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里的青春期散文

文章 2019-07-01 22:24:12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的青春期像是一部黑白的默片电影,动作夸张且压抑冗长。

青春期大约就是中学时代,回想起来,鉴定自己青春期到来的是生物老师通过生理知识的讲述,最终下的结论就是“大家现在正值青春期,马上就会理解我讲的内容”。而老师讲了一节课的内容却是在大家为了掩饰慌张而窃窃私语中讲完的,讲了什么?还是回去自己慢慢看书吧。

就这样,我的“青春期”不慌不忙地就到来了,周围都是同龄人,大家谈论的话题都近似,看不出他或者她哪里有了鲜明的变化,连自己也是如此,除了几个男生会因为几句不合适的话大打出手,几个女生在一起上演一场脑补过多的戏,想着青春期不过如此啊。

可能是由于我成熟的较晚,所以在大家陆陆续续进入青春期时,我才晃晃悠悠地迈进去,像是每天目睹一面大镜子在眼前,反射着我的一切,检查着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从那时起,我开始在意原本随意留的发型,说是随意,其实就是从小到大就在家门口的理发店理的,理发师是一对夫妻,年龄比我父母还大上许多,因为他们的小儿子和我一个年级,而我当时的发型也只是随口的一句“剪短”。到底多短?我没细说,看着办吧。以至于我每次理完发都像个假小子,回家抱怨两天,等着它一点一点长长,可是周而复始,长了去剪,短了等着长长,直到某位男性同桌在周一的早晨夸张地喊着:“你怎么把头发剪这么短?像个男生。”

从那时起,我开始在意自己的发型,从小一直留着短发,妈妈说她忙,小的时候没有时间给我整理头发,所以短了好打理,梳两下就可以去上学了。我开始想留长发,可是突然让我扎起辫子,我又是觉得百般别扭,就像是秃子留起头发那样别扭,后来我只是慢慢把头发留长,齐下巴那么长,瞒着老妈去了一家看起来时尚的店,虽然理完的效果不怎么样,可总算不被人说像个假小子了。

紧接着,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开始有了护肤的意识,可是总觉得自己的皮肤不好,别人看过来时,只期待别仔细看自己的脸,现在想想,哪有那么不堪,比起现在熬夜、对着电脑屏幕的脸来说,那时候简直就是剥了皮的鸡蛋,不需要厚重的遮瑕粉底掩盖疲劳,可是我依旧会在听到某某脸上长了青春痘时,回家反复检查自己的脸,虽然一个青春过去了,象征青春的痘痘也没出现。

可是有意无意的在意,到后来都会变成一个词——自卑。

那种自卑在后来无数次回想起来,都想跑到当时的我面前,揪着耳朵大声告诉自己:“抬起头来,你很好!”可惜于事无补,自卑像是一粒种子扎藏于心中,哪怕是有一丝丝波澜,都有破土而生之势,想着逃亡。

那时候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出众的地方,如果一直都在年级前十算是的话,其他的地方一无是处,早在初一,我开始长个子之前,矮小的我就开始有突破90斤的凶猛势头,那是青春期之前,无所谓的吃喝,父母怕长不高,拼命地投食,我大约是同龄人之中没毛病但吃保健品吃得最多的。

我胖,那时候,见过我的人都这么说,个子不高,而且胖,我知道自己体育课肯定会出丑,选择跑一圈就找个角落躲起来歇一歇,运动会从来不参加,也没我可以参加的项目,那时候觉得学习好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不想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说自己要学习,没时间参加,老师同学自然也不会为难。

虽然后来开始长个子,体重没什么变化,但有些东西不是外表改了,就相安无事了的,我开始由纯外表往更深的青春期迈进。出于害怕嘲笑,我学会先拒绝别人,怕自己一旦被拒绝,可耻的面子挂不住,那时候被男生表白都会嘻嘻哈哈地翻篇,不相信有人会喜欢我这样一无是处的女生,一无是处这个词真的是当时内心写实。表白完第二天再见面,男生依旧和我保持原样,我也依旧不动声色,想着昨天的表白是真的吗?现在想想,谁青春期里不是琼瑶阿姨的主角。

青春期里的人,动作总是变形的,每一样感情的流露都放大了一百倍,爱与恨,孤独与喜悦,都是。

我开始变得沉默,好学生的我开始不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着老师叫我起来,怕众多目光集中于我一点,怕万一说错了当中出丑,可是出于好学生操守,只要是站起来,不管会或者不会,都要开口说话,不会的也要说到自己实在回答不出来的地方,所以我能感觉的出老师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好学生的。

青春期伴随着众多八卦接踵而来,真真假假的,见风是雨的,无中生有的,听说的一方总要刨根问题,然后兴奋地传达给下一位听众,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否则被毁掉的古代文学典籍、神话故事,哪会流传至今。

如果说沉默与自卑是青春期给我留下的烙印,但它同样给我馈赠了一份礼物,那就是站到人群外面,并不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而是在这个角度,我学会了观察、倾听,我获得了一个向内观看的内部世界,我雕刻着自己,在那面大镜子面前,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我看来,青春期使一个人成了真正的自己,争吵反逆后开始有了区别于别人的个性,忧心忡忡想着未来时开始关注“理想”二字,不管怎样,它或多或少会决定今后的人生。

成长是痛苦的,我不赞美它,我的来路坑坑洼洼,我的成长跌跌撞撞,那必然是不光滑的成长,不接受大多数人的意见,在黑暗里摸索前行,到后来抓住一根藤慢,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想着被救赎,想着我不逃避了,你来吧,最后筋疲力尽地站到崖山,看着来路,发现那一段艰难的历程就这么轰轰烈烈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的青春期就这么画上不怎么圆的句号。

我并无兴致聊起的青春期给我留下最大的礼物,伴随着锋芒,照亮我,温暖我,有时也会烧伤我,刺痛我,我接受这一切,我接受心里的自卑与愤怒,我接受心里的爱与希望。

无论你留或者不留,有始有终的青春期只会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印记,在看到年少的孩子盼着青春期快点过去时,他们或许还不了解,只是听大人说青春期过去了,痘痘就消了,或者是那段时间莫名盼着长大,盼着有朝一日过着自己理想的生活,或者由于某种不明显的心理苦苦挣扎,想着何时翻篇,何时清醒。

可是现在,我想也许糟糕和美好都是一样的,苦闷和开朗都是殊途同归。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