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故事大全

文章 2019-07-01 18:57:19 1个回答   ()人看过

汉字可以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了。它从原始人用以记事的简单图画,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兼具音、形、意、韵的独特文字。在世界诸多文字中,绽放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彩。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汉字故事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汉字故事大全

大篆

大篆又叫做籀文。《说文解字》保存了220多个籀文。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规旋矩折之意多”。

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部分秦国金文,都属同一字体,统称大篆或籀文。大篆笔道匀称,字体整齐,是当时官定的标准文字,曾长期使用。

隋唐之际,在天兴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了十个石碣,样子像高脚馒头,又有些像鼓,就起名为“石鼓”。每个石鼓上都刻着一首六七十字的四言诗。据专家考证,这些石鼓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的东西,这些诗是歌颂秦王的;石鼓父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北宋时发现了三块刻字石头,文字内容是秦王诅咒楚王,后人称上面的文字是“诅楚文”。

隶书

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因为籀文圆转弯曲的笔道太多,写起来很费时间,所以人们在非郑重的场合,就将字写得草率一点,一些本该工整的弧形笔道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这种字体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隶书分秦隶、汉隶和八分。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为八分。

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说:“下士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其实,秦人写简笔字并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才有。历年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笔划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都出于当时的工匠之手,已是隶书的雏形。程邈本是小吏,在狱中对照大篆把他熟悉的简体字加以整理,也是合乎情理的事。

关于隶书的起名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这种字体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差役、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汉字由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演变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隶变之后的汉字形体,基本就接近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了。

宋体字的来源

中国文字有正、草、隶、篆、行五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询)体、严(真卿)体、柳(公权)体等等。真是体中有体,令人目不暇接。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的创始人是秦桧。这个秦桧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

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虽然源于宋代,但是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