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自留地散文

文章 2019-07-22 22:39:56 1个回答   ()人看过

“自留地”,来自于过去岁月的痕迹,意即允许自己拥有的一块土地,面积往往不太大。心灵,要不要一块“自留地”呢?个人认为,很有必要。

其实,快乐的人都有自己的那片“自留地”,或者是琴棋书画,或者是垂钓旅游,或者是读书看报,或者是伺弄花草,或者是养鱼养小宠物,更多的是对家庭的牵挂,对孩子的厚望……可以说,这样的“自留地”与日常的工作并不冲突,反而能够让他们有了一个心灵的缓冲地带,有一个战胜眼前鸡毛蒜皮、克服单调枯燥乏味的寄托。

不管平时多么忙碌,多么不如意,只要有这片“自留地”,我们就能够把眼光从眼前移到长远,移到我们喜欢的事情上来。就像长途跋涉中,只要心里有一个目标,就能够不被疲惫打败。

心灵的“自留地”可以是一本书,可以是一部电影,可以是一篇创作中的作品,可以是某个人,可以是某个正在进行的计划,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可以是对美好过往的回想……正是这些各异的寄托,让我们走过了一个个坎,越过了一道道关。

既然是“自留心”,就必然是我们全力付出的地方,挥洒汗水、迎来收获;在这里,享受自我,享受劳动的快乐,享受丰收的喜悦;在这里,平时所有的困惑、委屈、不满都烟消云散。

我们不能让这片“自留地”荒芜,从而杂草丛生;我们一定要让它长出鲜嫩的蔬菜、甜美的瓜果,长出能够滋养我们的营养。也许有一天,也会有奇葩从其中绽放;也许有一天,也会有参天大树在其中挺拔;那时,便是“天道酬勤”的证明;那时,便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兑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