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图》课文原文及鉴赏

文章 2019-07-01 12:00:11 1个回答   ()人看过

《吴山图》记(归有光) ◇原文 吴、长洲二县,有郡治所,分境而治①。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②。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③。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④。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⑤?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⑥。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⑦。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注释 ①分境:划分地界。

②同年友:又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为同年。

③增重(zhòng):此言有所发展、加强。

④尸祝:祭祀。浮屠:佛教徒称释迦牟尼。老子:春秋时人,道教尊为祖。浮屠、老子之宫:代指称佛庙和道观。固宜:原本就是应该的。

⑤惓惓: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⑥此三句谓:因此知道贤良的人对自己到过的地方,不仅使那里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他也不会忘记那里的人民。

⑦内庭:宫禁以内。展玩:欣赏玩味。太息:大声叹息。

◇鉴赏 本文是作者为《吴山图》所写的题记,以简洁的笔墨,既写出了吴地的山光水色、风物名胜,同时还刻画出了一位与人民有深厚感情的贤良之官的生动形象。风格清新淡雅,语言简洁明畅。

因为是为《吴山图》作题记,自然是从吴县内的山落笔。仅用“郡西诸山,皆在吴县”,来表现吴县乃群山攒聚之地,虽是寥寥八字,却在读者的眼前描绘了数峰绵延的远景画面,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

[《吴山图》课文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