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话的朋友》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文章 2019-06-30 20:41:53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同学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维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保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同学绘制简易的公用设施图片。

3.组织同学课前调查: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活动过程】

一、说我认识的“朋友”

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2.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同学在小组里交流。(同学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身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脑示:水坝、灌溉渠、室外健身器(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

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协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板书)

4.这些“朋友”有一个一起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

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脑示小资料)

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规范》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以上活动从同学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身所认识的“朋友”,回顾自身熟悉的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引导同学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身去认识去归纳什么是公用设施。]

二、我为小区请“朋友”

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

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哪一组到上面来?

3.同学活动,老师巡视。(提示同学: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4.交流:

①上面的一组先交流: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请这些“朋友”?

②其他组补充。

5.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进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假如你就生活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脑示现代化小区图),你感觉如何?

6.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只仅是方便。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同学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 “我为小区请朋友”这一活动,让同学充沛利用自身使用公用设施的已有经验,在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贴贴、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从而激发同学对公用设施的喜爱、感激之情。]

三、我替“朋友”说说话

1.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脑示椅子、路灯、公用电话被破坏的画面),你看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他们都受到了伤害,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画面呢?

2.(脑示一组画面)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受到了伤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3.看到我们的这些朋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同学们感受强烈,都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板书),假如,你就是受伤害的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4.交流。(同学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

5.大家畅所欲言,为这些受伤害的朋友说出了心里话。让我们再一起听听一个有关窨井盖的真实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6.小结:多么惊心动魄的惨剧呀,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伤害了朋友,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身。

7.此刻,看着朋友们伤痕累累的样子,听着他们令人心痛的话语,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8.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珍爱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乐声起 ,师生、生生手拉手和着音乐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大家手拉手。你来协助我,我来关心你,我们大家是朋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