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都人士诗词名句赏析

文章 2019-07-22 14:07:38 1个回答   ()人看过

诗经:都人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

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注释:

缁撮:青布冠。

译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

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

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

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

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加。

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

如今我都见不到,心中不快好牵挂。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

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向上翘。

如今我都见不到,但愿跟随一起跑。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

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

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赏析:

《都人士》是一首伤离乱之作,《毛序》言:“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诗旨已明,朱熹《诗集传》申述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由诗观之,概为平王东迁,周人思昔日繁盛,悼古伤今之作。

诗五章,每章六句。全诗皆用赋法,平淡的叙说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内容。

容止和言语都有可赞叹之处,但最为直观且可视作礼仪标志的则是衣服之美,因此以下各章多层次不厌其详地描写昔日京都人士服饰的华美有节,仪容的典雅可观。

三两章叙说的是彼时彼地具有典型性的男女贵族人物的形象,草笠和青布冠是男子的典型头饰,而密密直直的头发则是女子的典型特征。耳朵上的宝石饰物更是不失贵族气派。要问他们是何许人,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尹氏和吉氏。此时这一切都不可得见,不能不令人忧郁愁懑。

愈是忧郁愁懑愈是难以忘怀昔日的人物典章,那个时候他们衣带下垂两边飘荡,卷发上翘如蝎尾上冲,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合乎当时审美眼光和礼仪制度的精心设计。

当然,从表现手法方面看,全诗无一笔描写今日人物形容,而是处处落笔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饰仪态之美,让读者在回忆和想像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准确而深沉地传递出诗人不胜今昔盛衰的主观感受。这是其艺术上的成功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