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平倭寇的历史故事

文章 2019-07-01 10:43:31 1个回答   ()人看过

五月的一天,本来热闹非凡的台州城竟变得像死一样寂静,家家店门紧闭,连一条狗都看不到,只有风卷着残叶在地上打旋,这空空的街巷使人觉得好像有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半个时辰前,一个过路客商带来一个可怕的消息:“大批倭寇已经到达五里外的花园街了!”顿时,街上的人惊呼起来:“快跑呀,再不跑就没命啦!”

城里城外的百姓慌成一团,纷纷扶老携幼,准备逃命。

倭寇就是由日本人组成的海盗,他们每年趁东南风起的四五月间,驾着船到中国沿海地区骚扰、抢劫。他们不是一般海盗,大多是一些寺院雇用的武士,也有在内战中留下的残兵败将和一些游手好闭之徒。到了明朝中期,他们活动更加猖獗,带着刀枪剑翰,火枪火炮,先在海上抢劫渔船,又到陆上打家劫舍,使我们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人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无可奈何。

镇守在浙江、宁波、绍兴、台州一带的将军叫戚继光,他在16 岁就立下保卫海防的志向,17 岁那年,继承父职,当上了指挥官。这天中午,他刚端上饭碗,忽然传来倭寇侵扰台州的消息。戚继光把饭碗一推,说:“好哇,我正在等他们呢!”他立即带领人马,火速赶到台州城下。

这时,倭寇们正在城里作恶,砸门声,吆喝声,哭叫声,把整个台州几乎抬上了天。

戚继光顺着大街朝前走,正巧碰上二百多个倭寇背着大包小包往这边跑来;领头的是一个叫吉野三郎的家伙。这是个独眼龙,据说,他的另一只眼就是在抢劫时被渔民用鱼叉戳瞎的。

吉野三郎见到迎面而来的戚继光,先是一怔,随即镇静下来,迅速将队伍排成“一”字形,大步上前迎战。戚继光命令将士们后退几步,用火器迎头射击,“轰轰”几下,把倭寇打得全趴下了:剩下的很快变换成两路纵队围攻戚继光。戚继光将令旗一举,主力、伏兵一齐出击,倾刻间把敌军分割得七零八落。将士们在戚继光的指挥下猛冲猛打,倭寇溃不成军。独眼龙趁着混乱之际,跟着剩下来的倭寇夺路而逃。戚继光大喝一声:“追!”一阵马蹄声如鼓响去,一口气又追杀了三百多个敌人。

这一仗,缴获了长枪、弓箭等战利品六百多件,救出被掳的男女四千多人。

回到营帐,卫士跑到桌边端起碗,失声惊叫:“嗨呀,将军,饭还没凉呢!”

戚继光一摸饭碗,果真还有热气,便笑笑道:“那好,不用热了,我接着吃。”

“花园街之战连一顿饭功夫都没用就大获全胜,戚将军真神啦!”附近的百姓奔走相告,台州城的百姓更是欣喜若狂,他们纷纷从山上跑回家,集合好队伍,敲锣打鼓,抬着大匾来感谢戚继光。戚继光连连摆手:“太早了,太早了,倭寇的大批人马还在后头呢!”

这以后,咸继光又一连多次打退倭寇的进攻,沿海一带再也没看到倭寇的影子了,台州的渔船又敢出海捕鱼了。

当时,明朝将士大多是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军队装备也破旧不堪,士兵的盔甲都是用纸片缀成的,行军打仗连营帐也没有,只好在路边的旅馆里投宿。军粮奇缺,使得将士们长期吃不饱肚子。这样一来,谁还愿打仗?

一个冬天一过,戚继光手下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

从小生长在军人之家的戚继光对这些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一直在想改编军队,建立一支勇猛善战的新军。

他曾多次向上司提出招兵、练兵的建议,但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559年,上司才准许他作一次选兵、练兵的尝试。

戚继光激动万分,当夜和几位将官在大帐中拟定出一整套招兵的标准。

他认为,身体壮实,皮肤像泥土一样黝黑的农民、渔人才是最理想的士兵;相反,那些眼神轻灵,细皮嫩肉的市井刁滑之徒是决不可以征招的。

一次,戚继光骑马路过一个渔村,正好那里发生了一场械斗,一方是五大三粗的矿工,一边是黑如泥鳅的渔民,鱼叉、棍棒上下翻飞,不少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没有一个求饶的。戚继光勒住马缰,正想上前阻拦,忽然灵机一动:这不是选兵的最好机会吗?

那些械斗的矿工、渔民见来了个大官,一起围上来向他告状,七嘴八舌,乱纷纷的。

戚继光这才得知,他们是为争夺从倭寇手中夺回的战利品而发生争执的,一方说那堆衣物是倭寇从他们那里抢的,一方说是从他们渔船上掳的。

争论不下,只好动武了。

戚继光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你们哪,都不想想,万一倭寇真的打过来,这样东西一样都不存在了,你们还争什么呢?眼下,应该万众一心,对付倭寇呀!”

戚继光趁机向大家说起倭寇在沿海的兽行,激起在场人的愤慨。有个叫犟伢的年轻人,拨开众人走到戚继光的面前,大声道:“将军,让我参加你们的队伍吧,我要跟着你去杀尽倭寇!”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小伙子站了出来,

“将军,收下我吧!”

“还有我,收下我吧!”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