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创新

文章 2019-07-02 19:32:41 1个回答   ()人看过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的内容是中学作文教学创新,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愿望。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要求的整齐划一,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同一方向,习惯于在教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范围内进行思维。这让本该丰富多彩充满灵性的作文变成了僵硬、呆板的应试之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做法,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在作文教学上大胆创新。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作文认知的创新

作文就是写文章。写作的目的无非就是生活、工作、休闲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随意、随机的,工作的需要要求精准、规范,而休闲的需要则要求精巧、优雅。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写话。”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就是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写作,即是用休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我们应当认识到,作者写作文的过程就是要借助文章这一交际媒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读者,即: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交际媒介)→读者。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只见文章而不见读者的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写作的,没有读者,我们就没有了写作的动机。学生的写作是出自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是随意的、随机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文章只要“通”即生活的,不要“好”即休闲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好文章,是思想观点好,并非形式上的矫揉造作”,“文章不是工艺品”。

二、作文教学操作的创新

1.增加命题的透明度

“命题必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而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如是可使练习与作文一致,见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叶圣陶) 我们过去的作文训练是一种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态,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失真状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这种状态,要把学生那种“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变学生的那种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发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了。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写作活动变成一种现实的交际行为,从而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那具体的做法就要求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的文题最忌陈腐老旧和假、大、空,而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新颖性、趣味性。只有这样的文题,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愿望,写他们心中所想,做他们心中所愿,才能使之投入到忘我的创作之中,而丝毫不感到作文的枯燥与乏味。

2.加大批改的参与度

作文批阅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反馈性指导,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在作文批阅中,师生缺乏应有的沟通,教师关着门改,学生盲目地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背靠背”式的批改。我们要将其变成“面对面”(轮流)+互相改的模式。

欧阳黛娜认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教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来批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从中提高认识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我十分赞同她的观点,所以在文章批改方面,我大胆放手,指导学生批改。

3.讲评扬长,激趣励志

讲评属于作文教学的再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每次作文后的评讲要实行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追根溯源。可以采取教师组织、参与,学生自评自读和小组互评的方法,从中吸取别人长处,补己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作文评讲的教师说了算包揽一切,又可以消除教师改得苦、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的低效毛病,达到省时省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其次,学生参与评析。在作文评讲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以集体评析、分组讨论、同学互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当众诵读或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评点:优点有哪些,哪里还需要改进,怎么改。讨论达成共识,异中求同,鼓励学生存在不同意见。教师指导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合适的地方也要用建议、商讨的语气,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文评价标准的创新

过去的评价标准只注重文本本身,而不去考虑作者、读者。现在我们的标准应该是“全面考虑,综合评价”。这是一种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的评价。

我认为,其中的“内容”包括:想说的、已说的 、说的程度(清晰度、准确度、明了度),只要合理就行;其中的“形式”主要考虑可接受性,包括:构思――不注重“巧妙”,应考虑“逻辑条理”;技法――不应刻意追求,可以忽略。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针对性、适应性(适应自己,适应读者)。

总之,作文教学上的创新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崭新课题。虽然我从作文本身的认知、作文教学操作、作文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讨,但还需要不断追求,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作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