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难为话题写作文

文章 2019-07-03 01:48:47 1个回答   ()人看过

阳光总在风雨后,历经苦难总能迎来曙光,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以苦难为话题写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以苦难为话题写作文篇一

常人只道一帆风顺多好,殊不知历经苦难亦美。

苦难,正如那一路的荆棘,没有那一路披荆斩棘的快感,何谈快意于成功,拥有美丽人生呢?

世人不知,是那一路的苦难,造就了成功。

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如果没有苦难先行,怎可磨炼其心志,使其异于常人呢?如果并非异于常人,为何受大任的,又偏偏是你呢?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懂得。

千古史册《史记》,其作者是受完宫刑的司马迁,而不是涉世未深、意气风发的少年。

试想,如果不是身受极刑,司马迁如何能抽身官场,专心写作;如何能毅然决然地抛弃功名利禄,如何能字字句句,饱含血泪,发人深思;如何能名垂青史,彪炳千古。是他那饱受屈辱,不甘就此湮没于历史大潮中,于是他写了《史记》,将自己从至微至陋的身份中解放出来,坚强地咬紧牙关,对那些眼里写着鄙夷、嘲笑的人给以沉重且有力的一击,是的,他以直面苦难的精神,书写了他的美丽人生。

提及地坛,总要想起那个“在大好岁月里,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他自己也说,他的一生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是怎样的豁达与坚强,坦言苦难之美。

如果没有这个苦难,他或许会享受奔跑、疾行所带来的畅快,但是没有经历过失去,又怎知这拥有的美好呢?我不知道,如果没有残废双腿,史铁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悟出生与死的真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不必急于求成。”我不知道,中国文坛又会不会因此而损失一位文豪,但我知道,史老是幸福的,他不再把苦难当做是痛苦,而是静静地享受这残忍的苦难之美。

苦难,是灵魂得以浇铸形成的器具,而不是拷问人性的刑具,经历苦难,才能体味涅槃而生的凤凰的美丽。

苦难,亦美。

以苦难为话题写作文篇二

珍珠经过打磨才会变得光洁亮丽,璞玉经过雕琢才会变得晶莹剔透,镰刀经过磨砺才会变得锋利……由此可见,只有经历磨难,人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有这样一个故事,农民向上帝祈求风调雨顺,上帝满足了他的愿望,农民心想,来年一定会大丰收的,可是等到来年,他的田地里麦子直直的挺着,可却没有多少麦穗,而别人的田地里,麦子都弯下了腰,麦穗很多,农民质问上帝,上帝说:“只有经过风雨洗礼,麦子才会茁壮成长。”是呀!我们总是渴盼人生道路上少一点坎坷,这样会让我们轻松一些,可是朋友,这些磨难正是我们必经的,我们不能刻意地去回避它,只有迎难而上,把它们作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垫脚石,那么我们会进入成功的殿堂。

冰心《成功的花儿》中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是呀,哪一朵成功的花背后不经历风雨,不挥洒汗水呢?《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为他人辩护,而遭受了令人羞辱的宫刑,或许换作其他人,也有可能自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吧。可司马迁却未曾退缩,他曾道“人之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抛下了这痛楚,开始在狱中完成一部巨作《史记》,夏天时,他的身体受到蚊虫叮咬,可他不为所动,依旧挥洒汗水,锲而不舍;冬日里,他忍受寒冷,即使手指僵硬,也依旧写《史记》。他遭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楚,但他咬牙坚持,最终完成了《史记》,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风雨之后,人们才会逐渐走向成功,太过风调雨顺,便会使人们疏于防备,导致了自己最终的失败。

曾有一句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可见成功的道路上要经受磨难的洗涤,这也正如我们学习一样,考试简单的,常有人粗心大意,掉入陷阱,而难的,大家一起披荆斩棘,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可见风调雨顺未必好,风雨漂泊才是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一起克服磨难,披荆斩棘,走向辉煌。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