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走进童画世界

文章 2019-07-23 16:39:02 1个回答   ()人看过

绘画是孩子们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孩子们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绘画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过绘画感性地把握世界,用绘画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所想到的,表现他们所喜欢的、所厌恶的。每个孩子都有绘画创作的欲望和潜能,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面对孩子们的画所表现出来的“稚”和“拙”时,我们更要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和指导他们。

一、贴近童心,理解童画,感受童真。

儿童画是孩子们自我表现能力的体现,它反映着孩子本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唯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了解孩子画画的动机,了解他想表现什么,理解了孩子才能理解他的作品。

在一次描绘夏天情景的绘画活动中,高正超小朋友在他的绘画纸上添画了一个淡蓝色的太阳。“太阳为什么是淡蓝色的?”他指着画说:“因为夏天很热,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会流很多汗也会晒黑,有了一个淡蓝色的太阳,他们就可以凉快点了。”又如,在一次“能干的我”命题绘画的活动中,顾佳萍小朋友在她的绘画中这样表现:一个高大的女孩,长着许多的手和脚,每一只手上都拿着不同的东西,有碗碟,有拖把,有鸡毛掸子……她认为多一些手和脚就能帮妈妈快速地去做很多的事情了。可见,孩子的画与他的生活经验和他的认识、情感是密切联系着的。很多时候,孩子的画都极为夸张,他们总是把自己喜欢的,或者特别有感受的形象画得非常夸张:和房子一般高的花,小姑娘又圆又大的眼睛,游泳健将的长胳膊,长大腿等,这些都是孩子们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虽然这些稚拙可爱的形象与真实相距甚远,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表现能力,他们照样能把自己的感受清楚地画出来,因而,我们在衡量儿童画这种能力的标准时,不能仅限于“像不像”、“美不美”、“行不行”,不能过于苛求真实和准确,要给他们表现的自由和空间。当你看到一张张孩子们尽情发挥创作出来的画时,你会被无尽的童真的魅力所深深震撼着。

二、创设童境,培养童趣,鼓舞童心。

孩子们具有自我表现的热情,想象创作的欲望。在整个绘画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孩子很多的绘画技巧的知识,而在于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用启发性和艺术性的语言帮助孩子通过自身的感知与体验,让孩子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用多种方式来获取审美表象,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在面对我班许多孩子胆小、怕说、不敢画的情况下,我利用墙饰的布置变换及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努力营造活泼、积极的气氛,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充分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还通过在让孩子们去感受他人的作品的色彩、线条、形体等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孩子们尝试大胆地、创造性地运用色、彩、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画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我们满腔热情地与孩们共同享受绘画的乐趣,使孩子感到他的画得到了大人的首肯和接纳的同时,更要及时地对儿童画本身的表现、长处和进步给予以确实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孩子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描绘周围的世界,从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的鼓舞,增强自我表现的信心和主动绘画的积极性。

三、丰富经验,发挥想象,提高创造。

儿童画是孩子的思想表现,内涵着他情感的变化,反映着他的经验和感受,体现着他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内涵丰富的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孩子本身,唯有不断地丰富孩子们的经验,扩大知识眼界,利用散步、参观、观看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孩子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活动中捕捉美、发现美,才能激发他们去表现美、去创造美。

在“奇妙的机器人”主题想象绘画活动中,我先通过观看科教片让孩子们了解机器人的用处,再通过开办机器人的展览活动,让孩子们观察不同形态的机器人,接着还组织孩子们进行“小小发明家”的讨论活动来激发孩子们想象创造的积极性,于是在孩子们的画纸上展现出了多样的内容:有的机器人娇小玲珑,能钻进人的身体里,为人治病;有的变化多样,能上天入地,排除万难;有的钢筋铁骨,有的力大无穷……就这样,一幅幅充满着孩子们无尽想象力的创作展现出来了。又如,在进行脸谱设计的创作活动中,我首先将各色各样的脸谱面具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看一看,戴一戴,玩一玩,在提出“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后,引导孩子们讨论脸谱的色彩、造型、图案等特点,如,启发孩子思考脸谱上都有哪些颜色;是如何搭配的;脸谱上的神态、神情是如何的;图案又是怎样的,使孩子们感受到脸谱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了解对比色的装饰性及图案的对称性等特点,此外还通过欣赏京剧表演让孩子们了解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的联系,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国粹的独特韵味,最后我请孩子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 真实感受,说说对各种脸谱的喜爱,这时我便鼓励孩子们发表不同的意见:有的喜欢黑脸包公的公正无私,有的喜欢红脸关羽的英雄形象,有的却喜欢白脸小生的滑稽模样。于是,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就有了多样的,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我们还看到,连平时表现力一般的孩子在他的创作中也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想象也更为丰富了,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起来,作品的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绘画的创作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进行创造的自信,把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应该说,绘画在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低估的,而我们唯有走进童画的世界,才能带领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成长起来!

[教育论文走进童画世界]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