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的诗词

文章 2019-07-04 23:35:56 1个回答   ()人看过

宋代茶叶诗词是在唐代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一个时代。如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王禹??,中期的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后期的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南宋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等,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和茶叶诗句。宋朝宋代茶叶诗词是在唐代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一个时代。如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王禹??,中期的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后期的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南宋的陆游、范成大、的诗人,非常重视对传统的继承,如北宋前期诗人,最重视学习白居易和韩愈的风格;加之其时大城市的发达和茶馆、饮茶的盛起,诗人们都尚茶、嗜茶,所以茶诗在许多诗人的诗词作品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以梅尧臣为例,据不完全的统计,单在《宛陵先生集》中,就写有茶叶诗词25首。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了300多首茶叶诗词,他并以陆羽自比。苏东坡的茶叶诗词也不少,有70余篇,人们把他比作卢仝,东坡亦以卢仝自许。黄庭坚写了许多宣扬双井茶的诗篇,他的另一些茶诗还引用了佛教的语言。范仲淹的《斗茶歌》可以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比美。欧阳修写了许多赞美龙凤团茶的诗,也写了双井茶赞诗。其他如蔡襄、曾巩、周必大、丁谓、苏辙、文同、朱熹、秦观、米芾、赵佶(徽宗皇帝)、陈襄、方岳、杜来、熊蕃等都写过茶诗。

(1)茶叶诗词的形式

与唐代大同小异,但增加了“茶词”这个新品种。

古诗这一类茶诗很多,五言古诗如梅尧臣的《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苏轼的《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等。七言古诗如黄庭坚的《谢刘景文送团茶》、葛长庚的《茶歌》等。

律诗亦有五律、七律、排律。五律如曾?椎摹缎蝗怂哇衷淳?品,云九重所赐也》、徐照的《谢徐玑惠茶》等。七律如王禹锡的《龙凤茶》、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建茶》等。排律有余靖的《和伯茶自造新茶》。

绝句亦有五绝、七绝,还有六绝。五绝如苏轼的《赠包安静先生》、朱熹的《茶坂》等。七绝如曾巩的《闰正月十一日吕殿丞寄新茶》、林逋的《烹北苑茶有怀》等。苏轼有六绝一首《马子约送茶,作六言谢之》:

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

宫词徽宗皇帝赵佶曾写过一首宫词:

今岁闽中别贡茶,翔龙万寿占春芽。

初开宝箧新香满,分赐师垣政府家。

竹枝词(竹枝歌)古代歌曲的一种,原是西南地区的民间歌谣,宋代茶诗中亦可看到,如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联句有洪迈、方云翼、黄介、向?蟆⑿碜由芪迦说摹缎愦ü萘?句并序》一首:

……劝频难固辞,意厚敢虚辱(许)。一一罄瓶??,纷纷吐茵蓐(方)。茶甘旋汲江,火活乍燃竹(向)聊烹顾渚吴,更试蒙山蜀(洪)。清风生玉川,石鼎压师服(黄)……。

回文诗这种诗无论顺读、倒读,都可以读通,诗体别致,苏东坡就写过这种体裁的茶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东坡在诗叙中还讲了一个故事:在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刚过天气转晴,我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位漂亮的女子以雪水烹小团茶给我饮,她还唱着歌。我便在梦中写了回文诗,等到醒来,只记得一句:“乱点余花唾碧衫”,于是把它续成二首完整的诗:“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茶词从宋代开始,诗人们才把茶写入词中,写得最多的为苏东坡、黄庭坚,还有谢逸、米芾等。如苏轼《行香子》: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嬴一水,功敌千锺,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2)茶叶诗词题材

几乎和唐代相同。

名茶之诗宋代名茶诗篇中咏得最多的为龙凤团茶,如王禹??的《龙凤团茶》、蔡襄的《北苑茶》、欧阳修的《送龙茶与许道人》等。其次是双井茶,如欧阳修的《双井茶》、黄庭坚的《以双井茶送子瞻》、苏轼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等。日铸茶,如苏辙的《宋城宰韩夕惠日铸茶》、曾?椎摹妒鲋垛萌罩?茶》等。其他如蒙顶茶(文同的《谢人寄蒙顶茶》)、修仁茶(孙觌的《饮修仁茶》)、鸠坑茶(范仲淹的《鸠坑茶》)、七宝茶(梅尧臣的《七宝茶》)、月兔茶(苏轼的《月兔茶》)、宝云茶(王令的《谢张和仲惠宝云茶》)、卧龙山茶(赵?ǖ摹洞涡恍砩偾浼奈粤?山茶》)、鸦山茶(梅尧臣的《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扬州贡茶(欧阳修的《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等。

茶圣陆羽之诗宋代诗人常常在茶诗中提到陆羽,这是他们对这位茶业伟人表示景仰之意,尤其是陆游更为倾心,“桑乞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遥遥桑乞家风在,重补茶经又一篇”、“汗青未绝茶经笔”、“茶瞧可作经”等,从这些诗推测,陆游可能也写过茶经。

煎茶之诗苏东坡的《汲江煎茶》诗写得最好,杨万里对之赞叹不已,他评价该诗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饮茶之诗最脍炙人口的是范仲淹的《斗茶歌》,其诗题的全称是《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意,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祝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神。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这首《斗茶歌》,历史上已有过很高的评价,如《诗林广记》引《艺苑雌黄》说:“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两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

斗茶又称茗战,即评比茶叶品质的优劣,盛行于北宋,宋唐庚有《斗茶记》。

王安石的《寄茶与平甫》诗,则反映了唐宋人的一种饮茶习惯: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王安石对他弟弟平甫(即王安国)说,在“金谷园”看花的时候,不要煎饮茶,因为“对花啜茶”是“杀风景”(即令人败兴之事)。此在唐代李商隐的《义山杂纂》中曾提到,有16种情况都属于杀风景,如“看花泪下”、“煮鹤焚琴”、“松下喝道”等,“对花啜茶”也为一种。

名泉之诗宋人非常喜爱惠山泉,因此咏惠泉的诗特别多,尤其是苏东坡。其他有庐山的谷帘泉(王禹??的《谷帘水》)、江西庐山三叠泉(汤巾诗)、安徽滁县??琊山麓六一泉(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山东济南金线泉(苏辙的《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寄新茶》)、江苏扬州大明泉(黄庭坚的《谢人惠茶》)、江苏镇江中泠泉(范仲淹的《斗茶歌》)、湖北天门文学泉(王禹??的《题景陵文学泉》)、湘北宜昌陆游泉(陆游诗)等。

咏普洱茶

王兴麒(云南·昆明)

嫩绿邀春焙,余甘浃齿牙.

神清非澡雪,普洱誉仙家.

普洱茶

万栋才(云南·昭通)

瑞草翠南天,春尖煮矿泉。

绿波涤俗事,芳茗溢长轩。

客来茶当酒;

普洱满腹香;

朝朝入君口;

弃酒不思量;

天下名茶多;

普洱美名扬;

茶叶何其多;

普洱绕梁香;

普茶吟:普洱茶诗

普茶吟:普洱茶诗

许廷勋(宁洱生员)

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蛮江瘴岭剧可憎,何处灵芽出岑蔚。

茶山僻在西南夷,鸟吻毒闵纷胶葛。岂知瑞草种无方,独破蛮烟动蓬勃。

味厚还卑日注从,香清不数蒙阴窟。始信到处有佳人,岂必赵燕与吴越。

千枝峭茜蟠陈根,万树槎芽带余蘖。春雷震厉勾渐萌,夜雨沾濡叶争发。

绣臂蛮子头无巾,花裙夷妇脚不袜。竞向山头采拮来,芦笙唱和声嘈赞。

一摘嫩蕊含白毛,再摘细芽抽绿发。三摘青黄杂揉登,便知粳稻参糖核。

筠蓝乱叠碧燥燥,楹炭微烘香馞馞。夷人恃此御饥寒,贾客谁教半干没。

冬前给本春收茶,利重逋多同攘夺。土官尤复事诛求,杂派抽分苦难脱。

满园茶树积年功,只与豪强作生活。山中焙就来市中,人肩浃汗牛蹄蹶。

万片扬簸分精粗,千指搜剔穷毫末。丁妃壬女共薰蒸,笋叶腾丝重捡括。

好随筐篚贡官家,直上梯航到官阙。区区茗饮何足奇,费尽人工非仓卒。

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时每带姜盐吃。休休两腋自生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光绪《普洱府志》)

《普洱茶山春曲》普洱茶诗

普洱茶山春曲

于生(云南·昆明)

一叠清波一叠云,青岚绿雾卷红裙。

山泉玉笛鸣春鸟,领悟春吟脱俗人。

咏普洱茶

咏普洱茶

文若(云南·昆明)

天下茶乡第一村,茶名普洱久传闻。物饶地利千山碧,时泰民康万户春。

雅友相邀芬远逸,佳人对饮味犹真。何须远学仙家术,信手一杯便出神。

注:唐宋以来历代文人都视茶为“雅友”,苏东坡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

赞普洱茶:二首—普洱茶诗

赞普洱茶:二首

王坚(云南·思茅)

普洱古城锦秀乡,名茶载誉五洲扬。

春尖品饮一杯少,三碗搜肠味自芳。

名茗质优件件珍,诸多品种味温馨。雪兰长寿能高寿,益肾螺春葆回春。

云雾马登无污染,玉芽王冠散芳芬。板山高峻雄风振,普洱茶乡处处新。

注:雪兰、长寿、益肾、螺春、云雾、玉芽、王冠,皆名茶。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共有条评论     登录   注册  剩余:2000


友情链接: