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森林课文内容

文章 2021-04-10 17:30:49 1个回答   ()人看过

东北大森林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北大森林课文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北大森林课文

走进东北的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

冬天,许多阔叶树的叶子都落尽了,落叶松也光秃秃的,粗大的树干,像一根根支撑天空的圆柱。枞树上,压满了软绵绵的白雪。西北风呼呼地刮过,雪花便从树上飞舞下来。雪地上,有各种野兽的足迹。冬天,是动物们生活最困难的季节。熊躲在大树洞里,用它的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的来临。松鼠在树枝上迟钝地爬着,它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山果过日子。

燕子从南方飞来了,野草的叶尖从积雪下面冒出来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叶。春天来了!森林里一切都活跃起来。小溪里涨满了春水,哗哗地流着。草地上,到处开着红的、黄的、白的野花,有野玫瑰、野百合,还有许多你连名字也叫不出来的花。小蚂蚁出来觅食了,蜜蜂忙着酿蜜了,黑熊踱来踱去,想着法子找蜂窝偷蜜吃。小鹿的头上长出了一队嫩角,它们是最爱美的。你看,它们一边在溪中喝水,一边侧着脑袋欣赏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一层又一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空气又闷又湿,几乎一点儿也不流动。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了奶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色的光透过树梢,像利剑一样刺透了浓雾,照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小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它们在愉快地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秋天,许多树的叶子变成了黄色,有的却变得火一样红。这时,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秋风吹拂着树林,发出哗哗的声响,就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它们这是在为度过漫长的冬天做准备。

延伸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对比《颐和园》一文的写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冒、抽出、封、浸”等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情感目标: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画面,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贴切。

学习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了解东北大森林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抓住“文眼”。

1。自读课文,在字典或同桌的帮助下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抓住“文眼”。

走进东北的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

二、抓住“文眼”,解读课文。

1。教学时围绕“东北四季的大森林各是一个怎样奇妙的海洋”这一中心话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从各个季节的相互对比中,体会感受四季景色的特点。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启发学生思考: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2。在理解每一个自然段时,都要回扣到“走进东北的大森林,你会觉得自己好像沉浸在奇妙的海洋里”。这样,就使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既有对东北大森林各个季节的印象,又有整体的印象。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如何整体读懂一篇文章。

三、品读精彩句子

1。“西北风呼呼地刮过,雪花便从树上飞舞下来。”

“飞舞”描绘了雪花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雪花飘落,作者联想到了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雪花随着北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出了一种欢快的情感,给冬日寂寥的森林增添了一分情趣。而“飘落”只表示雪花往下落的动态。

2。“野草的叶尖从积雪下面冒出来了,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叶。”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是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就非常贴切了。“冒”在这里也有此用意,写出了春日里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情态。

教学中启发学生准确理解上述关键词语的意思时,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来比较,再让学生说说书上用的词语好在哪里。如,把“抽出”换成“长出”,把“封”换成“盖”等,从比较中让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与贴切。

四、学习文中表达方法。

1。本课叙述顺序清晰,是写景文中较为典型的范例。在阅读中要通过对比《颐和园》一课的表达方法,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一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时间的顺序描绘景物的;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中心把景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2。小练笔。在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小短文,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