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

文章 2019-07-01 08:56:08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圣诞节的故事你听过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1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某地的一座小城镇。圣涎节就要到了,窗外大雪纷飞,市议会议长斯塔尔鲍姆博士家的大客厅里却是炉火通红,一片暖融融、喜洋详的气氛。

博士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克拉拉、儿子弗里兹忙得正开心,准备过节,客厅中央竖起了一棵装饰一新的圣诞树,今晚将要举行圣诞晚会。

挂钟“当当当”敲了几下,门开了,孩子们跟着父母来到这儿作客。博士夫妇给孩子们戴上了漂漂亮亮的纸帽,同时祝贺他们的爸爸妈妈圣诞节快乐。孩子和大人们围着美丽的圣诞树,兴高采烈地跳起了小步舞和塔兰台拉舞。客厅内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要发礼物了,孩子们乖乖地坐在那里。忽然,屋内的灯光像喝醉酒似的摇晃起来,大挂钟上那只吓人的猫头鹰张开了翅膀。一位长得很像猫头鹰、留着一把长胡须的老头,胳肢窝下夹着个大盒子,从门口走了进来。孩子们看到他那可怕的模样都吓得躲到了大人们身后。博士哈哈大笑,原来他不是别人,而是博士的老朋友——市议会议员德罗塞尔梅那。

老头笑眯眯地从大盒子里拿出一件件礼物,克拉拉和弗里兹都瞪大了眼睛瞧着。忽然,德罗塞尔梅那像变魔术一样,先取出一棵卷心菜,然后拿出一块大蛋糕,分迭给克拉拉和弗里兹。克拉拉一点也不喜欢这东西,差点哭了出来。老人又突然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玩具士兵,它居然在大家面前跳起了华尔兹舞,可好玩啦。孩子们又惊又喜,克拉拉也破涕为笑。

时钟敲过十点,孩子们睡觉的时间到了。但克拉拉和弗里兹正玩得高兴,他们要把木偶玩具都抱进卧室里。爸爸妈妈都说不行!你们去睡觉,木偶都放在客厅里。”克拉拉立刻撅起小嘴。德罗塞尔梅那见小姑娘一脸不高兴,又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木偶送给她。这个木偶模样真怪,手和嘴都很大,脸难看死了。“这是什么人克拉拉疑惑地问。德罗塞尔梅那回答:“这叫胡桃夹子 ”他顺手摸一颗胡桃放进夹子中夹碎。清脆的夹胡桃声让弗里兹感到很有趣,他也接过来玩了几下。克拉拉要哥哥把夹子还给她,可弗里兹还没有玩够,两个孩子谁也不肯让谁,争了起来。

老头见状抓过弗里兹手中的胡桃夹子,交给了克拉拉。弗里兹不顾一切地撂住木偶不肯放手,结果弄坏了。克拉拉伤心地哭了起来,然后把它抱到木偶们睡的床上。德罗塞尔梅那装成医生给胡桃夹子看病,把手绢缠在它的脑袋上。

不一会,弗里兹将胡桃夹子忘了。他和小伙伴们举着礼物,又是敲鼓又是吹号,玩得痛快着呢。博士夫妇领着客人们跳了最后一段舞蹈,然后大家互道晚安,休息去了。

夜深人静,圣诞树上罩上了一层银光闪闪的月光,空荡荡的客厅安静极了。穿着睡衣的克拉拉轻手轻脚地溜了进来,朝放着胡桃夹子的小床走去。突然,挂钟上的猫头鹰扑腾一下张开翅膀,随后挂钟响起了午夜12点的报时声。

这时,一只大耗子窜迸了房间,克拉拉害怕地躲到窗慢后面,蜡缩到长沙发上。咦——圣诞树和树下那些玩具好像突然长大了!连那些玩具士兵也越长越高了。耗子变得好大好大,大模大样地在克拉拉身边蹦来跳去,真奇怪!瞧,士兵们和耗子开仗了!耗子们在耗子王的带领下猛烈地攻打士兵,士兵们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了。

突然,胡桃夹子翻身下床参加战斗,他勇敢地指挥士兵向耗子发起反攻,耗子王和胡桃夹子对打起来,耗子们乘机围攻胡桃夹子。眼看胡桃夹子就要败下阵来,克拉拉忘了害怕,拿起自己的拖鞋砸向耗子王的脑袋。胡桃夹子顺势猛刺一剑,结束了耗子王的性命。其他耗子纷纷逃散。

他们被领到城堡里一个豪华的大厅中,主人要在这里举办盛大的舞会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王子把克拉拉介绍给女王。女王问起了王子的近况,王子跳了一段舞,讲述他大战耗子王、克拉拉危急时刻解救他的传奇故事。女王高兴地庆贺王子的胜利,下令开始跳舞。舞台上展现出一系列绚丽多彩的舞蹈:

“巧克力”一一活泼洒脱的西班牙舞;“咖啡”——神秘兮兮的阿拉伯舞;“茶”——小巧玲玩的中国玩偶舞;“糖棍”——欢快豪放的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杏仁”——一群牧羊女在长笛舞曲伴奏下的舞蹈;“酒心糖果”——法国童话中生过许多孩子的“生姜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舞蹈;“花之圆舞曲”——圣诞蛋糕上用奶油做的朵朵玫瑰花跑下来跳的一段欢快华丽的舞蹈。

最后,糖果仙子与骑士在钢片琴清脆的“丁冬”声中,跳起了雍容华丽的双人舞。

克拉拉被这些五彩缤纷的舞蹈迷住了,女王把耗子王头上的王冠送给她,更使她惊喜万分。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结束了糖果王国的旅行,在女王、仙子和骑士等人的祝福声中依依不舍地离去……

突然,躺在沙发上的克拉拉醒了过来,原来她在圣诞之夜做了一个幸福、甜蜜的梦。

发生在圣诞节的故事2

这是已故美国总统里根在纪念二战胜利40周年的演讲中,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圣诞故事,鼓励国家之间的宽恕和和解。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这个圣诞节,重温他讲过的故事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圣诞夜。此时,欧洲战局已经出现逆转,越来越不利于纳粹德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军发起反攻,德军节节败退;但希特勒不甘失败,疯狂挣扎,孤注一掷,于12月16日,即圣诞节前8天命令德军在欧洲西线战场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发动发动一场被称之为“突出部战役(Battle of Bulge)”,对盟军突袭,以期突破英美盟军战线,将西线一分为二,歼灭盟军有生力量,并占领安特卫普,切断盟军供给线,迫使盟军谈和。

这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双方在这场亦被称为阿登战役的一役中共投入兵力近百万;战争在暴风雪中展开,德军利用恶劣的天气突然进攻,盟军空军无法行动,加上守军没有战斗经验,一度让其占据上风。战役开始的第二天,残暴的纳粹党卫军在战区无视战争法规则,滥杀了上百名美国战俘。盟军在不利的情况下顽强坚守和反击,最终获得胜利。

整个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双方伤亡惨重。德军伤亡人数达10万,盟军伤亡8.1万,其中美国士兵占95%以上,达7.7万人,牺牲近2万将士,是美军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其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的故事发生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战区德方一侧的许特根森林(Hürtgen Forest)深处,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维肯(Elisabeth Vincken)的德国妇女,因在亚琛城内的家和糕饼店被盟军空中轰炸摧毁,为了逃避战乱带着12岁的儿子弗瑞斯,住在林中一个用于狩猎的小木屋里。虽然突出部战役在小木屋不远处的四周展开,枪炮声清晰可辨,但密林中还算安全。

圣诞之夜,母子二人极其盼望在镇上工作的父亲休伯特回家团聚,共度圣诞。为了圣诞晚宴,伊丽莎白还养肥了一只名叫赫尔曼的公鸡(以纳粹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命名),等着丈夫归来,宰杀了吃一顿团圆饭。弗瑞斯的父亲此刻应征在德国民防消防队服务,一家人还指望他送食物活命;不过大雪封山,父亲回家的机会很小。

突然,小木屋门前传来了一阵梆梆的敲门声。

小弗瑞斯以为父亲回来了,跑过去开门,但母亲伊丽莎白很快吹灭蜡烛,拦住他,自己上前把打开门,两名戴着钢盔的士兵站在门前,另一名则躺在雪地上,像死去一样。其中一名用他们不懂的语言企图和他们沟通。然后,指着躺在雪地的人说个不停。伊丽莎白意识到这是敌方的美国兵!

原来,这是这三人是美军第8师第121步兵团的士兵, 在满天风雪中与自己部队走失,他们一面躲避德军的追击,一面寻找己方阵地,已经在森林整整徘徊了三天三夜,饥寒交迫,身上满是冻伤。其中一个美国兵大腿中弹,失血很多,能否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他们持有枪1支,可以强入民宅,但是他们却礼貌地敲门请求小木屋主人留宿。

伊丽莎白虽然听不懂对方的话,但她明白美国兵的意思。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听着美国士兵的恳求; 沉默了一阵后,伊丽莎白请他们进屋。她将伤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将床单撕开做成绷带为伤兵裹伤。她让儿子去弄一桶雪,为冻伤的士兵揉擦手脚,又让他去把赫尔曼捉来杀了,另外多拿6个土豆做圣诞晚宴。

不久,小木屋便弥漫着烤鸡的香味。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发现她可以和另一位美国兵用法语交流,紧张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

不一会儿,又传来梆梆的敲门声。弗瑞斯想,多半是其他迷路的美国兵,走去开了门,结果发现4名德军士兵站在门口。弗瑞斯顿时僵在哪里。尽管是孩子,但连他也知道纳粹德国规定,收留敌军者格杀勿论。伊丽莎白冷静地出来对带队的德军下士说,“圣诞快乐!”下士说明他们与自己部队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希望借宿一晚。伊丽莎白说,“欢迎进来暖和身子,也欢迎和我们共享圣诞晚餐,不过我们还有其他客人,这些人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容纳他们。”德军下士马上警觉地追问,“里面什么人,是美国人吗?”伊丽莎白问答说是,并说,“今天是圣诞之夜,谁也不准在这里动干戈,请将武器放在门外。”德军下士死盯了伊丽莎白一阵,放下了武器,走进小木屋。

小木屋内的美国大兵紧张起来,连忙掏枪。一名叫拉尔夫布兰克的士兵已经亮出了手·1枪,准备射杀进门的德军,但伊丽莎白喝住了他们。她用法语说了同样的话,“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把枪给我。”伊丽莎白从布兰克手上收缴了他的手·1枪。然后,她安排狭路相逢的敌对士兵坐在桌前,因为房子狭小,美、德士兵不得不紧紧地挤在一起,肢体碰触,气氛仍然紧张。他们彼此提防着,谁也吃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伊丽莎白面带微笑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忙来忙去准备圣诞晚餐。

几分钟后,小木屋的温暖,食物的喷香,尤其是主人的热情,让对立双方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随后,美国兵将自己的香烟盒掏出来,请德国士兵抽烟,德国兵则从背包中拿出一瓶红酒和一块面包与大家分享。其中一名德国兵看见受伤的美国兵,走过去为他检查伤口,并用自己的急救包为他处理包扎枪伤。原来这位德国士兵几个月前曾是海德堡一所医学院的学生。他能用英语与美国兵交流。他告诉美国兵说,因为天气寒冷,伤口没有感染,仅是失血太多,并无生命之虞,休息和营养会使他恢复健康。此时,彼此的疑心已开始消失。

晚餐端上了桌,伊丽莎白开始做饭前祈祷,她含着眼泪祷告说,“感谢主的恩典,让大家能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尽早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大家都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

话音未落,士兵们已泪流满面,他们为伊丽莎白的祷告深深打动,战场上结下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心中向往着家乡和亲人,充满着对和平的期待。

用完晚餐后已至午夜,大家踱出小木屋。此时,暴风雪已停,暗蓝的天空群星闪烁。他们不约而同地仰望星空,寻找那颗伯利恒之星。

随后,曾相互殊死厮杀的7名士兵在一个屋檐下同床共眠,温暖舒适地度过了平安夜。

第二天早上,伊丽莎白给美国伤兵喂了鲜汤;德国下士用地图告诉美国兵他们阵地的所在地,并特意告诉他们不要去蒙夏镇;因为德军已重新占领该地区,去那里等于自投罗网。德国兵还做了一副担架,给美国伤兵使用。双方再三感谢伊丽莎白和弗瑞斯之后,握手告别,朝不同方向离去。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1958年,弗瑞斯结婚并移民到夏威夷开了一家比萨饼店。在美国朋友的敦促下,他把这个经历写了出来,投稿给《读者文摘》发表。

多年来,弗瑞斯一直想与7名士兵重逢,但迟迟不能如愿。1995年,美国电视节目《未解之谜》将他的故事制成视频播出。不久,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镇一家养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未解之谜》,他那儿的一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故事。很快,相隔50年后,弗瑞斯和拉尔夫再次见面。二人相拥,喜极而泣;拉尔夫对弗瑞斯说,“你母亲救了我们的命!”

后来弗瑞斯又联系上了另一名美国兵,但他却未能找到德国士兵。

弗瑞斯2002年过世。同年,好莱坞出品了一部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片名叫做《寂静的夜》。

里根总统引用这个故事来总结二战经验。他说,“善一定会压倒恶,自由一定会压倒极权!”事后,里根总统还表示这个故事要反复讲,因为构建和平与和解的故事永远也听不够。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伊丽莎白是个普通的德国妇女,在残酷的战争中,她有勇气制止杀戮,保持人的尊严;显然,她的勇气源于耶稣基督的博爱情怀,以及人性的恻隐之心,善善之心和恶恶之心;她的善心善行超越敌友、超越种族、超越国家,唤醒了敌对双方内心深处的人性;正是这永不泯灭的人性才是珍贵和平的最后保障。

让我们在欢度节日之际,静思圣诞的真正意义,以基督的精神用爱心化解仇恨, 祈愿受害者施予宽恕,祈愿旁观者获得勇气,祈愿作恶者回归人性,祈愿天下所有人免受战乱、暴虐和恐惧,共度一个快乐祥和的夜晚。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