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的教育故事

文章 2019-07-01 00:29:02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家庭的教育过程中,唯美需要运用一些故事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关于家庭的教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的教育故事(一)

孟子,名柯,字于舆,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3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目亲一个人肩上。孟图很重视儿子的教育,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童年的孟子很贪玩,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经常有出摈、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孟子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

孟昌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因为生病而英年早逝,不能教你读书认字。若你不认真读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让孟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孟图把家迁到城里。但孟子的家背后离闹市很近,嘻杂的声音使孟子无法认真读书。孟子和他的新伙伴常常模仿卖货的、打铁的、杀猎的。孟图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昌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官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时常演练礼仪。

孟子受到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学宫中的礼仪。

不久,孟因把孟子送入了学宫。初到学宫,孟子学习兴趣很浓,也很用功。但年幼的孟子并不懂得母亲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不久,孟子又开始整天玩耍。

有一天,孟子正在上课,他突然想起了村东湖中的天鹅,想射一只来玩玩,于是再也坐不住了。他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学宫,跑回了家。

正在家中辛苦织布的孟昌见孟子又逃学回来,随手抄起身旁的一把剪刀,猛地几下把织机上已经织成的一块布拦腰剪断了。孟子从未见母亲如此生气,他楞在那里,不知所措。母亲严厉地问道:“这布匹断了还能重新接好吗?”

“不能。”孟子怯声答道。

孟母又说:“你不专心读书,半途而废,将来也会像这断了的布匹一样,成为没用的废物。”话一出口,孟昌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心地痛哭起来。

孟子看到伤心的母亲,又看看被母亲割断的布,恍然大悟,脆到目亲面前,说:“母亲,原谅孩儿吧,孩儿一定不辜负母亲的希望,好好念书。”

家庭的教育故事(二)

在早期教育中,人们都常常以孩子识字、数数的多少,学会某种技能早晚来品评一个孩子智力的高下,于是乎,社会上不乏因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的实例。而曹宇的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根据“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一原则,因势利导,寓早期教育于游戏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曹宁的认字和数数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为了教孩子数数,父亲一下子从商店中购买了100多个塑料狮子和大象,和曹宇一起玩。曹宇的数数就是从狮子和大象的列队开战中,看谁吃掉谁几个,还剩下几个开始的,认字是从玩象棋、军棋、海陆空战棋游戏以及小人书开始的。口算是从玩24点扑克。了解历史人物、古代战争,是从打扑克(印有水浒108将人物的扑克牌)、看图片等开始的。

为了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有意识地教他背一些短小的古诗,很快曹宇就会背几十首唐诗和毛主席诗词。背诗词使曹宇有了超人的记忆力。他3岁时便能记住姥姥家周围几十个邻居的姓名、年龄、职业、电话号码等。

曹宇的父母不仅为曹宇兄弟提供了广阔的游戏天地,允许他俩玩水、玩泥,还与他俩一起玩。和孩子一起跳绳、跳格子、踢球、踢壁子、打口袋、抓木头人、打拳、舞剑、滑冰等。游戏时父母也要进入角色,玩输了就按规定学兔子跳、乌龟爬,并在游戏时加以纠正和引导,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致,也强化了孩子们的智力。

家庭的教育故事(三)

自从收到我的信后,女儿开始有了一个既能容人,又能谅解人的胸襟。

一个星期天,我翻看女儿的作文本,发现其中—篇作文写得不错,就略微修改了一下,叫她抄了一份,寄给省报。不久,报纸采用了女儿的这篇习作。

三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女儿突然问我:“妈妈,省报发了我的文章三个月了,怎么样报也不给我寄,稿费也不给我寄,这也太不负责了。”

发表了作者文章不寄样报和稿酬的报刊,我也碰到过,但毕竟是极少数,这回让女儿碰上了。我说:“样报的事,也许编辑老师早就给你寄了,可能是投递中出现了差错吧!再说,报纸你不是已经买了好几份吗?至于稿费,那是财务的事,与编辑没有多大关系,可能是漏寄了,或者弄错了地址,也有退回去的哩!”女儿对我的回答不是很满意,说:“弄错了地址或者漏寄了,就不给寄了吗?我要写封信去问问。”

女儿真的写了。又过了一个月,女儿很气愤地对我说:“你看,我的信寄走一个月了,也没有消息,稿费也不给我寄。我还打了电话,人家见我是小孩子,不怎么理我就挂了。接电话的肯定是那个汇款的,欺负我是小孩,贪污我的稿费,我要给报社总编写信告他。”我一听,觉得女儿的想法和做法都欠考虑,便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这样不能容人?可能人家根本没收到你的信。为了那几个钱,用得着这样吗?人家要是不给你发那篇文章呢?年纪这么小就钻进钱眼里去了,今后怎么得了呢?”女儿一听,又委屈得哭起来。

不久,我要去省城出差。女儿得知后,凑过来对我说:“妈妈,你顺便去那家报社,帮我把稿费要回来。”对女儿的这种认真和执著,我只好说:“行!”

到省城忙完事,回来时买好车票,一看表,发现离上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想起女儿要我到报社要稿费的事,灵机一动,何不以报社的名义把稿费给女儿寄去?于是,我在车站附近的邮局里,以报社的名义给女儿寄了20元钱,还以那位编辑的名义给女儿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写了一封信:

肖绕哲同学:

你好!编完你那期的稿子后,我就去外地学习了,前几天刚回来,今天看了你的信,我马上到财务部核查,原来是漏寄了。会计已经帮你补寄了,过两天就会收到。我给你寄过样报,可能投递中出了错,你没能收到。现在,我无法找到那期报纸了,不然的话,我会给你补寄的。在此,我向你表示歉意。

家庭的教育故事(四)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作为当今独生子女的家长,我们没有长辈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应该多加思考和探索,既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过多施加压力,给孩子造成思想负担;也不能过多宠爱孩子,放任她形成不良习惯和做法。

我的女儿张芷晴,今年已读小学二年级,已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身素质也大大提高。

现在的小孩已经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不但不应该去干涉和阻止,还要启发培养其多样化。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课外活动或业余爱好影响学习任务的认真完成。我从她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就和她商定,先把学习任务完成好才能进行其他活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回家先写作业,写完之后自己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再去做其他事情。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证。就拿周末来说,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周末的安排要有规律,而且要合理,不能因为两天不去学校就可以贪睡、晚起,或出去玩儿一整天,不光当天不能复习功能,还会造成第二天身体困乏,精力不充沛。体力消耗大的像骑自行车、跳绳的活动安排在周末上午,下午进行课外阅读、手工或小制作以及书法练习或课外英语儿歌欣赏。另外,电脑的简单操作和使用,她也大都是在周末掌握的。现在她也学会自己调整和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了。

孩子从小自理能力就很强,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独立做一些事。如洗手帕、洗小袜子等。记得是一个星期天,我外出办事回来,发现房间整齐又干净,我当时愣住了。然后我诧异地说:“哟,我是不是走错家门啦?”然后,我又走进卫生间,见到孩子把毛巾、桌布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晾在毛巾架上,我更为惊讶了。当时,孩子见到我一脸惊奇的神态,红着脸,难为情地扑到我的怀抱里,我欣慰地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我眼前的孩子长大了,能够帮助妈妈做家务了。

现在的孩子观察力很强,也积极去理解和模仿。记得有一次冬天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她去看望我生病住院的父亲,因为天气冷,我本来要她在家等我,可她不同意,坚持要和我去医院看姥爷。在回来的路上她突然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也像您一样做好吃的饭给姥爷送去吃。”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暖融融的,我知道,我的女儿已经开始长大了……

家庭的教育故事(五)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收割。”

又过了一会儿,老鹌鹑噙着给孩子们的食物飞回来了,问他们是否听到点什么。一只小鹌鹑回答说:“那农夫同他的儿子来过了,他说:明天他要去请邻居来帮助割麦子。”

老鹌鹑听后说:“别怕,这麦子还不会马上割的。因为那些邻居不会那么快就答应帮别人干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鹌鹑又要外出觅食了,她对小鹌鹑们说: “留点神,那农夫准备什么时候割麦子,看是否能听到一些新的消息。” 那农夫又来了,对他的儿子说:“我看,谁也不会来了。这些邻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亲戚朋友谈谈,让他们明天来帮我们收割。这麦子再不割的话,就要烂了。”

当老鹌鹑回家时,小鹌鹑们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快给我们在别的地方筑一个新的巢吧!那农夫明天就要带他的亲戚朋友来割麦子了。”

可是,老鹌鹑回答说:“亲爱的孩子们,那些亲戚朋友也不会马上到一个外乡的农田里来干活的,所以,你们注意听着农夫明天说的话!”

下一天早上,那农夫和他的儿子又来了,农夫非常伤心地朝麦田扫了一眼,说道:“我看,想靠别人的帮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邻居,还是亲戚朋友。这庄稼今天是割不成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已经摆在粮仓里了,明天一早我们两个就开镰。这麦子不能再耽搁了。”

小鹌鹑马上就把这个新消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老鹌鹑听了说道:“瞧,这才是真正的收割时间。我们迁移的时候也到了,寻找别的住所去吧!亲爱的孩子们,起身吧!明天早上我们还待在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做;常言说得好:路在自己脚下。

家庭的教育故事(六)

孙川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生活,所以对奶奶有点“黏糊”。由于上学期学期末要回老家,所以提前一个月就放假了,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这学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新生刚入园一样,有很多的不适应,但他在学校也不表现出来,直到后来有一次,孙川在家不肯来幼儿园上学,奶奶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骂他。

奶奶来到学校询问我们老师,老师说,这段时间孙川特别调皮,经常和小朋友打闹,所以老师批评了他一下,并没有骂他。奶奶知道了原因,并教育他,让他上课要认真,在幼儿园要听话,这样老师就会喜欢他了。孙川奶奶还乘孙川不注意与我们两位老师交流,说:“孙川这孩子蛮听话的,就是有的时候需要鼓励,多表扬表扬,要说他好。”刘老师说:“我们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们会多关心他的。”上课时,孙川坐的很好,我就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也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孙川,结果孙川快乐而又快地吃完了点心。

放学时,奶奶来接孙川,孙川特别的高兴,飞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抱住奶奶说:“今天老师表扬我的,说我表现好。”

家庭的教育故事(七)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就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向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仍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这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点评:爱心是最宝贵的,正如,古人所讲“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在孩子的心灵中及早地播下爱的种子最重要。

家庭的教育故事(八)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

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家庭的教育故事(九)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看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助他,保护他。

这时候,老鹰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提供一个能安心筑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说:“等你再孵蛋的时候,你可以把蛋放在我的怀抱里孵化。因为你是我的飞鸟,所以我理应好好照料你。”

于是,事情如此这般地发生了。

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上一页:一树花开作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