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研究论文

文章 2019-07-23 09:17:03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 要:社会需要楷模,大学生同样需要榜样引领。挖掘、宣传和学习好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重点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意义、原则和机制。

关键词:先进典型;大学生;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环境。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大学生中挖掘出普遍认同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推动大学生学习他们,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大学生一般群居生活,彼此之间很容易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朋辈之间的先进典型在大学生中往往具有导向作用,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能有效帮助大学生纠正自身行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因此探索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面临的问题

1、先进典型形象过于完美化,真实性不足 高校在选树先进典型时,喜欢全面完美的先进典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榜样效果,很少考虑真实性,这就造成很多时候将先进典型包装的过于完美,这样往往得不到大学生的认同,还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2、先进典型工作过于形式化,影响力不够 高校在开展先进典型工作时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现象,给人感觉就是一阵风,而且选树的先进典型让大学生感觉相距较远,难以达到共鸣,其影响力和感染力自然不够。

3、先进典型机制过于传统化,持续性不强 高校评选先进典型仅仅停留在评选上,往往搞成临时性的活动,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策划,更没有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在大学生中进行深入推广形成持续性。

三、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原则

1、挖掘原则——先进性、真实性和群众性先进性是指先进典型必须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具有感人的事迹和成绩,具有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切不可挖掘得过多,也不可轮流坐庄;真实性是指先进典型必须是事实存在的,事迹是真实的,决不能夸大或编造;群众性是指先进典型必须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肯定,而且必须是可以学习的榜样,切不可望而不可及。

2、宣传原则——导向性、针对性和普及性导向性是指宣传过程中要突出正面宣传和值得学习的精神,要避免宣传模糊化及对榜样误传;针对性是指要结合先进典型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群体的大学生中有所侧重的宣传不同典型,达到人人都有学习的对象;普及性是指尽可能地扩大宣传普及的范围,采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以达到育人效果。

3、学习原则——内化性、实践性和持续性内化性是指要引导大学生对先进典型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践性是指将先进典型的精神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持续性是指对先进典型的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搞成临时性的活动。

四、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机制

1、挖掘机制——以挖掘先进典型为契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应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各方面表现,有针对性的挖掘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可以是优秀学生典型,也可以是见义勇为典型,也可以是自强自立典型,还可以是爱心奉献典型等等。在挖掘过程中,要坚持真实性,要打破完美观,只要有一个方面可以引起大学生学习和借鉴就可以树立为先进典型,要做到让大学生见到人、见到事、见到精神,让大学生感到可敬、可信、可学,这样才会贴近学生,才会影响学生,才会更容易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要用先进典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2、宣传机制——以宣传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应积极总结出先进典型的好行为,探索先进典型的成长成才规律,结合大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有效运用网络、报刊,举办报告会、座谈会,拍摄教育片,编演话剧等形式,用生动感人的事迹和真挚可敬的情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使大学生不断受到心灵震撼和思想共鸣,教育大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学习目的,提升文化素质,推进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在具体开展工作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切不可奢望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让大学生接受先进典型和学习先进典型,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网络,一步一步的去教育引导大学生,不能搞成形式主义,应付了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