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就在优秀范文

文章 2019-07-22 10:04:36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个家倘若没有爸爸,妈妈,那还算是家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父母在,家就在优秀范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父母在,家就在优秀范文(一)

我每次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我要回家,他们接到电话都很高兴,聊这聊那,唯独最后一句话总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他们说:“我俩都很好,你们平时忙工作,不用经常回来看我俩,况且,路不好走。”

我出生在农村,父母也是中国典型式的农民。新农村的发展,在我家没有太多的变化。多年前我和姐姐提议把家搬到近公路的地方,被父母拒绝了。他们说,“喜欢这山里的环境,宁静。屋前屋后就是自家的田地和山林,可以种粮食和蔬果,还可以养鱼、养鸡鸭等等”。这儿成为他俩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外面虽然交通方便,却并不是父母的钟情之地。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是初中教师,平时在学校上课,周末跟姐夫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在城里。二姐是农民,父母决定招郎上户把她留在了家里,二姐夫也是农民,他当过兵,忠诚、善良和勤劳,最初他们在家帮父母做事,一家人其乐融融。再后来,二姐夫妇就外出打工,把一个最小的女儿由父母带着。我在本乡中学教书,住学校。所以,家里基本上就只有父母在家。他俩,像中国所有的留守老人一样,守着自己的家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现在,大姐和二姐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唯独我跟父母近一些,每次逢乡里赶集,可以跟他俩碰碰面,知道他们的近况。由于回家的路有一段确实不好走,更重要的是有两户农家养着狗(我被大狗咬过,心里一直害怕),所以,我也只是偶尔在周末才回家一趟。更多的时候,是电话联系。

父母每次说不让我回家,可每次看到我回家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都是笑容。我有一个习惯,一到家就想见到每个人。如果只见到母亲,我就会问“我爸呢”?如果出来迎接我的是父亲,我就会问“老妈呢”?如果他们其中一人去果园或菜地干活了,我会马上把随身的包丢了跑去地里,其实我也没干活,只是想第一时间看到他们。他们也很少让我干活,只一个劲地催:回家去、回家去!嘿嘿,我就这样在父母面前撒着娇。

他们也经常吵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总是互不相让,好像要争个输赢出来,我就冲他们说“你们离了吧”。话一出口,我自己都傻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劝说他们,心里想“万一他们真离了,家还在吗?”,后来,他们没过多久又和好了。其实,我知道,他们一直爱着彼此,他们在争执中相互依赖,这种纯朴,就像他们不愿离开这块土地的宁静一样。

看着渐渐年迈的父母,心总有一种隐隐的痛。老妈的眼神慢慢的不好了,做的菜,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色泽;老爸的背弯成了弓,比我高出一个头的英俊身影,早不见了,成了现在还没有我高的小老头。他们,毕竟已经是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岁月在他俩身上留下了苍老的痕迹,我不知道,我还能陪伴他们多久。对于老人来说,过一天,日子就少一天,离开我们的时间就提前一天。岁月是一条无情的河。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是亲人;父母不在了,家就分开了,兄弟姐妹是亲戚。因为,为了父母,兄弟姐妹再远再忙都要奔回家,见面多就亲情浓;当父母不在的时候,我们也老了,每一个人有着另一个大家庭,相处的时间比年少时更不能自由自主,兄弟姐妹想见一面就像走亲戚一样。中国是一种传统教育,礼仪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百善孝为先,你的善良能否体现和传承,在父母年迈时最能反映你的内心。如果你家有老人却不理不探或不闻不问,偏要舍近求远地拜佛施善,你把父母置身何处?你的爱心又如何体现?你的善良如何传承?父母在,家就在。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更应该善待父母,爱父母,爱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想在以后的岁月追悔,心动不如行动,抽空多看望他们。爱是一种陪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细数白发。

父母在,家就在优秀范文(二)

有限的生命里,在父母健在的每一天,我们能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空间,给予父母力所能及的赡养,给予双亲力所能及心灵的陪伴。要知道,这个世界,父母在,家就在。

-----题记!

看过网上一篇文字《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记住文字里面这样一句话,人的衰老,是不分富贵贫贱的,也是世间万物不可逆转的,这也是每个作儿女在面对父母双亲时最无奈的事实。

读到这些沉重却又是不得不去接受的字符,心中总是倍感凄凉。而更多的时候,总会一个人,望着窗外明媚的天空,想着多年以后,父母老得哪儿都不能去的种种模样。原本愉悦的心情,也总会在那一刻跌入谷底。

好多些日子以来,不曾为父母写上一些心情,哪怕只言片语,我都不敢提及。不是没什么可写,而是,每每提笔之时,总会控制不住的流泪。

我的父母,都已年过半百,母亲今年整整六十三,父亲,今年刚过完七十大寿。理应,他们完全可以坐享其成,可以闲赋在家,安度晚年。

而母亲,尽管身体历来不是很好,加上前几年得了风湿,只要变天,母亲总是捂着双腿,疼痛得不行,可尽管这样,母亲还一直帮我照看着孩子。

为人父母的都知道,现在这般月龄的孩子,是最难带的,不仅仅调皮捣蛋,还要承受着怕他摔跤、怕他跌倒、怕他各种各样不小心酿成的后果。

儿子从生下来就能吃,所以长得比较壮实,偶尔我们抱他一会儿,感觉很费劲。所以,母亲抱着他的时候,总能明显感觉,母亲托着儿子的身子,往下沉。

父亲七十高龄,别看他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拾点废品,给弟家的生活,填补一些家用。可每到夜里,父亲总会说腰疼得直不起来,时逢不小心感冒,父亲不是哮喘,便是咳嗽。

我们姐弟仨一直反对父亲从事这项工作,也好言劝过多次让他放弃,可父亲,总是不听我们劝阻,他说,趁现在还能动,能帮你们一点是一点,就算帮不了你们,但至少我跟你妈不用你们负担。

是的,平时父亲拾掇垃圾赚来的钱,除了他自己抽烟,充话费等等的零花钱,父亲还会一分一厘积赞起来,解我们姐弟仨偶尔的燃眉之急,谁家有事急需,父亲总毫不犹豫拿出他的积蓄。

有时候,看着别人家的父母,不是用轮椅推着四处溜达,便是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而看着我的父母双亲,还能替我们分担他们能分担的事情,还能替我们照看孩子,让我们能安心做我们想做的事,这也算是我们姐弟仨,现在最幸福的事情。

我的父母,属于这个世间活在最低层的农民,一辈子没出过多少门,没坐过多少车,没看过多少海,前几年因了弟弟的生意,因了弟弟家的孩子,总算是好说歹说,把父母双亲都接到这边一起生活。

前些年,我们自己有车,只要闲暇时,老公便会带上父母,带上我们和和美美的一大家人,去附近的城市走走,看看,去父母没到过的海边,吹吹海风,吃吃烧烤。那些温暖的画面,那些温馨的场景,直至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快了,我敬爱的爸妈,我最疼的双亲,待您们的孙子孙女日益长大,待您最小的外孙不用您们辛苦哺育,我会尽量多一些时间,带您们再次出去走走,我会陪着您们,直到终老。

上一个星期,儿子因为不小心,跟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不慎摔倒了。当父亲打来电话告知我们的时候,我跟老公早已下班,因为弟媳先爸爸之前已经告诉了我们。

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回家,弟媳正抱着哭得满脸泪水的儿子坐在床沿边,母亲在屋子里慌张忙乱寻找着什么,父亲在屋外,连声告诉我们赶紧去医院,浩浩的手摔了。

我一边心疼不已接过弟媳怀里的儿子,一边不停安慰一旁吓得不知所措的母亲。

老公泊好车,一步跃进里屋,母亲见,赶紧满脸歉意地对他说,红兵,对不起,今天我给闯祸了。我可怜的母亲,您怎么能这样对我们说,您怎能有如此卑微的想法?

尽管我们大家不约而同安慰着母亲,可母亲还是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在一旁显得特别害怕与心悸。

记得,那天有风,很冷,母亲一再叮咛说要让儿子穿多点衣服,谨防受凉,本就手疼,如果加上感冒,孩子就更加难受了。

弟家一共三个孩子,衣服很多,母亲害怕跟哥哥姐姐的衣服跟儿子的混在一起,母亲专门找了个小纸箱,给儿子折放衣服,可那一天,母亲说,明明那件外套她亲手折叠在箱子里面的,可翻来翻去就是找不着。

原来,母亲不是找不着,是因为心里慌乱,焦急,害怕,那件衣服被她早早握在手心好几次,可她还不知道。

后来,我们带儿子去了医院,照了X光,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没有骨折,也没脱臼。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刚刚拿到结果的我们,赶紧打了电话给父亲,让他转告母亲,不用担心,孩子没事儿。

我知道,我更明白,如果那一天,儿子万一真的把手臂摔坏了,不仅仅是我们心疼,母亲的疼痛胜过我们每一个人。

再后来,我跟公司领导请了两天假,专程在家悉心照顾儿子。因我的住处离母亲家有一段路程,加上坐车不便,所以有两天时间,我没能带儿子去母亲家,母亲也有两天没见着儿子。但中途,我一直有打电话给父亲,让父亲转告母亲,让她放心,有惊无险,休息两天孩子就过来了。

就在我休假最后一天的夜里,我正陪着儿子在离公司附近的一个小区玩耍,九点多,儿子玩累了,吵着要睡觉,我便在路口等车准备回家。

无意经,抬头,我看到有些刺眼的路灯底下,父亲骑着三轮车载着母亲,嘎吱嘎吱踌躇不前的身影。刹那之间,我眼眶里除了惊奇愕然,便是满满的感动。

唯恐父亲与母亲看不到我们,我抱着儿子挥动着手臂,大声的叫喊:“爸……妈……”

父亲的耳朵不如年青时的灵便,平时说话,他会偶尔有些听不到,而在那一刻,父亲与母亲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听到我的呼叫,同时在路边发现了喜出望外的我们。

父亲赶紧停下蹬三轮车的双腿,母亲则颤颤巍巍想从车上走下来。或许是母亲的腿风湿犯了,又或许是母亲憋屈地坐在三轮车里面太久,腿麻木了,母亲几次三番,想从三轮车上麻利地下来,可几次,都未能成功。

那一刻,我看见父亲一只手扶住了母亲,一只手帮母亲轻轻抬起一只脚,沿着三轮车的边缘,试着往下滑,嘴里还一叠连声地叮嘱母亲,慢点,别急,慢点,别急……

一直以为大大咧咧的父亲,不会细心入微地体贴母亲,也以为,如他们那个年纪的老人,只有亲情呵护的温暖,没有传说中柴米油盐的爱情。而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母亲的爱,很纯,很细;我感受到了父亲这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给了母亲这些年多少我们鲜少知晓的疼爱与担当。

“浩浩,你手还疼吗?对不起,是姥姥没把你看好。”被父亲扶下车的母亲,这是对儿子的第一句问候,有歉疚,有心疼,有怜爱,有自责。

“没事儿,妈,您别难过,也别太自责,孩子成长的路上,总是会遇上一些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你看,他这手,不完全好了吗?”我安慰母亲的同时,还顺势把儿子摔伤的那只手摇晃着给母亲看。

“我跟你妈说了,说浩浩没事儿,没骨折,没摔坏,休息两天就好了,可你妈就是不听,拼了命地让我带过来看看。”父亲一边掀开儿子受伤那只手的衣袖看伤情,一边跟我低低轻诉。其实,父亲如母亲一样,几天没见孩子,一样的想念。因为,我看到父亲弯下身子时,在孩子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

父母的心,我怎能不懂?两天没见,就算知道孩子没事儿,他们都想来看看。眼见便心安,瞅着便踏实。

入夜,九点多,母亲说看到孩子,她放心了,踏实了,就不打算去我家坐坐,直接让父亲载她回家,说家里的孩子们还等着她睡觉。

尽管我再三挽留,母亲还是让父亲载着她回家了。那一夜,我可怜可亲的父母双亲,一定会枕着安心睡个好觉。

看着父亲载着母亲缓缓离开的背影,心田,不经意缓缓升腾出一股无法言语的爱,细语呢喃的暖。那爱,是父爱,是母爱;那暖,是疼,是怜……

一直说害怕自己老去,不是面对自己容颜的畏惧,而是后怕年迈的父母会因为如此而更渐衰老。可是,人的衰老,却又是多少子女不得面对的现实。

唯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在父母健在的每一天,我们能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空间,给予父母力所能及的赡养,给予双亲力所能及心灵的陪伴。

也终于慢慢感悟,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父母在,家就在。

父母在,家就在优秀范文(三)

一个多月的长假期,仿佛昨天才刚刚开始,抵达老家那股兴致勃勃的劲头还在,就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聚,分,仿佛是亲情里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生最最不能割舍的情感。

人到中年,孩子长大,父母变老,聚一次,感觉就赚到了一次。越年长,也就越能理解陪伴的意义和份量。

在老家的日子,面对着父母亲,即使一句话没有,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就觉得心安。妈妈忙前忙后,给我做儿时喜欢的土豆饼和煎鸡蛋,陪我去屋后采摘龙葵,酸酸甜甜,勾起渐行渐远的儿时记忆。

母亲与儿子之间,嘱托更是最不可缺少的东西,除了真心话,没有别的。我喜欢听妈妈这样唠叨着,跑得再远,我也喜欢回老家看看,听听父母又一次的唠叨。

到了上海,最先想到的就是给父母报平安。电话里,妈妈说,孙子孙女在家尽管很调皮、淘气得要命,但大家一走,她觉得闪得慌,很不习惯。晚上,她随爸爸到街上乘凉,这种寂寞感就会被冲淡了。听到这,我发现自己无法进行正常的电话,我哽咽了。

父母在,家就在,还真是这么回事。我觉得,思念故乡和亲人是一辈子的事儿,心中的老家永远不老。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