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镜子观后感

文章 2019-07-21 12:42:12 1个回答   ()人看过

镜子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

电影镜子观后感

2017年4月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的部分班级停课半天。9点钟,在老师的带领下,三百多名学生列队进入学校大礼堂,同时,一百多名学生家长也纷纷落座,他们将在这里观看一部还没有公映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才最终完成。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这是中国首部深刻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实电影。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也吐露了心声:“作为媒体,我们想通过该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情感教育的问题,能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思考,愿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们这个片子初衷就达到了。我们在片子里讲,包括家长讲的‘问题’孩子,所有出现 ‘问题’的字幕都是打引号的,因为在我们创作者心里,这些孩子都不是问题孩子。”为何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通过该影片,主创团队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加关注“问题”孩子这个现象的存在。并能对“问题”孩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正视与关切。刘彭芝校长也强烈希望通过该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长正视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应加快相关立法的脚步,保障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真实电影《镜子》用心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电影镜子观后感二

16岁男孩家明在镜头前长达三分钟流泪宣泄:“再怎么折腾他们也觉得我是个幼稚的人,根本就不相信我!”;14岁男孩泽清靠在简陋的教室墙边微弱地笑:“这里物质可能没有外面好,但是精神上比外面要好”;12岁女孩彤彤显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冷漠:“我们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是因为辍学而被送进武汉一家特殊教育机构的“问题”孩子,需要在这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来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痛苦,学习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这是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电影——《镜子》,由中央电视台《天网》栏目出品。十年的酝酿与策划,两年的拍摄与制作,这部影片把镜头对准了亲子关系中的伤口,而疼痛带来了对家庭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既是片中心理咨询师的一句同期声,也是贯穿全片的主题。18岁的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三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需要纠偏”;父母之间的隔阂,泽清能敏感地察觉,并明确地表达出来:“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如果父母所营造出的家庭在孩子的眼中呈现出的只是这样的镜像,而父母却认为是“网络的消极影响”“早恋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恐怕他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吧。画面中可以看到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缺失,情感的断裂,沟通的无效。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了“问题少年”,实际上他们像镜子一样,真实准确地反射出家庭教育的塑形作用。

的确,在社会的种种职业中,绝大多数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而“为人父母”则是无需培训上岗、却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履职。片中“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是这里面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凸显放大在银幕上,如同社会学研究中的“深描”,赤裸着呈现出来。

这是一部没有旁白解说的纪录片,配乐也只是配合情节和氛围的小段插入,家长、孩子、心理咨询师们的人物原声才是构成整部影片的曲调。影片的色调整体偏灰,如同武汉雾蒙蒙的江景,画面中明度偏低的部位失去了细节,隐在灰暗之中,体现出一种观察的冷峻。孩子的反抗挣扎,家长的固执己见,夫妻之间的情绪爆发……真实记录的视角下,这部影片充满了饱满的情绪,拥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镜子》所营造出的这种真实感,不仅再现了我们熟知的现实形象,而且,还将那些在我们的日常体验中被隐匿于其中的部分也凸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银幕上的“泽清”“家明”时,不仅会闪现出现实中我们熟知的那个“泽清”“家明”,还会讶异于原来现实中的“泽清”“家明”的背后是有一个如此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迷失了的、在被限定了的体验中捕捉不到的、被隐匿的事物与人的形态,突然呈现在眼前的银幕上,迫使被习惯埋没于现实琐碎生活中的我们刹那间猛醒,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这便是纪录片中的真实带给我们的魅力与震撼。《镜子》是一部遵循真实记录原则的影片,没有过多的装饰与炫技,没有煽情的音乐与解说,然而在纪录片影像的呈现上,可以看到制作团队的创作能力,以及对主题的深刻理解。

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片中出现的众多脸部特写镜头,或夸张、或细微表情变化:无论是家长被问到教育理念的尴尬,或是孩子反省流下的泪水,反抗挣扎时血红的双眼,拼尽全力的嘶吼等等,放大人物的画面,带给观众的不只是情绪,还有所有这些画面背后的思考。作为纪录片,情节转折的张力让观众心绪起伏,因为镜头记录的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

影片最后,这些家庭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善。一次短期的培训无法解决永久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要继续走下去。《镜子》不但提出了对于当下中国家庭关系的思考,更提出了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行的列车上,会有多少“问题儿童”“问题家庭”已经或正在被无情地抛下。我们的经济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同时,我们物质生活在极大提高的同时,民众的精神、情感、心灵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同时得到了迅速提升?“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每一个家庭都承载着物质获取的压力”。如果由于这种压力从获取物质财富的家长那里转嫁给了孩子,作为镜像的孩子便会反射给家庭,进而再通过家庭反射给社会,那么,最终的承担者终将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分子。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我们是彼此的镜子。

电影镜子观后感三

为了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纪录电影《镜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开启了进校园活动的第一站。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我告诉你们,最好不要抓着我,你们抓着我是控制不了我的”,“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他每次说完这句话,我就想我要是再回家我就是孙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在整整九十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帧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

随着礼堂灯光的亮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创新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刘彭芝校长的强烈共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片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刘彭芝近年来的倡议不谋而合。2015年6月9日,刘彭芝校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署名文章《家庭教育,从教育家长开始——尊重孩子,解放孩子》。观影后,刘彭芝再次强调,“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在《心理访谈》著名主持人沙玛阿果的主持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制片人、《镜子》总导演卢钊凯,《镜子》导演范永东与在座的师生和家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一位家长对于当下孩子们能够选择的路径较为乐观:“我觉得社会越开放,选择机会越来越多。不像我们成长阶段,选择很少。”

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刘彭芝校长把选择和获得自由的基础联系在了一起:“全世界孩子都得念书,那么念的书比较多、知识比较广,将来进入社会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个人兴趣会不断提升、不断变化,所以你会有自由,但是自由也是为了我们社会、我们国家做更好的贡献,你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场的师生难抑观影后的激动心情,就影片内容积极提问求解。在问答中,主创团队还就创作背景和创作初心做了一一解答。《镜子》导演范永东透露了获取片中家庭支持的关键:“拍摄过程中也有很多理解上的冲突,但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在抱着真诚帮助这些家庭的信念上,获得了家长的信任。”

《镜子》总导演卢钊凯也吐露了心声:“作为媒体,我们想通过该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家庭情感教育的问题,能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更多人愿意思考,愿意做一些事情,我想我们这个片子初衷就达到了。我们在片子里讲,包括家长讲的‘问题’孩子,所有出现 ‘问题’的字幕都是打引号的,因为在我们创作者心里,这些孩子都不是问题孩子。”为何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通过该影片,主创团队希望整个社会能更加关注“问题”孩子这个现象的存在。并能对“问题”孩子背后所折射出的“问题家庭教育模式”进行正视与关切。刘彭芝校长也强烈希望通过该影片的播出,能有更多的家长正视自身的家庭教育问题,国家也应加快相关立法的脚步,保障孩子、家长的受教育权及其他权利。真实电影《镜子》用心讲述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