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考申论作文

文章 2019-07-04 03:22:00 1个回答   ()人看过

引导语:河南省考申论作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河南省考申论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河南省考申论作文:讲规矩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规矩”二字笔画不多,即便置身提笔忘字的网络时代,一般人也能轻松写就。十八大以来,从履新之始的八项规定到整饬风纪的道道禁令,起笔落墨之际,前进航标已然确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讲规矩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显现出用规矩矫正、治理诸多领域乱象的坚定决心。

然而,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视规矩为“稻草人”,不择手段地追逐钱财;有的人对人对己手握两把标尺,把规矩当作“橡皮泥”;还有人阳奉阴违,把规矩当做“摇钱树”肆无忌惮……凡此种种,不仅剑指个人的失信乱象,挑战着社会公序良俗的道德底线,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形成破窗效应,危害甚深。由是观之,明规则、守纪律,来路明确,去路鲜明。

明规则——讲规矩,需要树立规则意识,为天地立心。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就越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规矩意识如同道德律令,大凡有良知与理性的人,无不对它心存敬畏。面对规则意识薄弱的乱象:通过坑蒙拐骗来追逐钱财的旅游欺诈行为时,站在生死救援的制高点开出“天价”的救护车时,为了博眼球弄虚作假的网络谣言时……除了每每事后严肃处理以外,难道不应反躬自省——将规则意识深入人心,并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些败坏德行、泯灭人性、扭曲灵魂的行径怎会有空可钻?规则意识是讲规矩的“安全阀”,守好这扇门,为天地立心。

守纪律——讲规矩,需要时刻严守纪律,为生民立命。纪律是红线,规矩明底线。在营造政治新常态的今天,xx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的就是让纪律观念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牢牢扎根。然而,在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部分领导干部却忘了守纪律、讲规矩是的政治基因,忘了纪律,抛了规矩,带来的不仅是牢狱之灾,也有家庭破碎的悲剧、背离人民的悲叹。刘志军在接受审判之后感叹,“人生要到60岁才能懂事。”雷政富东窗事发后,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站在村口老泪纵横;冀文林落马的消息传来,一路把他带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也曾壮怀激烈、志存高远,也曾是亲朋故旧、父老乡亲的骄傲和自豪,却在一朝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从成功的榜样跌落为反面的典型,这样的苦楚和落差,夜阑人静时仔细想想,还不能令人警醒为人民服务应对纪律应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吗?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在讲规矩的价值坐标上,人们能够开拓更为丰盈的人生空间:牢固树立规矩意识,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是有温暖、有意义的人生;严守纪律红线,超越的是利益算计的狭隘,赢得的是造福一方的扎实事业。201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方今之时,唯有以规矩意识砥砺自身,方能激发正能量、凝聚亿万人,从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河南省考申论作文:让技术与道德相互为“界”

道德,顾名思义,植根于社会意识形态,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以善恶、美丑为标准,约束群体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有序。技术,诞生于人类历史实践活动,本质即为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和规则体系,推动社会由劳作耕种的农业文明迈向互联网繁荣的现代文明。技术与道德,彼此貌似毫无关联,真的如此吗?

灰色、色情等信息,凭借互联网技术的无阻隔特征,悄然进入青少年生活,暴戾、冷漠成为价值取向;腐败、失约等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敞开式传播,默然映入所有人眼帘,倒逼清廉、诚信成为公德内涵……。面对诸如种种,我们或愤懑、或欣喜,感性接受后更需要理性思考。道德是技术的边界,为技术发展注入“良心”,使其灿烂卓越;技术是道德的拓展,为道德建设提升境界,使其纯粹朴实。因此,让技术与道德相互为“界”,为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撰写永载史诗的篇章。

道德为技术发展设定边界。“没有道德约束的技术,是极具破坏力的”,警戒着我们:内涵空乏的技术发展,可以强化人性弱点,败坏社会风气。不否认,技术的作用重大而神奇,网络红包让距离不再遥远;专车服务让等车不再焦虑;微信微博让视野不再狭隘。但是,诚如《道德经》所言“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总是一体两面,技术亦是如此。内涵匮乏的网络红包,让“咫尺”变“天涯”;缺乏约束的专车服务,让“庆幸”暗藏“危机”;信息繁杂的微信微博,让“宽广”欠缺“深度”。剖析原因,新生事物本身具有的“新”属性,历史沉淀不够,导致道德标准模糊不清;部分使用者缺乏批判精神,只是盲目信任技术,最终“人脑”被“电脑”驾驭; 部分开发者缺乏人文精神,崇尚功利、效益等实用主义,让技术沦落为“黑暗”工具。其实,技术并不能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技术发展,需要以“道德”为它确定方向、以道德“主流内涵”为它发展设定边界,才能让技术由第一破坏力变为第一生产力,绽放光华。

技术为道德建设提升境界。21世纪,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亦是新事物、新技术蓬勃兴盛的时代。新技术的出现,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不仅带来新型消费业态、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常态;也带来新型文化思潮、为社会价值观带来新内涵。网络是平的,身处其中的人,无论贫穷或富贵,都可以畅所欲言;网络是活的,无论伟大或平凡,声音都会有关注。这就是网络的“透明、可视、留痕”。融入网络的新技术使非道德行为更易暴露在闪光灯下、更易遭受舆论谴责,也使得非道德行为的成本大大增加,这不仅阻止道德滑坡,更助力道德境界提升。安全事故现场的一抹微笑,让“表叔”杨达才曝光,直至被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自觉坚守清廉作风。同样,柴静《穹顶之下》的8000万点击,让“雾霾治理的公益化”再次被提及,绿色出行蔚然成风,社会责任感已然深入人心。诸多案例启迪着我们:技术,激发人性向善,重塑“纯粹而朴实”的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

有言“对立统一是宇宙不变规律”。技术与道德,亦是如此。道德为技术发展设定边界,充实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让技术有力;技术为道德建设提升境界,赋予道德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让道德有质。明白和承认这个事实,我们才会对技术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才会对道德形成清晰明了的解读,才能摈弃“人定胜天”或“命由天定”的人文主义,最终实现道术相辅、天人相和的民族永续发展。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