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语录锦集

文章 2019-07-23 12:37:49 1个回答   ()人看过

篇一:明朝那些事经典语录

不能富贵非因宿命只缘懒,难成大器既贪诗酒又恋花。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

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

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

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 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

〖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此一瞬已是永恒。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谁曾忆,万军丛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朱厚照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想当初,开夜宴,何等奢豪。想当初,势顷朝,谁人不敬?

如今寂廖荒店里,只好醉村醪,如今势去时衰也,零落如飘草。

--魏忠贤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你体谅我的激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你的身后之事托付于我。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因为你的信任,和尊重。--杨涟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杨继盛

〖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唯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杨涟绝笔

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东林党

篇二:《明朝那些事儿》的24句话,教你玩转权利的游戏

1.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2.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3.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5.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6.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

7.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8.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9.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10.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

11.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

12.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

13.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是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要隐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坚强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

14.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用最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

15.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眼前的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

16.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

17.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作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作勇气。

18.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

19.所谓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够消灭对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0.可惜,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21.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可能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22.是的,即使你拥有让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全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3.失败不算什么,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24.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权力在给人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篇三:明朝那些事语录

1. 文字是有感情的,感情酝酿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好看,不需要太华丽的词藻。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心无旁骛的力量。他认为,写作的时候能做到心无旁骛就已经成功了。

2.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3. 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脱离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

4.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5. 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

6. 史实丰富多彩,写起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读起来也更有趣,而所谓的历史内涵和规律却相当的枯燥。但请大家注意,掌握这些内涵和规律却可以让你拥有想象不到的能力。

7. 在我们的历史和生活中,有着很多非常奇妙的规则,这些规则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起着作用。比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以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图案是最美丽的,划分的结构是最合理的。很多的艺术高超的二胡演奏家发现,在胡弦的某个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优美,经过验证,那个位置正是胡弦的黄金分割位。

8. 这些规则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这些规则去做,你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违反这些规则,你将受到它的惩罚。

9.即使没有朱元璋,也会有李元璋、王元璋来完成历史的使命,推翻旧的王朝,建立新的帝国。历史是一个好客的主人,但却从不容许客人取代它的位置。历史也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可以支配创造的。所谓时势造英雄,实乃至理名言。

11. 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

12.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14. 事实证明,人只要不怕死,是什么奇迹都可能创造的。

15. 即使你的敌人无比强大,即使你没有好的应对方法,但只要你有敢于面对强敌的决心和勇气,你就会发现,奇迹是可以创造的。

16. 失败算不了什么,希望的丧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17. 在我们的思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而创造性思维就是专门来消灭这些盲点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并不一定是提出多么高明的主意,很多时候,这种思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方法。

篇四:明朝那些事的经典语录

《明朝的那些事儿》经典语录: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篇五: 明朝那些事儿

孔子和韦编三绝

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陆游的书巢

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他晚年时体弱多病,仍勤读不辍。他将自己的住室命名为“书巢”,题写了“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联句以明夙志。朋友问他为什么取巢为名,他回答说;“我的房子里到处是书,或者放于籍内,或者置于桌上, 床上铺的是书,枕的也是书,信仰四顾,没有无书之处。”朋友进屋一看,果然到处都堆着书,一不小心还碰倒了一摞书。朋友不由得笑着说:“真是个书巢啊!”

偏爱读文学类的书籍的我,总以为历史类的书籍表达严谨,人物刻板,没有让人回味的空间。在一个酷爱历史的学生的影响下,我最近仔细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 该书主要写明朝的兴起,兴盛,衰落直到灭亡的整个过程。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崇祯皇帝300多年的历史,作者当年明月用幽默诙谐的语调,崭新独到的视角,精辟凝炼的评述,彻底颠覆了我对历史的陈旧观念。第一次发现原来历史不只是枯燥乏味的,历史也可以鲜活有趣,历史也可以让人捧腹大笑,然而笑过之后往往又能给我们带来思考。

从这部书中,我感悟到很多……

在书里,自始自终都蕴含着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支持着郑和七下西洋,在咆哮的大海面前毫无畏惧;这股力量支持着于谦打响北京保卫战,独自面对凶险而未知的前途,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于危难之间;这股力量支持着王守仁在荒芜之地开垦,历经艰辛后幡然顿悟,创立伟大的“心学”,将中国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影响了无数后人;这股力量支持着戚继光深夜渡海击寇,再强大的敌人都挡不住他与戚家军前进的脚步,如同数百年后的红军一般,保家卫国;这股力量支持着徐阶韬光养晦,也许曾被无数人指责胆小、懦弱,但他笔挺的脊背昭示着他从来没有忘记夏言的枉死和杨继盛所受非人的折磨;这股力量支持着张居正在几十年的权利斗争中,用尽了所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的手段,但确是为苍生,为黎民,他付出了他所能奉献的一切。我们可以称它为正义,良心,理想或者它只是一种精神。

是的,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里闪耀光芒,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的异于常人,而是在于他们的心里,能够装着百姓,一群与他们毫无相关,素昧平生的人。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自己的官僚,当皇上的宠臣,享受富贵,衣锦还乡或者只是安分地完成自己的一生,最后平淡地终老。然而,因为那一份责任,那一份理想,那一份正义,让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好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8.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国家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课外读物:

1、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

2、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作品集

3、《鲁宾逊漂流记》 (英)笛福著

4、《草房子》 曹文轩

5、《童年》 (俄)高尔基

6、《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7、《木偶奇遇记》 (意)卡洛·科洛迪著

8、《普希金童话》 (俄)普希金著

9、《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英)joko罗林

10、《小王子》 (法)圣埃克苏佩里著

11、《金银岛》 (英)史蒂文生著

12、《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柯南道尔

1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刘易斯·卡洛尔著

14、《骑鹅旅行记》 塞·拉格洛夫著

15、《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16、《格列佛游记》(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