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妈妈的夏天

文章 2019-07-22 11:20:05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炎热的夏天,妈妈自己虽然很劳累,可是对我关心有加。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妈妈的夏天优秀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妈妈的夏天

前些日,妈妈从武汉打来电话,说这几天天气太热了,武汉的气温都高达38度,她和父亲晚上热的都睡不着觉,一再嘱托我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在太阳底下晒,出门要戴帽子,多喝点降温的冷饮等等。听完妈妈的“唠叨”,我在电话里只有温顺的服从她的“指示”,解释说这边天气不是很热,并嘱咐她和父亲如果天气太热,就租个大点通风的房子,或买个空调,妈妈听完我“不合实际”的劝说,执拗地说,他们的事情不需要我操心,只是我让他们时刻惦记而已云云.

挂断电话,心里颇感沉重,我工作的这座小城地理位置跟武汉差不多,气温应该不相上下,可在这闷热的炎夏,我真的没体会到妈妈所说的天气太热,睡不着觉的感觉。我每天上班,如果热,就可随手打开空调吹着;上下班路上,单位有员工统一乘坐的大巴;到职工食堂吃饭,一样有空调,晚上回家,不是开风扇,就是吹空调,真的一点也没体会到妈妈所说的那种感觉。而妈妈呢?炎夏,在她的经历和记忆里,是那样的深刻,而年复一年。她和父亲为了省钱,在武汉租了一个不足20平米的小平房,通风不是很好,夏天自然很闷热,我跟他们不知强调多少次,换个大点易通风的房子,再安装台空调,住起来人也舒服,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说这挺好的了,便宜实惠,换个大的,得多花不少钱,吹空调也不习惯,夏天热也就两个月时间,熬熬就过去了,在他们固执的坚持下,我也只好妥协。

父妈妈苦日子过习惯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他们似乎从不怕热。炎炎的夏日,父亲一样去田里耕作,妈妈一样上山砍柴,酷暑丝毫阻挡不了他们劳动的激情,那时家里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有的只有那把破损的老蒲扇,父亲扇完,妈妈接着扇,他们从没抱怨天气的热,更没抱怨过生活的苦,夏去夏来,一载又一载,连绵的大山、广袤的田野就是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安详。然而,在我考上大学的那年,父亲似乎意识到了,光靠种点水稻和小麦,砍点柴禾是支付不了高昂的学费的,为了供养我读书,父亲只好跟着村里的男人去南方了,在广东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挣着比在家种稻子来得快的血汗钱,家里留下妈妈一人操持农活,那时的夏天,父亲是在南方工地上过的,听说很热,蚊子很大,没有电扇,更谈不上空调,妈妈还是在家乡那个小山村里过的,只不过除了上山砍柴,还得下田里耕作,农活更重了,但从没听说他们怕苦怕热,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在外上大学的儿子。

在一个夏天的农忙季节,妈妈因为劳累过度,挑着稻子昏倒在田埂上,是村里的大婶发现,喊来村民才把妈妈抬回了家,父亲听说后,只好放弃了在南方做小工的念头,后来在亲友的介绍下,带着妈妈又奔波到了省城武汉,父亲做点小买卖,妈妈做点杂活,那时的夏天,虽然武汉很热,虽然他们住的房子很小,他们都熬过来了,因为他们的儿子快大学毕业了,这足以冲淡他们心中的闷热。在父母的财力支持下,我大学顺利毕业了,到了东部这座小城工作,虽然家里的条件慢慢的好了起来,可离家远了,相聚时间少了,妈妈的电话就多了。闷热的夏天,虽然有了电扇,有了凉席,甚至有条件可以安装空调,可父母依然改变不了吃苦节俭的生活习惯,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也省,无论我们儿女怎么劝说,也无法让他们有所改变,他们更习惯用原来的方式来消夏,来避暑。

又到了炎夏,妈妈的电话又重复着同样的话题,嘱咐着我如何保重身体,如何用现代方式避暑度夏,可她和父亲依然热衷那古老的方式,没有冷饮,没有西瓜,有的只是那永远也喝不完喝不厌的凉开水,或许他们为了节省点电费,连那台本不耗电的小风扇也舍不得开,更谈不上舍得花钱吹空调,或许父亲晚上收工回来,妈妈还是打一盆凉水,给他冲冲就能感觉清凉,或许他们还是用那把不知摇了多少年,有点破损的老蒲扇来驱赶讨厌的蚊子,或许……,可他们在这炎炎夏日,哪怕再热,哪怕再忙,也忘不了远在外地的儿子,她以为儿子跟他们一样,一样住很小的平房,一样头顶烈日来回奔波,一样只用小风扇、小蒲扇,一样喝凉开水,一样晚上热的也睡不着觉……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