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徽墨独一无二的作文

文章 2019-07-21 18:44:06 1个回答   ()人看过

这是墨吗?真好看!”“原来墨也可以做得这么好看啊!”在“2009长沙·九州大庙会”上,吴成林的徽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而他却站在一边,内敛地笑着。

作为徽州的制墨大师,黄山市工艺美术学会的常务理事以及黄山市徽墨堂曹素功墨厂的厂长,吴成林显得异常朴实,云淡风轻的眼神,波澜不惊的语调,气定神闲地道出了自己与墨不解的渊源。

因为父亲是墨厂职工的缘故,吴成林初中毕业就得以进入墨厂跟一位老师傅学习制墨技艺。吴成林在墨厂一干就是11年,1983年,“因为感觉时机成熟了”,当时有一定制墨技艺的吴成林开始自己创办墨厂。创业之初总是艰苦的,吴成林作为厂长却事无巨细,不论是制墨工艺,还是体力活,都亲力亲为。

制墨模需要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吴成林平时还得在照顾厂里活儿的同时,抽出时间去书店、图书馆和博物馆翻阅历史资料以及库存的老墨模。就是因为吴成林喜钻研、会创新,他曾相继恢复并完整了《棉花耕织图》的墨模,该墨模从播种到收获,再到织布、染料等过程相当全面。在此基础上,2008年,吴成林加以创新制成的朱砂《棉花耕织图》在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创意大会暨2008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还获得金奖,该作品后与油烟《西湖四十五景》一同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吴成林的墨厂的规模做大了,但是在制墨的过程中,他还是“严把质量关”。也正因为如此,这位看上去憨厚淳朴的大师才敢气势如虹地说“我的徽墨独一无二”。

相关链接:徽墨简介

徽墨,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黄山市屯溪区、歙县、徽州均为徽墨制造中心。徽墨制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始创于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避战乱,携全家南逃至歙州,看到这里有茂密的松林和清澈见底的新安江水,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不久,他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徽墨品种繁多,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徽墨也有广泛应用。

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其正面镌绘名家的书画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