:00:09 1个回答   ()人看过

近段时间,被央视的一部热播纪录片《镜子》刷屏了,说的是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的故事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12岁的小姑娘彤彤说:“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我们不是感染了病毒,我们是有了自己的感觉。” 这个小女孩12岁就辍学了,她的谈吐看起来与年龄不相符合,有些早熟。

这个孩子的归宿是什么呢? 这个孩子的归宿,应该是一种非衡水式的,自主学习为主的学校。有点类似夏山学校,但没有夏山学校那样理论化与理想化,可以结合中国的现实,围绕高考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小型的新式学校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但可惜现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过于滞后,这方面的落后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还有就是家庭学校。这方面未来也会是一个趋势。我们看电影,有不少传奇性的家庭教师,比如简爱,还有音乐之声里的玛利亚,当然最传奇的是海伦凯勒的老师苏利文。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家庭教师是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了。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负担家庭教师的工资,这方面的爆发性增长还在酝酿中。山雨欲来的感觉。

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垄断性,相对经济的发展过于滞后,未来也许会改进,但目前来看,改变的可能不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看考大学这件事。片中家明的父亲讲,武汉6万考生,只有3万能够升入高中,竞争比大学还要激烈。这是国家在搞宏观调控。如果不调控,大家都读大学,意味着年轻人工作的时间要推迟四年之久。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利。发达国家用学费来调节,但中国的学费相对来说比较便宜。读大学有点像福利。中国能用高学费来调节吗?不能。这样会造成阶层固化,引起工薪阶层的不满。所以在中国,大学相当于一个大福利,人人都来争,自然就紧俏了。

片中的几个家长都是大学文化。这些家长看的清楚,他们知道大学对孩子未来的意义。所以当孩子学习不上心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急躁。

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就像一线城市的房价一样,由于采用了市场定价,越来越高,直到完全远离了工薪阶层的购买力。而大学正好相反,由于不能采取市场定价的方式,就只能拼孩子的血汗了。

这个无解难题,对国家是两难,对家庭也是两难。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每个问题家长背后呢?

目前教育领域的这种困局就是他们的问题根源。

这个难题对两类家庭影响不大。第一类是孩子有读书的禀赋,学习成绩比较好。第二类是对孩子期望值没那么高,觉得早点参加工作就不错。影响最大,痛苦指数最高的,就是媒体经常说的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最苦,苦就苦在抓不住,放不下。片中几个家长都是大学文化,差不多就是社会的中间阶层。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希望孩子能够站上更高的平台。除了为孩子着想之外,也许还有点虚荣心。他们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学习禀赋。属于逼得紧一些,也许就上去了,松一些,也许就下来了。此时如果孩子不配合,他们就会特别焦虑。

大人的焦虑自然也可以传导给孩子。孩子被过度控制,会感到痛苦异常。当这种痛苦超过他们的承受程度,就会走向崩溃。片中几个孩子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

化解这些家长的焦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弃心有不甘,不放弃束手无策。本身这些家长的成长过程,就是被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所捆绑。对他们来说,孩子上不去也就意味着他们自己的失败。所以家明的爸爸直接就讲未来的生活没有意思了。他的中年危机来也伴随孩子的青春期来了,这个家甚至面临解体。

这代家长是过去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有学历没文化,现在这种危害延伸到了他们的中年。然后进一步传导给孩子。

事情看起来很糟糕,但还不至于绝望。孩子毕竟有自我成长的能力。今天有个家长跟我讲,她亲戚家的一个孩子,一度沉迷网游。后来有一天突然就醒了,不玩了,去参加工作了,后来家庭也比较幸福。

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先接受下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等机会。等待看起来消极,有时候却是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对待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呢?一定要积极有为想办法。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自己也年轻,一定要未雨绸缪。在文化与格局方面提升自己。搞一件工作你上边有老板,你也许只需要执行,不需要智慧。但是,搞家庭教育可以光执行吗?所以即便你在应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些课你还是要补的。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二

最近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镜子》在央视cctv-12频道《天网》栏目上映,该纪录片分三集讲述了各种"问题"孩子被强制带入训练营的事情,让人感受颇多。笔者并非心理专家、也非教育相关职业,所以本文仅仅是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纪录片,以下内容为业余观点。

看完前两集,笔者不禁深思,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家长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些"问题"难道都是孩子造成的?哪一个"问题"孩子背后,没有一个"问题"家庭?究竟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长的责任真的能推卸掉么?难道这些孩子不想做一个阳光少年?为什么我的童年和别人不一样?本纪录片都给您带来详细解答!

笔者记得片中有这样的情节"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这些"狠话"都是出自几个花季少年的口中,有的孩子甚至才上小学,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也许,纪录片《镜子》能给你带来更多思考。

正如片名《镜子》一样,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整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所在,恰恰是反映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做的不足。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地强加,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对家长对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抵触,到最后出现基本无法正常沟通的局面。这个时候只能忍痛把孩子送进某些机构进行"特训"。面对图中的场景,家长心里肯定也是非常难受,他们也知道这一切本可以避免,但......

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过早的叛逆心理比同龄的孩子更强。当孩子渴望得到家长关心的时候,你们往往表现的是不耐烦?孩子对于家长的表现是最为在意的,你们的一些行为,一些语言都会对成长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

家长总在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摩孩子的心理,而不是真诚的去和他去沟通,去弄懂他真正在想什么。但是这些始终是片面的猜测。

孩子也认为家长过于意识强加,让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自己买的东西回家就被家长丢掉,自己的想法还没说完,就被他们否决。

其实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理解,得到家长的爱,但是家长的错爱往往造就了这些"问题"孩子。

央视镜子纪录片观后感三

片中,张钊已经读了高三,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他对父母已经有了定型的认识。他根本不相信六天的培训能够改变什么。他讲,四十年形成的性格是那么容易改的吗?他还讲,他们只是在演。

此时,不得不讲,张钊的父母,已经很大程度过了有效期,或者讲,过了教育孩子的有效期。

龙应台讲过一个类似的事情。她去拜访朋友。朋友十八岁的女儿回家,带着男朋友,两个人就公然那么抽着烟,穿着新潮的露脐装,腰部还有刺青。两个人窃窃私语,有说有笑,但是对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这让龙应台十分感慨。他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就在十年前,当这个女孩八岁的时候。龙应台见过她。那时她觉得小女孩有一些画画天分,就建议她父母重视一下,带她拜师学艺。但她父母没当回事。只是一味的炫耀孩子画的如何如何好。其实不仅仅不重视才艺教育,其他教育方面也没重视过。

如今孩子十八岁了,再教育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龙应台感叹: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的有效了。所以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

十年弹指一挥间。

片中这几个家长,自己没了办法,去求助训练营。训练营如果管用的话,这世界就没有问题孩子了。我们通过后来的反馈可以看到,只是短时间内好像起了点作用,但很快就回到原点。

当然,父母过了有效期,失去教育的能力也不要绝望。只是需要一些运气,也许有些孩子会自我觉悟,通过自我教育走上正轨。

很多家长在有效期内忙什么呢?有一万个借口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只是把孩子当机械一样的养。塞进一些所谓的好学校,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的特长是什么不知道,内心想的不知道,只要把分数搞好就可以。在这些家长眼里,孩子的童年根本就是无足轻重的,是可以牺牲的。青少年时代更是可以牺牲的,因为要迎接更激烈的挑战。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童年只有一次。青少年时光也只有一次。牺牲了,还能找回来吗?

电影《死亡诗社》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基廷老师对孩子们讲:抓住当下,孩子们,让你的日子闪亮起来。

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孩子,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抗争来夺回自己部分的自由。他们的父母还能够妥协,还没有那么决绝。但是,《死亡诗社》里的Neil就非常不幸了。他由于自身性格的软弱,加上父亲极度的强势,最后放弃了生命。

经常有家长问我,我很忙,请问你的网校有没有给孩子上的课?一般对这类家长,我的回答只有一句:“网校的课,即便是给孩子上的,家长也必须参与。“任何家长不参与的课,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永远不要抱着幻想,自己可以置身度外。在有效期内你可以偷懒,但是过了有效期,你想用力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